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编辑于2024-03-28 16:33:50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回顾,更是对未来一年规划与提升的起点。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人群的需求,以下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年终总结模板,涵盖项目经理、企业管理、生物医疗、教育、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帮助各行各业的人士系统性地整理与反思。
这份知识地图作品集的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 知识地图,除了制作技能,还有知识创造和美学传播,做最美知识设计师 感谢点赞、收藏、关注! 无限进步!下期更精彩! 加油!加油!
本知识地图汇聚六大复盘精髓:3R、GRAI、KISS、KPT、PDCA、STAR复盘工具,涵盖模型简介、实用模板与经典案例,从个人成长到项目管理,助力个人与组织高效总结,持续优化,驱动成长与变革。
STAR模型,也被称为“星星法则”,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模型,主要用于面试、简历编写、项目管理、产品复盘以及工作汇报等场景。STAR模型通过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来表示其核心内容:Situation(情境)、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在某些应用场景中,Result也可以被解释为Reflection(反思),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该模板包含简介、可修改模版、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复盘工具。
PDCA复盘模型,又称戴明环,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它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并因此得名。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首字母缩写,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该模板包含简介、可修改模版、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复盘工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回顾,更是对未来一年规划与提升的起点。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人群的需求,以下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年终总结模板,涵盖项目经理、企业管理、生物医疗、教育、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帮助各行各业的人士系统性地整理与反思。
这份知识地图作品集的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 知识地图,除了制作技能,还有知识创造和美学传播,做最美知识设计师 感谢点赞、收藏、关注! 无限进步!下期更精彩! 加油!加油!
本知识地图汇聚六大复盘精髓:3R、GRAI、KISS、KPT、PDCA、STAR复盘工具,涵盖模型简介、实用模板与经典案例,从个人成长到项目管理,助力个人与组织高效总结,持续优化,驱动成长与变革。
STAR模型,也被称为“星星法则”,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模型,主要用于面试、简历编写、项目管理、产品复盘以及工作汇报等场景。STAR模型通过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来表示其核心内容:Situation(情境)、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在某些应用场景中,Result也可以被解释为Reflection(反思),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该模板包含简介、可修改模版、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复盘工具。
PDCA复盘模型,又称戴明环,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它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并因此得名。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首字母缩写,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该模板包含简介、可修改模版、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复盘工具。
7
民族英雄张纯如
生平
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
张纯如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第二代美国华裔,父母都曾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以科学研究为业
1994年秋天,她参加了在库比蒂诺举行的会议,她见到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照片,也结识了许多后来为她的研究提供极大帮助的人。
1995年,完成初步资料准备,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
1997年7月,前往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用手枪自杀
成就
珍贵史料
发现《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与《南京大屠杀》一道,成为向世界人民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撰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被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历史纪实著作《南京暴行》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去世原因
残酷史实与骚扰报复致使张纯如精神崩溃
在《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写作过程中,张纯如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她面对的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部酷刑百科全书,这些她都要具体面对。
她又得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这使得她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
其他作品
《蚕丝》
1996年出版
讲述了钱学森为美国火箭科技作出贡献,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从事导弹研制的历史
《美国华人史》
2003年4月出版
讲述了美国华人150年的移民史,让早期华人所受的歧视公之于众。
2007年12月16日,《南京大屠杀》一书日文版在日本出版发行
6
勿忘国耻
第十章-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亚洲以外的人几乎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日本政府自始至终顽固地拒绝承认这段历史,并将本国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
原因
粉饰历史
战后的日本成为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
这种观点被写进了日本的教科书,完全忽略南京大屠杀,赞扬日本军队果敢的行动
直到1994年,才在学校教育中告诉学生,昭和天皇的军队应该对二战期间至少2 000万士兵和亚洲平民的死亡负责。
学术界的掩饰
日本学术界几乎回避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南京大屠杀的严肃研究大多是由学术圈之外的人进行的,比如自由撰稿人和记者
媒体的自我审查
日本电影发行商对《末代皇帝》中南京大屠杀的镜头所做的手脚充分说明了日本的自我审查制度
1988年,日本富士电影发行公司删除了其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30秒镜头。
恐吓
东史郎是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在南京所犯暴行的日本老兵
在启程去往南京参加大屠杀50周年纪念仪式前夕,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接受了采访,结果招致排山倒海般的批评至死亡威胁。
长崎市前市长本岛等认为天皇对战争负有一定责任,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两周后,一名右翼狂热分子从背后对本岛等开了一枪。
结语:日本必须承认自己在南京犯下的罪恶,这不仅是一种法律责任,更是一种道德义务。至少,日本政府应该正式向受害者道歉,并对在浩劫中蒙受损失的受害者进行赔偿;最重要的是,日本要教育下一代正确面对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5
战争结束后
第八章-审判日
南京战争罪行审判
1946年8月,对乙级和丙级战犯的审判在南京进行
审判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2月,有1 000多人为460起谋杀、强奸、纵火和抢劫案件出庭作证。
1947年12月18日,百人斩竞赛的两位军官被执行死刑
谷寿夫,1937年任日军第6师团中将师团长,该师团曾在南京,尤其是中华门附近犯下众多暴行
法庭判处谷寿夫死刑。谷寿夫被处决那天,南京万人空巷
世纪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开庭
吸引了20多万名旁听者和419名证人。庭审记录多达49000页、1000万字,包括779份书面陈述和口供,4336件法庭证物。
审判时间达2年半,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战争罪行审讯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数位成员飞到东京,在法庭上宣读他们的日记,回答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问题。
甲级战犯
松井石根
时任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华中方面军司令,指挥所部攻陷上海、南京,并纵容部下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被判绞刑:1948年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刑务所被送上绞刑架。
中岛今朝吾
时任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他所率的16师团在大屠杀中杀害中国人民达24万人,占屠杀总遇害人数的80%
1945年10月25日病死,逃脱了审判
柳川平助
时任日军第10军司令官,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制造者
1945年1月日本战败前病死,后被远东军事法庭追加为战犯
武藤章
负责日军在南京的宿营安排。宣布南京城外宿营地不足,日军官兵可以在南京市内随意选择宿营地。数万兽兵冲进南京,南京就此成为炼狱。
被判绞刑:1948年12月23日零点,被送上绞刑架。
还有包括外相广田弘毅在内的共7名日本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有罪,在东京的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
被免罪的皇室
裕仁天皇
未受审判,过着平静而尊贵的生活
直到1989病逝,终年88岁
豁免裕仁战争责任,保留其皇位,妨碍了日本对其二战罪责的历史认知
朝香宫鸠彦
裕仁的叔父,也无须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出现
1937年12月7日,赶到南京,签署了一道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成为日军暴行最直接的点火点。
94岁高龄寿终正寝
三笠宫
宫崇仁亲王
在日本皇军中国远征军的南京司令部当过一年参谋
死于2016年,享年100岁
第九章-幸存者的命运
垂垂老矣
大部分幸存者住在阴暗、肮脏的房子里,里面堆满破破烂烂的废弃物,散发着潮气和霉味
许多幸存者在大屠杀期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以致在之后的数十年间都无法过上体面的生活
日本即使给予少量经济补偿,也会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罗伯特·威尔逊
1940年,突然发作的癫痫甚至精神崩溃迫使威尔逊返回美国,休息了整整一年。
1946年9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第一个出庭作证
长期遭受癫痫和噩梦的折磨,还有早上视力模糊的麻烦
明妮· 魏特琳
1940年5月,魏特琳身体垮掉,回到美国被送到艾奥瓦州的一家精神病院
1941年5月14日,即她离开南京一年之后,魏特琳在家中用胶带封住门窗的缝隙,打开煤气自杀
约翰· 拉贝
1938年4月15日,拉贝和妻子返回德国,并因自己的突出成就多次受到表彰
1938年6月8日给元首寄去一封信,内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拷贝和一份打印报告
几天之后,两名盖世太保来到拉贝家中将他逮捕
拉贝被保释后,西门子公司迅速将拉贝派往国外。
苏联对柏林的占领又使他们全家陷入贫困
拉贝全家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饥寒交迫,拉贝不得不将他心爱的中国艺术品一件件卖给美军。
1948年,拉贝的困境传到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几天之内,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就为拉贝募集了1亿元,相当于2000美元—这在1948年可不是小数目
1948年3月,南京市市长在瑞士购买了大量奶粉、香肠、茶叶、咖啡、牛肉、黄油和果酱,寄给拉贝。
拉贝全家都非常感激南京市民提供的帮助,拉贝本人写道:这使他重建生活的信念。
1950年,拉贝死于中风
4
日本对大屠杀的掩饰
第六章-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
日本政府对大屠杀前几天的情况深感自豪
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之后,才匆忙粉饰军队的所作所为
美国记者
《纽约时报》的弗兰克·提尔蔓·德
《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阿奇博尔德·司迪尔
美联社的C·耶茨·麦克丹尼尔
他们撰写了精彩的报道,刊登各大报纸的显著位置,而且加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努力拯救中国民众的生命。
新闻短片制作人
环球公司的诺曼·艾利和福克斯公司的埃里克·莫耶尔,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日军轰炸帕奈号的情景。
后来胶片被完好地挖出来并送到美国,在全美各地的影院放映,进一步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之情和反日情绪
日方的 宣传
1||| 日本政府收买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在美国的主流报纸和电台做有利于日本的宣传。
2||| 日本政府为日本游客精心安排南京之旅
“他们被人小心翼翼地引领着,穿过少数几条刚刚清理掉尸体的街道,优雅地将糖果分给中国儿童”
3||| 勒令中国人制作日本国旗并带着上街游行,展示南京居民欢迎日本军队的画面,并拍成影像。
4||| 日本摄影师还在南京拍摄了中国儿童接受日本军医救治,以及从日本士兵手中接过糖果的镜头
5||| 日本还在南京和上海举办招待会和媒体活动,以此转移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注意。
6||| 这是日本人进行宣传的一个例子
安全区的反击
日军暴行出现在他们的信件和报告里,这些信件和报告,亲朋好友、政府官员和新闻媒体都能收到。
乔治·菲奇的日记最先被带出南京,在上海引起轰动。很快就刊登在主流杂志上,激起了广大美国读者的愤慨。
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行还有相关的影像资料,乔治·菲奇将影片胶卷偷偷运出中国。
很多安全区成员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但仍坚持将日军的暴行公之于众。
第七章-日本占领下的南京
到1938年春天,南京人民知道大屠杀结束了,尽管南京仍将处在日军占领之下,但日军不会将他们全都杀掉。
战争损失
损毁的公共财物价值总额约为8.36亿美元,私人财产损失至少1.36亿美元,还不包括被掠走的珍稀文物的价值
烧毁了教堂、大使馆、百货公司、商店、大厦和茅屋
日本士兵还摧毁了南京周边的乡村
逐渐恢复生机
安全区的上海路上,数百名小贩在出售赃物,包括门、窗等,人群聚集在这些小贩周围
这一活动推动了经济复苏,出现了许多新的茶馆和餐馆
日军的降服措施
1938年1月1日,日本人在南京成立了新的市政府—南京自治委员会
自治委员会由傀儡官员组成,他们控制着南京的市政管理、社会福利、财政、警察、商业和交通事务。
占领的 残酷
重税盘剥
人民承受沉重的税款和租金勒索,用以支付新政权官员的薪水
日本人还开办军队商店,用毫无价值的军用货币榨干城内中国人的黄金和钱财。
鸦片泛滥
南京陷落之后,鸦片馆不再受警察干预
日本人通常用毒品支付劳务报酬或嫖资,他们甚至向年仅10岁的儿童提供海洛因香烟
压迫工人
日本雇主对待广大本地中国劳工比对待奴隶还要残暴,经常因微小的过错将他们杀掉
人体实验
1939年4月,他们在南京开设了一个将人类当作豚鼠进行实验的机构-“荣字第1644部队”
日本科学家给中国囚犯注射或喂食各种有毒物质、细菌和致命气体,每周以这种方式杀掉10名甚至更多的中国人
军事压迫
以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控制人民
十户人家为一甲,并任命一名甲长;每十甲为一保,任命一名保长。以此类推
恢复生气
一年之内,在肥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已经接近战前水平。
强制推行接种天花和霍乱疫苗的计划,要求南京居民每年接种好几次。
1938年春天,人们开始冒险返回到南京
从1938年3月的25万~30万人口激增到1939年12月的57.6万人以上。
截至1942年,南京人口已增长到70万左右
南京民众以非暴力的方式表达对日本的敌意,如反日标语、传单和涂鸦
苦难结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第八大城市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导致这座城市10万人丧命
日本依旧负隅顽抗,美国又于8月9日在日本城市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8月14日,日本最终决定投降
日本人的撤退非常迅速,南京没有发生大规模迫害或囚禁日本士兵的情况
3
第三方视角
第五章-南京安全区
安全区的贡献
1||| 南京陷落之后,难民营收容人数达到数十万人
2||| 想方设法为难民提供食物、住处和医疗照顾
3||| 保护难民免遭人身伤害,通常需要到现场干预阻止
4||| 全程记录了整个事件,并将日军的暴行公之于世。
5||| 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人和欧洲人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的日记长达数千页)
中国的 辛德勒
约翰·拉贝,德国商人,是纳粹党在南京的领袖
国际安全区的传奇领袖,拯救了数十万中国人的生命
拉贝日记
纯如从1996年发现了拉贝和其他纳粹党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下的数千页日记
1937年,拉贝在西门子南京办事处工作
大多数德国同胞选择离开,拉贝却留在南京,并当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粮食危机
南京陷落时,安全区内涌入了25万难民
12月初,南京市送给安全区3万石(约2 000吨)大米和1万袋面粉,作为难民的口粮。
但这些粮食储存在南京城外,委员会没有卡车
拉贝和同事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往返两地之间,尽可能将更多粮食运到安全区。
运回少部分-1万石大米和1000袋面粉,但也养活了难民
解救士兵
遇到了来不及撤走的中国军队,拉贝让士兵扔掉机关枪,混入安全区的难民中
拉贝给一位日军指挥官写了封长信,恳请日本人对这些过去的士兵施以同情,人道地对待他们。
但是,日军违背诺言将这些中国士兵拉去处决
拉贝无助地看着日军将数以千计的中国士兵从安全区拖走并处决
一己之力
日本盟国官员的身份成了拉贝唯一的护身符,他在南京城里四处巡视,以一己之力阻止暴行
将自己的住处和办公室变成收容西门子雇员及其家属的避难所
在自己家里收容了数百名中国妇女,允许她们住在自家后院的茅草棚里
在恐怖的气氛中,努力让难民保持对未来的希望
难民妇女生产后,会为新生儿举办小型的庆生会
唯一的外科医生
罗伯特·威尔逊,美国人
家人曾在南京创立过教育机构
1935年,开始在南京金陵大学医院悬壶济世。
1937年8月,威尔逊将妻子和女儿送回美国
超负荷 工作
随着局势日益恶化,医院的职员越来越少,中国医生和护士都已加入了向西迁移的洪流。
12月初,金陵大学医院里仅剩下三名医生,威尔逊成为南京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
危险
12月13日的下午,威尔逊给一位在爆炸中眼睛严重受伤的患者做一个精密的手术
手术进行到一半,一发炮弹在离他只有50码的地方爆炸,震碎了玻璃窗,但仍坚持手术。
坚守岗位
日军控制了大部分医院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只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金陵大学医院。
仅20多名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需要承担起照顾病人和管理安全区的重担
为保护医院免遭日军破坏,他们轮流值班,确保每天24小时至少有1名外国人值守。
威尔逊和其他志愿者坚守岗位,直到身体几近崩溃才肯休息
保护病人
手术是免费的,因为极少有患者付得起医疗费用
威尔逊拒绝让无处可去的病人出院
可以出院的病人则由外国人护送返家
南京的 活菩萨
威廉明娜·魏特琳,美国人
当时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的主任和院长
她曾奋勇保护数千名中国妇女免遭日军蹂躏,还保存了珍贵的日记
留在南京
美国大使馆借给她一面9英尺的美国国旗,将其铺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央,以免遭日军轰炸
魏特琳成了学院的代理院长,她将校园改造成收容女性难民的避难所,并帮助中国伤兵撤离
收容难民
每天都有上千名难民穿越南京城来到学院
截至12月15日夜晚,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营中的难民人数已经膨胀到3000多人
她为难民安排食物,指引男性难民到其他难民营,并将出现在校园任何地方的日本士兵赶走。
危险
日军声东击西,一部分在大门口缠住外国人,一部分到校园中搜寻可供强暴的妇女
日本士兵常常趁着夜色翻过竹篱,或者砸开侧门或后门,进入校园随意抓捕妇女
有好几次,魏特琳的英勇行为差点儿让她送命
许多日本士兵常常向她挥舞沾满鲜血的刺刀。
坚强
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损害了魏特琳的健康,但她每天所承受的精神折磨远甚于身体所遭受的伤害
魏特琳依然打起精神安慰别人,重新唤起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魏特琳一再激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难民,永远都不要失去对未来的信念。
魏特琳废寝忘食地工作,难民营的人都看在眼里
“据说她曾被凶残的日本士兵打过好几个耳光,我们都很为她担心。大家都努力安慰她。但自始至终,她都意志坚定,大无畏地为保护中国妇女而战斗。”
2
中国角度
第三章-南京沦陷
沦陷之前
1||| 1937年8月15日开始,日军几十次空袭南京
2||| 11月,超过20万日军盘踞在上海与南京之间,70万中国军人正在节节败退
3||| 蒋介石迁都到重庆,任命唐生智保卫南京
4||| 11月27日,唐生智发表演讲,发誓将与南京共存亡
5||| 蒋介石命令政府官员转移到长沙、汉口和重庆
6||| 12月2日,数百箱珍宝(几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都被装船运往城外安全的地方保存起来
7||| 12月8日,蒋介石夫妇及其军事顾问乘机离开南京
8||| 12月9日,日机开始在南京附近空投招降传单
9||| 唐生智在公开场合表示极度愤慨,私下里却在就停火问题进行交涉
10||| 12月10日,日军猛烈炮轰南京城。
11||| 12月11日,蒋介石要求唐生智的部队大规模撤退
12||| 12月12日,撤退命令使中国军队陷入一片混乱。
1. 部分军队误以为叛逃而自相残杀,变成溃逃,死伤惨重
2. 为避免被俘,脱掉军装,抢夺平民服装,混入百姓中
3. 不计其数的士兵在试图渡江时死于非命,市民只能自救
13||| 1937年12月12日夜,南京沦陷
迅速沦陷的原因
1||| 空军随蒋介石撤离
两国空军实力差距大,日军3000架战机,国军只有300架
2||| 转移走了先进的通信设备,军队之间无法有效联络
3||| 军人来自全国各地,连面对面的沟通都有障碍
4||| 军队中有很士兵是“壮丁”,他们并非自愿从军,很多人来南京前未持过枪
5||| 有经验的士兵大都刚从上海前线撤回来,疲病交加
6||| 士兵没有凝聚力和目标感,指挥官们彼此缺乏信任
7||| 军队总司令唐生智临阵脱逃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留在南京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向中国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在城中划定一个面积为2.5平方英里的区域为“南京安全区”,在安全区内,免受日军侵扰
他们建议实现为期3天的停火,日军可以保留已经占领的阵地并和平进入南京;中国军队撤出南京
唐生智同意这个停火协议,但蒋介石拒绝
第四章-恐怖的六星期
滞留人员
战争前,南京的人口在100万以上;12月下降到50万
但有数万名乡村移民涌入南京,他们相信南京是安全的
留下毫无防卫能力的人:老人、儿童、贫困、病弱者
折磨
活埋
日军强迫第一批俘虏挖好坟坑,第二批俘虏埋掉第一批,再由第三批埋掉第二批
身体毁伤
对受害者进行开膛剖腹、砍头或肢解
将囚犯钉在木板上,让坦克从上面碾过
将他们钉在树干或电线杆上,活生生从他们身上割下一条条肉
或把他们当作练习刺刀的活靶子
烧死
大规模焚烧,还发明了用火杀人取乐的游戏
一种将一大群中国人驱赶到楼顶,将楼梯拆掉,并在一楼点火,观看受害者从窗户或屋顶跳下来自杀身亡。
一种是在受害者身上泼洒燃料,然后朝他们开枪,观看火焰在他们身上升腾而起的景象。
冻死
强迫数百名中国俘虏前往结冰的池塘边,脱掉衣服,砸开冰面,跳入水中“捕鱼”。
狗咬
将受害者活埋至腰部,然后观赏他们被德国黑贝撕碎的场面。
其他
将受害者浸在酸性溶液中腐蚀他们
用刺刀把婴儿挑起来
钩住受害者的舌头把他们吊起来
有日本士兵将遇难者的心脏和肝脏挖出来吃掉
他们甚至还吃男性的生殖器
强奸
伤害
强暴妇女的准确人数,估计数字从2万~8万不等
1937~1938年,数不清的中国妇女投江自杀
数不清的中日混血婴儿刚一出生就被掐死或溺死
范围
10岁-80岁女性,都是被强奸的对象
农妇、学生、教师、白领和蓝领工人、基督教青年会职员的妻子、大学教授甚至尼姑
每天24小时,每时每刻都有无辜的妇女被日本士兵拖到某个地方去强奸
残暴
许多女孩赤身裸体地被绑在椅子上、床上或柱子上,一直固定着作为日军发泄兽欲的工具
强暴中,日军还杀害儿童和婴儿,原因是碍事
不计其数的男人为保护爱人而惨遭杀害
被抓的妇女奋起反抗,就会被凌虐,以儆效尤
毫无人道
有些日本士兵发明了消遣性的强奸和凌虐游戏
刺穿女性的阴道
中国男性也常常遭到鸡奸
强迫中国男人犯下各种乱伦罪行
死亡人数
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
死亡人数超过一些国家在整个二战期间的平民伤亡总数
(英国61000人,法国108000人,比利时101000人,荷兰242000人)
美国轰炸东京的死亡人数(据估计有8万~12万人死亡
超过1945年广岛、长崎在遭原子弹轰炸的死亡人数之和
(估计分别为14万人和7万人)
作者|[美]张纯如
长篇纪实类专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南
京
大
屠
杀
1
日军角度
第一章-通往南京之路
根本原因
日本经济萧条,人口增长,欲通过征服新的领土来避免大规模饥荒。
武士道
明治维新开始时,政府决心最终战胜西方,将武士道精神作为全体公民的道德准则
武士的行为规范极为严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如果没能光荣完成军事任务,就要自杀谢罪
军国主义
教育体制
男子从小就接受训练,以备将来到军队服役
学校的管理方式就像小型军营,严苛、体罚
师范生们住在军营中,接受纪律训练和思想教化
军事学院
军校的训练强度超过大多数西方军事学院
所有课程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完美,获取胜利
所有军校学员都必须确立“永不言败的信念”
与世隔绝,狭小圈子里充斥着“日本是特殊民族、日本军队独一无二”的宣传。
不宣而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改为“满洲国”
1932年,淞沪抗战,轰炸上海,造成数万名平民死亡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控制了整个京津地区
1937年8月,第二次淞沪会战,11月日军攻陷上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图为狂喜的日本人在城墙上欢呼雀跃庆祝的情景
心态邪恶
日本军方领袖就曾大放厥词,并且坚信日本将在3个月内征服全中国,淞沪会战中国士兵的顽强和英勇,彻底粉碎了日本轻易取胜的美梦
当他们向南京进发时,许多人心中都燃烧着复仇之火
第二章-六周暴行
约50多万平民和9万中国军人受困南京,进攻南京的日本士兵只有5万人,日军疑惑9万军人为什么不反抗,鄙视中国军人没有战斗精神
屠杀战俘
欺骗策略
假意许诺,只要停止抵抗就可以获得公正待遇,哄骗投降,然后将他们分成100~200人的小组,诱拐到南京近郊的不同地方杀害。
幕府山
大约57 000名平民和缴械的士兵在此惨遭杀害
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屠杀战俘事件
许多尸体被直接抛入长江
屠杀平民
日军有组织地屠杀城市的居民,烧抢物资
还屠杀南京市郊和附近农村的中国人
日本新兵以中国俘虏作为活靶进行刺刀
诸多暴行使许多随军到南京的日本记者震惊不已
强暴妇女
日军曾正式宣布强暴敌国妇女为非法行为,
但军队禁止强奸的政策只是起到了鼓励士兵在强奸妇女后将她们杀死的作用。
慰安妇
日军不阻止或惩罚施暴的士兵,而是建立地下军妓系统
诱拐、购买或绑架8万~20万名妇女,希望减少日本士兵随意强奸当地妇女(减少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批评)
1938年,第一家官方慰安所在南京附近开张
南京暴行的动机
日本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不具有普世性,而只限于某些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一到了国外,就被置于脑后了。
日本军方组织了各种游戏和练习泯灭日本士兵的人性
1||| 训练新兵和候补军官杀俘虏
2||| 3个月之内,每个人都完全丧失同情心和犯罪感
日军的人生哲学
除了天皇,其他人的生命(甚至他们自己的生命)都是微不足道的
日本老兵东史郎“既然我们自己的生命都无足轻重,那么敌人的生命必然更无价值……这种人生哲学使我们鄙视敌人,并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屠杀和虐待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