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题一 穿越时空的马克思主义
这是一篇关于专题一 穿越时空的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导图,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等。
编辑于2024-03-27 15:35:47导论
马克思主义
创立主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
后继者不断发展
科学内涵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二十大报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证明和运用
科学社会主义
结论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定义
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十大报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
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个基本
基本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
基本观点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
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
实事求是的方法
辩证分析的方法
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
历史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的方法
群众路线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背景
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
生产力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深重的社会灾难
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思想渊源
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里叶
欧文
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创立
孕育形成阶段(1842-184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创立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开端
《德法年鉴》(合著)
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神圣家族》(合著)
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基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
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实现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的贫困》
《共产党宣言》
1848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充实发展阶段(1848-1868)
《伦敦笔记》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论》第一卷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
系统阐释阶段(1868-1895)
《法兰西内战》
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哥达纲领批判》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反杜林论》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
《资本论》第二卷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资本论》第三卷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俄国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其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二十大报告中的“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
1.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体现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于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人民性
1.政治立场
人民至上
2.原因
1.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
2.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学说
4.发展性
1.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革命性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1.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2.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3.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1.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2.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3.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5.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原因
新时代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
做法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