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洋务运动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笔记,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从思想、经济、外交、军事和教育等多个维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先河。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笔记,通过这场战争,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的落后和民族的危机,这也为后来的民族觉醒和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笔记,总结了义和团运动背景、 兴起、中外势力的态度、失败原因、 评价等。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笔记,帮你理清思路,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洋务运动
背景
(1)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列强国家的坚船利炮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
洋务派
(1)目标:“自强”和“求富”
(2)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主张:洋务派认为开办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内容
(1)创办近代工业
1.军事工业(自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安庆内军械所等
官办性质,具有封建性
2.民用工业(求富):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弥补军事工业建设的不足,“强”“富”并重,寓强于富,创办新式民用工业
官商合办/官督商办
(2)筹办近代军事
陆防:建设近代陆军,操习新式枪炮
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3)创办近代教育:开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学习西方技术,满足洋务运动需求,受科举制度影响,注重培养人才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部分知识分子更新知识内容,拓宽视野
结果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洋务失败
原因
1.单纯学技术,不改政治制度
2.技术、管理严重依赖西方列强
3.洋务企业管理腐败
4.顽固派势力强大,阻挠洋务进行
5.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意义
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从思想、经济、外交、军事和教育等多个维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先河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根本):封建专制制度、儒家纲常礼教
“西学为用”(手段):西方先进科技
目的:挽救清政府封建统治
影响
1.冲击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促进西学传播
2.指导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
3.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做准备
4.开启中国思想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