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理论的不同取向,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思想渊源,何为建构主义学习观。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加涅的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说,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1.1. 内涵:个体的人格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受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亟ji待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
1.2.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出生-1.5岁 信任对怀疑
1.5-3岁 自主对羞怯
3-6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
6-12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
12-18岁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8-30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
30-60岁成年中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
60岁以后老年期 完善感对绝望感
1.3.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个性和社会性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体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2. 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埃里克森
2.1. 注重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2.2. 教育应培养个体应对危机及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2.3. 教师的教育非常重要
2.4. 教师给儿童创造更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
2.5. 尽量让儿童自己做决定,自由选择,培养儿童的自我认同,确立自我同一感
2.6. 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因材施教,帮助解决学生每个阶段的问题
3. 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3.1. 社会性发展的实质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3.2. 在整体上,个体由生物人-文化人-社会人
3.3. 在自我意识上,由无意识-有意识-可控的自我意识
3.4. 在情绪情感,外在情绪-可控自己的情绪情感
3.5. 在社会行为,受模仿-自主自动的社会行为
3.6. 在社会道德上,由无律-他律-自律的道德行为
4.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4.1. 智力差异
智力水平的差异
智力类型的差异
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4.2. 认知差异与教育{认知方式}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沉思型与冲动型
辐合型和发散性
抽象性和具体性
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