导图社区 基层治理
公基~基层治理方面笔试笔记~事业单位、三支一扶、村官等适用,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编辑于2024-03-19 19:06:56基层治理
农村基础知识
农村基层党组织
分类
乡镇党委(乡镇党的委员会)
地位作用
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
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要以提升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并努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设置
乡镇党委
每届***五年,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设委员7-9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3名,应当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委书记由党委委员兼任。
职责
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决议。
讨论和决定本乡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的重大问题。需由乡镇政权机关或者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重要事项,由乡镇党委研究讨论后,由乡镇政权机关或者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领导乡镇政权机关、群团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加强指导和规范,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履行职责。
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和村党组织建设,以及其他隶属乡镇党委的党组织建设,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上级有关部门驻乡镇单位的干部。做好人才服务和引进工作。
领导本乡镇的基层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生态环保,美丽乡村建设,民生保障,脱贫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
村党组织(行政村)
设置
村党组织
以村为基本单位设置党组织
村党的委员会(党委会)、总支部委员会(党总支)、支部委员会(党支部)每届***五年,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按照工作需要或者党员人数设置
支部委员会
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
不足3人的,可以和邻村联合成立党支部
村党的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名,其中书记1名,必要时可以设副书记1名;正式党员不足7人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
党总支部委员会
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村,或者人数虽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
村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纪检委员1名
党的基层委员会
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党支部,村党的委员会受乡镇党委领导。
党员人数500人以上的村党的委员会,经乡镇党委批准,可以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村党的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名,最多不超过9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2名,纪委书记1名。
职责
宣传和贯彻
讨论和决定,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
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组织
领导村民委员会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加强指导和规范,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履行职责。
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对村,组干部和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做好本村招才引智等工作。
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经常了解群众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领导本村的社会治理,做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态环保,美丽乡村建设,民生保障,脱贫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
村民委员会
性质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前提),民主决策(关键),民主管理(基础),民主监督(保障)
基本任务
开展村民自治
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例如:修路打井,养老院,福利院)
依法调解民事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下情上达)
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的程序
乡镇政府
提出
村民会议
讨论同意
县政府
批准
乡提县批
组成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7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工作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决策机制和公开透明
选举
产生方式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
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组成
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一般由主任和委员共5~9人组成,其中应当有妇女成员
选举规程
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是主持村委会选举的唯一合法机构,但不是一个常设机构,是一个临时性机构。
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起十日内完成工作,移交工作已交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故一般而言,村民选举委员会自愿村委会完成工作移交后解散。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
年满18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进行登记 具体包括三类
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在人在)
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户在人不在本人表示)
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户不在人在,一年以上,双向选择)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确定候选人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差额选举
投票选举
“双过半”原则——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 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另行选举——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名额需要另行选举。在另行选举中,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中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
委托投票——等你参加选举的村民应在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但是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且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名单。
无记名投票——选举的过程中投票为无记名投票,但计票为公开计票,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以确保无记名投票的进行,同时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
后续工作移交
村民委员会的罢免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
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五一村民三一代,罢免要求提出来 通过也需双过半
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后果
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当选无效。
村务公开
概念
村务公开制度是指村委会根据法律和其他有关规定,将村委会办理村民自治事务的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时间和形式等要求,及时,全面,真实的向村民公开,让村民了解实情,接受村民监督的村务管理制度。
重点
村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笔公布明细账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
内容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当由村民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
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救灾救助,补贴补助等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形式
村务公开栏,本村的广播,网络,电子触摸屏和其他高科技方式,民主听证会,民情接待室,村民恳谈会等。
时间
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
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布一次
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
农村基层工作实务
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体制
统——统一经营
分——分散经营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第三权分置制度(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基层信访管理
2020年5月1日开始实行
概念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制定本条例。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法处理。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名利,凝聚民心
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 将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维护权益、规范信访秩序
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 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枫桥经验”:浙江绍兴。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信访细则
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单位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五人。
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概述
土地管理法
土地承包法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
2020年一号文件
党总支
组织部
宣传部
学工部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