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五章思维导图,主要包含意识、 意识状态、注意、 神经机制等。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思维导图,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思维导图,包含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神经元、神经系统、脑功能学说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普心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意识
基本概念
一种知觉和:观察者觉察到某种现象或事物的存在
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一种心理状态
无意识
无意识行为
自动化了的行为 特例:呼吸
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有时未察觉对其有影响的事,实际上有影响
盲视
由脑损伤引起
局限性和能动性
意识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限于外界刺激,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生物节律的周期性和意识状态
视交叉上核
对生理和心理的周期性变化起关键作用
促进或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意识状态
睡眠与梦
睡眠
睡眠阶段
NREM
REM
睡眠功能
失眠
入睡困难
易惊醒
早醒
梦的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强调内部冲突和潜意识的力量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及潜意识欲望的表达
梦伪装后形成象征来表达潜意识的欲望和冲突
激活合成假说
Rem时大脑一些低级中枢被随机激活,脑细胞发出的信息被阻断, 不能达到躯体,但是细胞又不断把信息通知到更高级的脑区。 大脑为解释信息制造出梦
认知神经梦的理论
对日常事件的真实反映,白天清醒时的脑区在睡梦中依然保持活性
梦的研究
仪器:夜晚帽
霍布森:奇异梦境
梦的转换现象
催眠
一种会轻易的对暗示做出反应的意识状态
易被催眠人的特征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想象力丰富
容易沉浸在眼前或者想象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对催眠深信不疑
对催眠的解释
社会认知观点
被催眠者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
意识功能分离观点
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功能,催眠让这两种功能断开,进入一个 特殊艺术状态,有执行功能,无监督功能
白日梦
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时候
注意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注意和意识
注意更主动和易于控制,意识比较清晰,两者密不可分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但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注意的功能
保证人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
注意的种类
分类一
选择性注意
个体在同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选择一种进行注意,忽略其他刺激
实验范式:负启动、视觉搜索、注意瞬脱、双耳分听、返回抑制
持续性注意
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是注意的稳定性,衡量注意品质的重要指标
实验:警戒作业
注意动摇
感觉器的局部适应
节律性活动
分配性注意
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将注意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中
实验:双作业操作
影响因素
熟练程度
活动性质
分类二
不随意注意
含义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
刺激物自身特点
人的本身状态
随意注意
有预设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对注意目的的依存性
对兴趣的依存性
对活动组织的依存性
对过去经验的依存性
对人格的依存性
随意后注意
有预设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完成的注意
神经机制
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选择功能
过滤器理论
提出者:布罗德本特
实验:双耳分听实验
内容:信息在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 要先经历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
衰减理论
提出者:特瑞斯曼
内容: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 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后期选择理论
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前都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分析, 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后期加工的反应阶段
多阶段选择理论
提出者:约翰斯顿
内容: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可能都有发生
认知资源分配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提出者:卡尼曼
内容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当认知资源被完全占用时,新的刺激得不到加工
任务越复杂,占用资源越多
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负责分配的机制,机制受我们控制, 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
提出者:谢夫林
人的认知加工有两类
自动化加工
不受认知,资源限制,不需要注意自动进行
受意识控制的
受资源限制,需要注意参与,练习后可转化为自动加工
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
有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又特殊的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
维持大脑的一般性生活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加工特定信号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前扣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