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984》读书笔记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编辑于2024-04-07 23:07:52看板设计简洁明了,让您的计划一目了然。您可以轻松记录每天的进展,并在月底进行小结,回顾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实用性强:涵盖阅读、早起、运动等多种计划类型。 易于操作:设计简洁,记录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总结清晰:每月小结,让您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 结,当月回顾看板,当月习惯看板,当月小结看板。
2025年度计划模板,它是一个全面规划一年发展的工具,能够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模板详细地包含了年度目标的设定、季度目标的分解以及月度计划的制定,帮助你步步为营,从而实现你的梦想。
2025年度的日计划模板,旨在帮助你高效地管理每一天的时间,清晰地明确任务目标。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如晨间计划、工作学习、晚间总结等,确保你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看板设计简洁明了,让您的计划一目了然。您可以轻松记录每天的进展,并在月底进行小结,回顾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实用性强:涵盖阅读、早起、运动等多种计划类型。 易于操作:设计简洁,记录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总结清晰:每月小结,让您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 结,当月回顾看板,当月习惯看板,当月小结看板。
2025年度计划模板,它是一个全面规划一年发展的工具,能够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模板详细地包含了年度目标的设定、季度目标的分解以及月度计划的制定,帮助你步步为营,从而实现你的梦想。
2025年度的日计划模板,旨在帮助你高效地管理每一天的时间,清晰地明确任务目标。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如晨间计划、工作学习、晚间总结等,确保你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序。
豆瓣9.5 | 《1984》 | 读书笔记
将政治写成艺术是奥威尔最根本的文学诉求,小说《一九八四》通过预言形式再现了未来极权社会,对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暗示了现实社会中极权统治的存在,散发着浓厚的政治寓言气息。
尽管极权统治无处不在,但是在作者眼中,极权统治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作者通过《一九八四》,对极权统治的无力予以了淋漓尽致的讽刺,表达了浓厚的蔑视和仇恨之情。
其次,奥威尔的讽刺带有强烈的悲剧性,因为个体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极权统治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小说《一九八四》中,到处都充斥着绝望悲观的气息。
最后,奥威尔的讽刺主要表达了对荒诞存在的强烈否定。尽管主人公温斯顿,进行了抗争,但最终结果却荒诞可笑。不难发现,奥威尔透露出对现实荒诞存在的一种否定。
艺 术 特 色 Artistic features
新
话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 是传递思想的载体。
在小说中,新话是一种大洋国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而专门发明的新语言,是大洋国的官方语言。
为了能够保证新话更好地实行下去,大洋国的领袖以及他的部下们专门编写了《新话词典》,他们计划用新话替代旧语言,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大洋国民众的思想。
如果控制了语言,就相当于控制了思想,也就维护了个人的独裁统治,保证了民众绝对忠实于独裁者。
虽然新话还不能彻底地代替旧的语言,但是它已经开始实行。比如,《泰晤士报》的重要文章都必须用新话写,不允许用旧的语言。
视
角
全知视角,常用的叙述形式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小说《一九八四》所采用的叙事视角主要以全知视角为主,并集中体现于人物出场描写、人物内心描写和人物梦境描写三个方面。
在小说《一九八四》中,叙事者基本处于隐身状态,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但有时会借由人物视角进行叙事,以此来提高小说表现力。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全知叙述者用人物意识来实现聚焦,而人物视角是有限的,与叙述者的全知不同,它属于限知,而这种叙事视角又被称之为“人物有限视角”。
讽
刺
政治性讽刺
角 色 介 绍 Character introduction
温斯顿·史密斯 (Winston Smith)
主人公,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
温斯顿的情人,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不仅是“非知识分子”,而且身上具有无产者的一些特质。
裘莉亚(Julia)
老大哥 (Big Brother)
大洋国的名义领袖,但书中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出现这个人物,他的存在始终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和人们膜拜的对象。
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参与对温斯顿的拷打
奥勃良(O'Brien)
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Emmanuel Goldstein)
传说中革命的敌人,早年大洋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敌人。
“思想好”,在党的教育下如同机器一般,心底里抗拒男女之爱,生孩子只是完成党的任务
自觉忠诚的人,忠于老大哥。被女儿举报,然后入狱,仍然以女儿这种行为引以为傲
表面上是一间贫民区古董店老板,思想警察,为抓捕思想犯立下汗马功劳。
他用所谓的理论控制着大洋国民众的思想,使大洋国的每一个人都彻彻底底地臣服于他。
凯瑟琳
帕森斯
查林顿
老大哥
子主题
温斯顿·史密斯 (Winston Smith)
奥布兰
茱莉亚
伊曼纽尔·戈斯坦因
塞姆
核心党员,反派人物,对温斯顿和茱莉亚进行了抓捕并进行残酷的迫害和洗脑
真理部小说司任职,与主人公肉与灵相恋。最后在残酷的迫害和洗脑后背叛。
禁书作者,兄弟会创始人
新话专家,直率和对新话的洞见。而他的直率致使他被抹掉
《一九八四》采取了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人物形象的典型树立也充分体现了小说“陌生化”特色,比如温斯顿的典型刻画就树立了经典“反英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两类,即核心人物温斯顿和其他人物。比如温斯顿的典型刻画就树立了经典“反英雄”人物形象。
相关人物之间的微妙转移也集中体现了陌生化的文本特征。
内 容 梗 概 Outline of Content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
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
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01
02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 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 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 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
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统治集团
权力永久化
对内社会稳定
固化社会阶层
仁爱部
相互揭发
思想警察
清洗
党员身份非世袭
真理部
煽动仇恨
发明新话
表达单一致使思想单一
创造老大哥
双重思想
指鹿为马
主动抑制 犯罪思想
党和老大哥一贯正确
闭关锁国
篡改历史
富裕部
财产属于集团
党的财产
控制经济
剩余产品
制造饥荒
对外维持现状
和平部关心战争
胜利
缺少条件
三大国势均力敌
缺少动机
生产资料充足
劳动力只为战争
不破坏整体文化原则
战争永远持续
作 者 简 介 About the Author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
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例如,“奥威尔式的”形容一个令人想到小说中的极权主义社会的行为或组织,而“老大哥在看着你”(小说中不时见到的标语)则意指任何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监视行为。
《1984》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
《1984》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叶夫根尼·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硬科幻文学的代表作
《1984》曾在一段时期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1世纪出版的畅销小说《1Q84》即向该书致敬,体现了《1984》的巨大影响力。这部作品被译为60余种文字,并获得包括美国时代周刊“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在内的多项奖项。
《1984》作为奥威尔的代表作,不仅文中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中的语言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这部小说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奥威尔在本文创造的一些新词已收进词典。在已故作家王小波先生的《白银时代》里成为某种象征。
“新语”(newspeak)
“犯罪思想”(thoughtcrime)
“双想”(doublethink)
“老大哥”(Big Brother)
“犯罪停止”(crimestop)
文学特点
奥威尔的批评风格始终影响他自己的写作取向。
奥威尔是一个以诚实的政治信念来真实写作的作者。
他憎恨一切政治欺骗,尤其是用文字来糊弄人民的伎俩,所以他自己用一种诚实、真诚的文字来写作。
他的文字清晰、准确、简洁,如同一扇明净的玻璃窗。透过他的文字,可以看到他所生活的那个真实世界和他的真诚思考。
豆瓣9.5 | 《1984》 |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