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注册会计师第一章-审计概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一章-审计概述,主要包含分类、注册会计师业务类型、审计要素、审计目标、 审计基本要求等。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14章 审计沟通,审计沟通是指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有关事项、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积极有效探讨和交流的过程。它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明确双方责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强化必要配合,保证执业质量,提高审计效果与效率,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有利于今后工作。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13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仅要关注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结论,并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课程 第6章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关键流程、注册会计师需要记录的内容以及审计程序的目的和考虑因素。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帮助学习者快速把握核心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审计概述
分类
政府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政府审计
行政行为 具有行政强制力
政府预算 作出审计决定,处理和处罚意见
注册会计师审计
市场行为 不具备行政强制力
有偿服务 与客户协商
提请客户调整和披露,出具审计意见,解除业务约定,向监管机构报告
两者共同发挥作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监督
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部门 内部管理活动
独立性受到一定限制
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安排,根据自身业务目的实施程序
只对本单位负责 审计质量与外界无直接关系
只作为本单位工作参考,对外保密
会计师事务所 外部独立鉴证活动
较强独立性
接受企业委托 严格按照职业准则规定进行
对被审计单位,对社会负责 审计质量对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有影响
对外公开并起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业务类型
鉴证业务
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
用户: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目的
改善财务报表质量 增强信赖
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保证程度
合理保证,非绝对保证
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
基础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专业性
产品
审计报告,不包含后附财务报表及附注,不包含审计工作底稿
内部控制审计
合理保证 高水平保证
审阅
有限保证 低于高水平保证
其他鉴证业务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合理或有限保证
相关服务
代编财务信息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税务咨询
管理咨询
不提供保证
审计要素
三方关系人
注册会计师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认可并理解三项责任
编制之责
内控之责
条件之责
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责任
预期使用者
管理层可以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预期使用者
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是同一方
注册会计师不属于预期使用者
财务报表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审计证据 (内外前后正反无)
审计报告
审计目标
总体审计目标
出具审计报告 发表审计意见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发表意见不是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
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提供保证不是财报审计的总体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利润表)
发生认定
高估 已记录,未发生
虚增收入 虚增成本
完整性认定
低估 未记录,遗漏,隐瞒
隐瞒成本费用 未计提减值损失 未确认赔款支出(或有事项)
准确性认定
高估/低估 已记录,金额计算有误
减值损失计算有误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取值有误
截止认定
高估/低估 提前确认,推迟确认
提前确认收入 推迟确认本年成本费用
分类认定
高估和低估 表内串户
固定资产处置利得计入营业收入而非资产处置损益
列报认定
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的认定(资产负债表)
存在认定
高估 已记录,不存在
虚增资产 虚构负债
权利和义务认定
高估 已记录且存在,但不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
寄售
隐瞒负债
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折旧、摊销、存货跌价、减值准备、坏账等计提有误
资产负债表一般不适用分类认定 用存在和完整性认定描述串户
审计基本要求
遵守审计准则
遵守职业道德守则
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保密以及良好职业行为
保持职业怀疑
秉持质疑的理念
保持独立性可以增强职业怀疑 反之不一定
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
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运用职业判断
全过程
职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核心
衡量职业判断质量的标准
准确性或意见一致性
决策一贯性和稳定性
可辩护性
审计风险 (发表不恰当意见)
重大错报风险 (客观存在)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广泛 可合并可分别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
主观复杂不确定,舞弊偏向有变化
评估时不考虑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
取决于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始终存在
应当分别评估
检查风险
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为0
审计风险=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