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文旅
这是一篇关于新文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新方向,新角色,新媒介,新动力,新气象,新玩法,新玩家,新消费行为,新消费者,宏观概况,前言。
编辑于2024-04-04 23:58:10新文旅
前言
文旅行业
以前,旅游是稀缺资源
大投入
重资产
大家会联想到:度假区、主题乐园、城市营销
今天,文旅体验是稀缺的
大家拼的是怎么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而不是坐拥某种资源优势,一招鲜,吃遍天
举例1
剧本杀,听上去和旅游没什么关系
2023年4年洛阳推出的一个全城剧本杀活动
重点的景区、商业街、博物馆等单位和民营企业合作,打造多种主题的剧本杀40个多
举例2
2023年新东方转型做文旅
目标客群就是银发一族
一款欧洲游的产品可以卖到5万元左右
今天的老年人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的人,手上积累了时代的财富
他们对知识型旅游产品的需求在上升
举例3
今天的年轻人也不一样了
他们从小跟着父母到处走,名山大川早就见过了
他们最想要的是独特的体验
他们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
那些极具创意的项目就有机会在他们身上赚到钱
传播环境也变了
投入并不大,只要正确的使用社交媒体,你做的事情就有可能出圈
举例1
去年现象级的文旅事件-淄博烧烤
他出圈路线和以往大城市的出圈线路很不一样
过去只有大项目,比如北京的环球影城、上海的迪斯尼、广州和珠海的长隆,才能吸引到流量
淄博烧烤火起来的切口非常小,就是烧烤,这个小切口在补交媒体上引发了奇观效应
举例2
再比如贵州榕江的村超,一个县城20个村级足球队参加的足球赛
还有大量穿着民族传统服装的当地村民去当“啦啦队”
如果关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
就会发现,现在的文旅市场可谓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不管你经营的生意有多大,哪怕只是一个酒吧,一个书店,一间咖啡
只要你能够打造一个够新鲜的事情,通过社交媒体也能吸引到人
一句话
我们进入了一个”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的朝代
文旅消费正在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文旅行业的边界正在扩大,而且门槛正在降低
越来越多的行业参与其中
越来越多的人用文旅思维来改变自己
新的机遇
文旅产业的转型,释放出大量的商机
不论你是做餐饮、消费品、文创、教育、直播电商、活动策划、还是设计
还是旅行社、地产公司、主题公园
未来城市与城市的PK,一定会愈发激烈
文旅产业的9个发展新趋势
新银发一族
文商旅融合
创意人员入局
娱乐化营销
出圈的要素
演艺新风口
文旅自媒体
中小企业插件
新投资风向
宏观概况
为什么说供给侧改革是文旅行业的新机会
发生的变化
消费人群
消费主力军年青群体
他们和过去不一样了
买房生娃的意愿在降低,但在旅游、休闲娱乐方面却更愿意投入
前程无忧《2023年职场青年购房意愿调研报告》,对买房持观望态度以及无购房计划的职场人士合计占比46.3%
中老年人群
原来被认为是文旅市场低端消费者的中老年群体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60、7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退休,中老年的旅游消费力下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社科院曾发布过一组数据,个人旅游消费开支超过5000元的60后比例超过80后
消费需求
过去
很多文旅项目都是泛客群定位
年轻人
家庭
老年人
老年人
谁来都可以,靠的是大众引导大众
现在
越来越追求独特性
别人喜欢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喜欢什么
消费上也表现出分众化和个性化
美团统计:国人现在的生活消费样态已超过100种
文旅上也表现的很明显
城市步行
沉浸式餐饮体验
旅拍
飞盘
若干年前是不可想像的,而且这些原本属于小众消费的项目反而拥有了更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正因为需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所以文旅行业原来主要靠资本决胜的逻辑不完全成立了
供给市场要重新洗牌
供给市场洗牌
新的机会
新玩家
传统的地产商衰落之后,更多的新玩家正在进场
包括互联网、影视娱乐、工业、农业、快消品、潮流时尚等领域企业
比如:茅台、郎酒、伊利、中国面业大王陈克明打造的工业旅游景区
它们相比传统文旅行业的经营者有很多优势
比如企业本身的品牌影响力
消费者数据
资金实力
场景优势
文旅属性也在反哺这些品牌
让自己成为行业内降维打击的胜利才
因为在娱乐环境下,人都是放松的
品牌能更好地和消费者成为朋友
更重要的是和工业、零售或影视娱乐等行业相比,文旅行业的前期投入相对不高
带来的长期运营收和辐射效应却会比较可观
各地方政府也成为文旅的新玩家,文旅是地方政府拼经济的好选择
文旅的GDP贡献率本来就高
毫无疑问是支柱产业之一
2019年文旅产业就占到GDP总量的11.05%
疫情结束后,文旅行业爆发出了巨大的流量拉动作用
文旅部: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
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58亿,同比增长94.9%
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1.33亿,同比增长88.5%。
文旅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对服务零售业有整体拉动尤其明显
以环球影城为例,它对综合消费的辐射效应是自身收入的10-15倍
文旅行业能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这也是政府非常乐见的
新业态
不光包括文旅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形式
也包括经营模式
过去景区就是景区,即使提供一些消费项目,占比也很小
只有一些餐饮和衍生商品
现在商业化程度不高的景区正在丧失吸引力
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只是玩玩玩,也需要买买买
所以很多景区都在重点打造购物消费区域
纯商业综合体因为线上销售的冲击,线下经营面临很大的压力
所以商场也在转型做文旅化经营
很多商场增加了海洋世界、企鹅冰雪世界等
同样实施了文旅化的经营战略
不光经他们带来了多元的收入,也让商场流量大增
迅速实现了对其他商业综合体的换道超车
演出
演出市场异军突起,给文旅市场贡献了亮眼的数据
2023年暑期全国观看演出人数有3256万人次
同经增长806%
票房收达到102亿
同比增长792%
海口周杰伦演唱会
四天时间带动文旅增收9.76亿
小型演出空间
一些内容灵活、互动性强的小型演出空间也在快速扩张
小型音乐剧
小型音乐节
话剧
脱口秀
即兴喜剧
演艺新物种
对于投资而言,这些新物种门槛较低,投资回报周期短、更新灵活,还符合年轻人市场的需求
是演艺市场重要的新恶力量
微度假产品
周边游
露营
野炊
微度假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大城市996的年轻人来说,压力越来越大,哪怕是周末、短假也更需要放松和疗愈
微度假产品重视轻投入的活动打造和内容营销
新营销
最后一个可能导致行业洗牌的力量
首先是娱乐化营销的玩法变了
过去更是跟外部强IP合作
当年长隆和湖卫的《爸爸去哪儿》
和一明星IP合作
2023年淄博、榕江一下子火了
主客共享的繁荣
娱乐元素不一定是外部的,它可以来自于当地
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只有当地人乐在其中,别人才愿意来
这给很多想出圈的城市带来了新启发
原来大家做文旅,想的就是如何讨好外地旅客
现在看来调动本地居民的参与
创造娱乐化元素
让本地人满意从而吸引外地人
渠道方面
自媒体
自媒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做营销的必选项
过去文旅企业主要靠线下卖票,以及第三方平台销售
不光受制于人,还没有用户数据的沉淀
现在,抖音、小红书、公众号、视频号都变成了营销的主阵地
2023年广州长隆熊猫酒店通过抖音一个月就卖出了2000万的产品
就这是文旅的供给市场三个洗牌的表现
划重点:文旅行业大有可为
文旅的需求和供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消费人群和消费需求上
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出现了三个具体的变化
就是新玩家、新业态和新营销
新消费者
未来的银发一族有哪些需求,如何被满足
过去银发一族不太受欢迎的原因
通常比较节俭
消费比较低
年龄和身体所产生的出行安全隐患
过去旅游行业更看重年轻人和亲子家庭
他们不仅是消费的主力军
还能带来传播价值
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往往是被忽视的
不一样在哪
有钱
现在的50、60、或者马上要退休的中老年朋友,是第一批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人群
他们手里积累了时代带来的财富,相当一部分人实现了财务自由
开玩笑的说,有些人甚至可以支撑下一代啃老
不光有钱,他们还舍得为自己花钱
携程发布的数据,银发一族的客单价是G世代的2.5倍
尤其是60后,他们不仅经济比较富裕,和50后相比,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更加开放
有闲
有时间
时间非常自由,随时可以出发,不用和年轻人拼假期、抢车票、人挤人
错峰出行,旅游成本就低很多,旅游动力也就更足
对于旅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抓住这批人,收获的是更稳定的收,更能平衡全年旺季和淡季的经营落差
年轻人和亲子家庭被认为是 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问题是他们能够分配旅游的时间很有限
五一、十一小长假和寒暑假才有空出行
这给旅游市场带来了所谓“旺季”和“淡季”
还有看世界的欲望
刚刚退休的人,旅游欲望是最强烈的
改革开放开拓了这些人的眼界,经历了国家和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和长见识的欲望非常强烈
还有一个隐藏的利好,就是走出去的门槛降低了
一部手机都解决了
吃、住、行,攻略都解决了
活力长者
有哪些机会
舒适的需求
这一代老年人不在想凑合了,他们更想住的舒服、玩的舒服
日本旅游业最重视中老年客户舒适的感受和体验
他们有个口号,要求员工把每一次旅行做成三个宽松
身体宽松
时间宽松
心灵宽松
比如欧洲游,多数都是坐飞机,他们提供邮轮旅行
邮轮本身就是让老年人感觉到放松、慢节奏
国内很多文旅产品,往往是重游玩体验,不太重视度假体验的营造
这种产品结构,更适合年轻人打卡式、特种兵式、体力消耗式的游玩
不太适合是老年人休闲式的出行
文化的需求
舒适只是基础,更高的需求是对文化教育的渴望
新东方推出了一个杭州深度文化游
21天20晚
价格是29800元
项目每天解锁一个文化景点
团里配备1名文化讲师、1名优质导游、一名旅行管理
显然不局限于观光,更提供了文化幸福感、知识获得感、个人追求感的高品质文旅服务
给你支一招:银发一族不仅是消费者,他也有可能成为生产者
中老年人服务中老年人,这是一个非常有商业价值的方向
国内很多文旅产品,往往是重游玩体验,不太重视度假体验的营造
划重点:
过去旅游行业更重视年轻人和亲子家庭,而忽视老年群体的价值
但现在不一样了,新的银发一族正在成为旅游的重要消费人群
新的银发一族出现了三个重要特点:有钱、有闲、还有强烈看世界的欲望
他们更看重舒适和文化的需求
新的银发一族不光是文旅项目的消费者,也在成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他们在焕发自身活力的同时,也给文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消费行为
“买买买”变得越来越重要意味着什么
人的消费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
过去主要讲究一个走马观花式地看,恨不得一天逛8个著名景点
但是今天,人们的旅游脚步慢下来了,连家门口的菜市场都在成为休闲游玩的场所
不光“菜市场旅游”,现在还有“美食旅游”,演唱会旅游等等
这一切说明,人们对旅游的追求正在从单纯的“观光型”,转变成“沉浸式体验型“
所以旅游行业不能只盯着美景,还得打造更多的消费场景,让人不光能好看,还得吃好住好、玩好,买好
我们的旅游业其实还远远没有满足这些需求
门票经济思维
很多景区还在抱着过去门票经济思维,换句话说,就是把营收的宝都押在卖门票上
顶多再收点交通工具的费用和卖点简单的餐饮的衍生品,在其他消费生态上的布局还远远不够
2019年数据显示,国内景区的门票收入要占到总收入的70-80%,甚至更高的程度
东京迪士尼的门票收占比仅仅只是40%左右,而剩下将近60%的收入都来自餐饮和商品销售
布局了大量商品和品牌
商品数量大概有1.2万种,游客停留时间在8-9小时之间
混合消费的布局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何做好混合消费
把握两大方向
买买买
过去除了门票以外,一分钱也不想多花
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消费动力更强,但前提是得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费选择
对于景区而言
一是引进潮流商业业态
新的消费需求下,景区仅仅只有游玩功能,对消费者的吸引就会有限
引进一些潮流消费品牌,不仅会增加收入,还会给景区带动流量和品牌增值
二是做好文创
各个景区应该重点发力的方向
故宫文创2017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5亿以上,甚至超过了1500家A股公司的销售额
当然是因为故宫的体量足够大,资源也好,有天然的优势
很多景区觉得文创产品,单个成本不高,可研发投入可不少,花钱花时间还不能保证一定能回本
通过与快消品、非遗、民门艺术产品的合作、创造品牌宣传和销售的综合效益
比如文创雪糕
瘦西湖的文创雪糕2023年上半年就卖了30万支,单日最高销售9000支
玩玩玩
拥抱商业,提升自己的经营空间
实体商业综合体在线上交易的影响下,面临的最在问题就是流量
因为流量的减少,商城的空置率占比居高不下
2023年上半年,全国重点24座城市的商场平均空置率达到了10.81%
现在大家动动手指,什么店都可以逛,什么东西都可以买
但旅游的天然优势就在这里,商场可以不亲自逛,没听说过旅游不亲自去的
你不可能为买上海的一个购物品牌专门去一趟上海
但是如果你想去的地方是迪士尼,那就不一样了
把项目做成一个旅行目的地,这样就会天然吸引流量
怎么打造成一个文旅目的地
一个是你有什么
手里的资源
一个是当地没有什么
本地缺的资源
划重点:
人们对旅游的追求正在从单纯的观光型转变成沉浸式体验型
景区需要从买买买和玩玩玩两个方面去布局
满足消费者混合消费的需求
在买买买上,景区需要入潮流、当红品牌,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更重要的是做好文创产品
景区需要从买买买和玩玩玩两个方面去布局
在玩玩玩上,需要做了特色的体验型消费
拥抱商业有两个思路
一个是想想自己有什么
另一个是想想当地缺什么
新玩家
你有资源,他有创意,双方怎么合作
这几年兴起了很多网红打卡地,最核心的贡献者其实不是政府,不是地产商,或者有资源有资本的人
而是设计、创意人员,他们正在成为这个市场上的新玩家
机会留给了创意型人才
一类人群是有美感力的设计师
二类人群是跨界的产品策划人
怎么和新玩家合作
一是给明确定位
寻求合作时得表明项目定位
可以快速吸引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
这会大大节省招商,招智的成本
二是给实在激励
氛围和事业发展的吸引
完善优惠激励政策
比如为创业者提供房租优惠、免费的工作室等
怎么成为新玩家
既然要补鱼,总要先去有鱼的地方
先来到这种地点,与那里产生链接
不要怕做“小插件”,哪怕你只会画画,只会些手工,也完全可以成为某个旅游项目中的一环
也可以做好自媒体,让机会来找你
划重点:
因为传统文旅资源吸引力下降,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文旅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玩家,创意人员
一是有美感力的设计师
二是懂得跨界的产品策划人
政府部门以及文旅投资者如果想要和创意人员实现好的合作,应该做好两步
第一,给出明确的定位
第二,给出实在的激励
对于创意人员来说,要靠近机会所在的人群和地点,和机会发生关系;同时利用好自媒体资源,让机会来找你
新玩法
做好娱乐化营销,需要打哪三张牌
最重要的玩法之一就是娱乐化营销
娱乐化营销的8种方法
新闻至上
内容为王
为品牌注入情感
把产品变成场景
创造独特卖点
主题化产品
用故事传递品牌信息
娱乐IP合作
娱乐化营销中最重要的三张牌
与多元的娱乐IP进行合作
1.0阶段-搭船出海
合作方比较单一
就是电视台、大型新媒体平台制作的大综艺
《爸爸去哪儿》、《跑男》《中国好声音》
借船出海虽然很容易带来流量,但调性和推广节奏未必吻合
投入很大,产出不确定
2.0阶段-借船出海
根据文旅项目自己的调性、结合手里的资源,主动和一些内容生产机构共同打造
游戏、动漫、演出、音乐节
造船出海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无论是搭船出海,还是借船出海,毕竟船是别人的,再成功,我们也是乘客
3.0阶段-造船出海
自媒体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机遇
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平台
孵化和打造自己的IP
把产品场景化、氛围化
传统的文旅经营者可能会认为,消费者到我的景区来体验的是我的产品
文旅产品的真正价值,是和消费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消费者消费的不是牛排,而是牛排的滋滋声
很多水上乐园和古城并没有太大差别
而是通过大量活动和运营带来体验的差异
氛围经济
通过场景带来的消费力
露营
围炉煮茶
营造的都是放松、治愈的氛围
娱乐化营销最重要的玩法,就是引入有氛围感的爆款活动
不是只有大景区才能干这件事,小企业、小项目、小景点也可,甚至因为小,大家不关注,做出来就是降维打击
菜市场再小不过了吧,通过文化包装和艺术介入后,依然能成为打卡点和热门消费场所
定义你的唯一
你的卖点在全中国是否是唯一的,这个才重要
四步辅助你找到“唯一”
1、你最好的资源是什么
2、根据资源匹配哪个卖点
3、这个卖点是不是消费者能够感知、能够理解的东西
4、是不是有能力去运营这个卖点,放大它的优势
举个例子:河南的中牟县之前做宣传称作潘安故里、箜篌之乡
箜篌不看字幕很多人都不认识,箜篌是中国的古乐器、潘安是西晋的文学家
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唯一还是挺困难的,应该寻找专业咨询顾问机会的助力
毕竟一个人很难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专业的局外人却很容易做这个判断
划重点:
娱乐化营销最重要的三件事
与多元化的娱乐IP合作
把产品场景化、氛围化
定义你的唯一
把产品场景氛围化是因为“氛围经济”越来越流行
定义你的唯一要思考四步
资源
唯一性
卖点游客能否感知
运营能力
新气象
淄博火了,它身上有哪些“出圈基因”
过去城市吸引游客,要么它得有硬核的资源、产品
像北京故宫长城、上海迪士尼
要么它还可以靠盛事营销
承办奥运会、亚运会
只有有资源、实力够强才有可能
但是现在,城市出圈的成本降低了
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
使得话题制造和传播出圈这件事变得相对容易了很多
出圈基因
火起来的切口都非常小
淄博也有鲁山的风景,但最终火起来的是烧烤
榕江更是只靠“村超”,一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就火遍全国
相对来说投资成本低,试错成本也低,不需要花多少钱,还可以快速迭代
扎根在当地特色的文化习俗
燃烧哪都能吃到,但淄博烧烤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独创的一套吃法,灵魂三件套
烤炉+小饼+大葱
榕江“村超”90年代开始就举行比赛,下到十来岁,上到五六十岁都会踢两脚
人们精神的一个出口
天津跳水大爷的快乐“六十秒”
乐观、积极的精神特别有感染力
抓住机会更重要
石家庄要打造“摇滚之城”
漠河舞厅
有时候一个城市不是没有“出圈基因”,而是没有把握住机会
出圈路径
规模取胜
范围大
参与人数多
一旦形成规模,就能够形成一种奇观效果,带来一种震撼的效应
打造IP有时靠的不是资源,而是你的创意和决策力
Ip流量最大化
全城使用并参与
对外开放
吸引更多流量明星蹭流量
抓准用户缺乏的东西
找到你的用户群缺乏而你又能满足到他的东西
长沙特别吸引人的标签,就是烟火气
夜市、路边摊,一种非常放松、治愈的感觉
很多人专门来逛逛它灯火通明的夜市,吃点小吃
现在旅游的主要人群,城市新中产,他们好像总处在在种围城的状态当中
总有一个他们达不到,但是又非常向往的诗和远方
烟火气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城市管理者
不光要想怎么把人吸引来,还要考虑怎么承接
特别是注意基础设施,比如说:食、住、行,还有服务的问题
划重点:
城市出圈成本的降低给很多非传统的旅游城市带来了机会
出圈城市的基因
切口小
项目扎根于当地特色的文化习俗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把握住机会,城市做对三件事
规模取胜
IP流量最大化
抓住用户缺乏的东西
城市管理者,不光要想怎么把人吸引来,还要考虑好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怎么承接
新动力
如何抓住演艺风口,吸引异地游客
演艺对于文旅市场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3年6月周杰伦在海口举办演唱会,连唱4天
一共吸引了15.46万人次游客入场
实现旅游收入有9.76亿元
是这个城市端午假期的3倍
2023年苏州阳澄湖半岛举办的音乐节
吸引了6万观众参与
接待游客304万人次
对政府而言,演艺正在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极好抓手
过去,人们也会因为某场演艺对某个城市留下良好印象
但是,这种消费往往是顺带的、附加式的
比如到了平遥可能去看一下《又见平遥》
到了桂林,大概率会去看看《印象刘三姐》
但这些项目本身并不会成为人们到一个城市去旅游的主要驱动力
现在,有一种演出形式改变了这个常规,那就是音乐节
外地观众往往占到一半甚至更多
年轻人愿意为一个非旅游城市吃吃逛逛
各种音乐节,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很多政府都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流量捷径
存在的问题就是:客流量确实不少,但除了音乐节门票本身,其他消费增长并不多
政府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
如何与品牌方合作
落地支持
安保报批
补贴政策
现场支持
组织
引导
交通
服务
其次是人流来了怎么做好承接
转化成景区、餐饮、住宿、商品销售等
演唱会门票+酒店住宿
音乐节+景区+酒店
直接免门票
实现混合消费转化
小剧场
政府盘活更我闲置物业打造小剧场
政府要有所为,也就是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
政府也要有所不为,具体指的是项目操办上,政府不能越了商业机构的位
因为商业机构的运营经验要丰富得多
充分激活这些民间资本、民间创意的积极性、按市场规律办事
划重点:
演艺项目对于外地游客的驱动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音乐节和小剧场演出是特别值得政府关注的
做好音乐节,政府不光要考虑怎么和品牌合作,还要想好怎么承接,怎么转化消费
小剧场的准入门槛和沉没成本都比较低,可以迅速试错
除了具体的项目,政府还要注意造“节”,也就是具有城市个性的演艺和活动盛会
新媒介
做好自媒体,应该怎么做
活动办的再好,如果没有传播力也是白费
对于文旅企业,过去做自媒体还是个可选项
今天做自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项目出圈的主要阵地,它是一个必选项目
和原来依靠传统媒体相比,做自媒体会带来哪些好处
传播权利
原来受控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频率、形式
销售权利
自己的销售平台,只能依靠传统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
导致利润受到挤压
数据库资产权利
过去很难掌握用户数据,用户留在也很难
现在自媒体从后台就能看到数据,更好的改进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
怎么做好自媒体呢
一是找对平台
重点不在平台本身,而在于平台适不适合你
那种网红打卡类、有一定视觉冲击性,或者有体验上的新奇性,就很适合抖音
抖音直播是一个能搞优惠促销的好渠道
更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直观感受和体验、展示景区形象的窗口
小红书的调性更高端一些,主要适合三类项目
高颜值的项目
小红书的第一属性就是视觉性
这意味着你一定要“美”和“好看”
目标用户属于某个垂类兴趣群体的项目
比如说:动漫、游戏、变装、运动、户外等
小红书可以帮你很好地链接到核心人群
需要创造玩法的成熟景区
创造玩法、创造潮流是小红书特别擅长的
项目特性如果是一个很有深度,很有内涵,很需要共情的项目,文字是一种更深度的沟通形式
它更能传递情感,更能打动人
几秒、十几秒的短视频是没有办法把文化和精神内涵全面呈现的
抖音那种网红化的短视频显示不适合,视频号这种中长视频的形式更合适
二是针对核心用户制造高共情度的内容
一把手要够重视
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首席内容官
搭建队伍,因为人才是运营企业自媒体的第一要义
划重点:
现在自媒体是决定文旅项目能否出圈的主阵地
要把自媒体做好,要从平台和用户两方面来考虑
先要找对平台
还要针对核心消费群制造高共情度的内容
一把手足够重视自媒体,搭建队伍,培养人才
新角色
文旅项目如何用好中小企业这个“插件”
原来和文旅毫无有关系的企业,现在也可以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成为文旅的一环
对于文旅项目来说,需要的不仅是大投入大建设,也要把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自己的“插件”
让它们给游客带来新的体验,这也是一个新趋势
商业综合体引进 文旅产品和文旅化的经营思维
买买买
吃吃吃
玩玩玩
逛逛逛
看看看
混合消费业态
适合做插件的企业特征
产品和服务有独特性
投入产出比高
可以快速复制,即插即用
它们不光能给文旅项目打造独特的吸引力,还能帮助控制投入成本
怕成本高,投资收益不划算
引入中小企业的产品来做插件是很有优势的
现在文旅最缺的东西
可体验内容
景区的特色服装、出租店或者摄影店
网红产品的供给
潮玩品牌
网红装饰
剧本杀、创意集市
它的社交性和互动性更强
小演出、小展览、小型影院
投资少,见效快
IP
打造IP是很多文旅项目一直以来的痛点
像迪士尼那样拥有自己的米老鼠太难了
有的项目即便有自己的吉祥物,大概率也没有名气,形成不了对流量的驱动力
寻找有IP的机构合作,也可找一些IP代理机构合作
划重点: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成为文旅的一环,景区可以把它们作为“插件”,给自己增加吸引力
适合做插件的企业有三个共同特征
产品和服务有独特性,投入产出比高,可以快速复制,即插即用
现在景区的订痛点是却IP和何体验内容
新方向
文旅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2019年中国文旅投融资总金额是17879.09亿元
2022年中国文旅投融资总金额是2413.22亿元
以往投资都是大投入和同质化
优质的住宿产品
优质不一定是指高端
国际环境影响,出境游受到了很多影响
很多高端旅游消费的人在国内寻找替代产品
一是国内更加安全,二是省去了办理各咱手续
于是,拥有稀缺的地理位置、稀缺周围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酒店成为首选
低端市场
大量中产下流,低端产品的机会更大
未来中国文旅产业会出现拼多多、名创优品这样的产品
低星酒店得到很多企业投资和青睐
低星酒店有重新做一遍的机会
乡土空间文旅
未来中国最奢侈的生活在乡村
从乡村脱贫
到乡村建设
再到乡村生活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
划重点:
目前文旅产业的投资热情整体在回归
出现跨界投资新玩家
良好的机会方向
优质的住宿产品
乡土空间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