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第九节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
2022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第一章第九节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知识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1-18 17:38:14 广东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
塔器设备安装技术
安装准备工作
1、设备随机资料和施工文件检查 2、开箱检验 3、基础验收 4、到货设备的保护
塔器安装技术
程序:塔器现场检查验收→基准线标识→运放至吊装要求位置→基础验收、设置垫铁→整体吊装、找正、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点固→二次灌浆
现场分段组焊
卧式组焊
立式组焊
产品焊接试件
试板制备要求: 1、施焊塔器的焊工,在施焊想同条件、工艺下焊接试板 2、试板材料与塔器用材,相同标准、牌号、厚度、热处理 3、试板焊接后,打上焊工钢印代号,经检验员检查合格后,打上检验员钢印 4、试件应随焊缝一起进行热处理
试板检验与评定:经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试板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试件复验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耐压试验前条件: 内件、附件焊接、检验工作全部完成 开孔补强圈用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合格 热处理工作已完成,二次灌浆达到强度要求 试验方案批准,施工资料完整
水压试验: 1、洁净水,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2、最高、最低点各一块压力表,表量程不低于1.5倍且不高于3倍试验压力 3、放空阀门,充液至设计压力再到试验压力,保压30min,将压力至试验压力80%,对焊接头和连接部分检查 4、无渗漏、无变形、无异响为合格。
气压试验: 1、采用气压代替液压情形:塔筒焊缝100%射线或超声;常压设备焊缝25%射线或超声,射线III合格,超声II合格。有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泄放装置有压力整定。 2、试验区设置警戒线,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管,介质为空气/氮气; 3、程序要求:升压至试验压力10%,且不超过0.5Mpa,保压5min,检查焊接接头、连接部分和初次泄漏检查。 无异常,升压至50%,每级按10%逐级升压,保压10min,降至试验压力87%,检查。 5、用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验,无漏气,无变形
气密性试验: 1、安全附件配装齐全 2、经耐压试验合格,可在气压试验压力降到气密试验压力后一并进行 3、无泄漏为合格。
金属储罐制作与安装技术
一、金属储罐
(一)金属储罐的分类
1.按顶部结构形式
固定拱顶储罐
浮顶储罐:1)外浮顶储罐:单盘式、双盘式顶罐 2)钢制内、铝制装配式、非金属整体式内浮顶
2.按本体结构形式分:单层储罐、双层储罐(LNG常压低温储罐)
3.按本体材质分:非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
4.LNG储罐: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
(二)金属储罐的安装方法
正装法:水浮正装法、架设正装法(外搭脚手架、内挂脚手架)
倒装法:倒装法、边柱倒装法
(三)金属储罐的焊接工艺
焊接方法有: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气电立焊、双面氩弧焊
罐底焊接工艺:采用收缩变形最小的焊接工艺及焊接顺序 中幅板焊缝→罐底边缘板对接焊缝靠边缘的 300mm 部位→罐底与罐壁板连接 的角焊缝(在底圈壁板纵焊缝焊完后施焊)→边缘板剩余对接焊缝→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收缩缝
管壁焊接工艺:先焊纵向焊缝,后焊环向焊缝; 罐壁纵向焊缝→组对第一圈和第二圈环缝→组对纵向焊缝焊接活口→第一圈与第二圈 环缝→纵向焊缝活口焊缝→下一圈壁板纵向焊缝; 纵焊缝用气电立焊,自下向上焊接;对接环焊缝用埋弧自动焊;焊机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罐顶焊接工艺:先短后长,先内后外 顺序:1 ) 径向的长焊缝采用隔缝对称施焊方法,由中心向外分段跳焊。 2 ) 顶板与包边抗拉环、抗压环焊接时,焊工应对称分布,并沿同一方向分段跳焊
二、金属气柜
分为湿式气柜和干式气柜
正装法施工程序为:由组装水槽壁开始逐节向里安装,最后组装钟罩。 倒装法施工程序为:钟罩开始逐节向外安装,最后组装水槽壁。 干式气柜组装也可采用正装法和倒装法施工
三、预防(矫正)焊接变形技术措施
预防焊接变形技术措施
组装技术措施:1、焊缝分散,对称布置; 2、底板边缘板对接接头,用不等间隙,外小内大
焊接技术措施: 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采取对称焊、分段焊、跳焊等方法 1、底板焊接变形控制: 1)边缘板,隔缝焊接,先焊接外侧 300mm 左右的焊缝,内侧待边缘板与壁板的角缝焊接后再施焊 2)中幅板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罐中心向四周并隔缝对称焊接,分段退焊或跳焊 3)罐底与罐壁的角焊缝,先内侧环形焊缝,再外侧环形焊缝;焊工对称分布,同一方向分段施焊;初层焊道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2、壁板焊接变形控制: 1)壁板先纵缝、后环缝,环缝焊工对称分布,同一方向施焊 2)打底焊时,分段跳焊或分段退焊; 3)焊薄壁板,用φ3.2的焊条,小电流、快速焊,降低焊接应力,减少焊接变形;
矫正焊接变形技术措施:焊接变形超出规范要求时,可通过机械矫正、火焰加热矫正两种方式矫正。
四、检验与试验
焊缝质量检验: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1、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和未焊满缺陷; 2、浮顶及内浮顶罐壁内侧焊缝余高≤1mm 3、对接缝的咬边深度≤0.5mm,连续长度≤100mm,两侧咬边总长≤该焊缝总长的10%;
焊缝的无损检测: 1、管壁钢板最低屈服强度>390MPa,24h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2、罐底厚度≥10mm的罐底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外端300mm,射线探伤; 3、板厚>12mm,用衍射时差超声检测。
试验
抽真空试验:罐底焊缝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负压值>53kPa
充水试验
基本要求: 1、附件及焊接构件完工并检验合格,洁净淡水,氯离子含量不超25ppm 2、充水试验中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 3、充水、防水过程,打开透光孔,不得使基础浸水
充水试验项目、方法及合格标准: 1、罐底严密性试验 2、罐壁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3、固定顶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4、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 5、浮顶、内浮顶罐升降试验
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
金属结构组成:构件之间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金属结构制作
金属结构安装工艺技术与要求
金属结构安装的主要环节 (1)基础验收与处理 (2)钢构件复查 (3)钢结构安装 (4)涂装(防腐涂装、防火涂装)
框架和管廊安装
分散部件安装: 1、钢柱安装后,校正垂直度、标高、轴线 2、钢梁用两点起吊,长度>21m,需3~4个吊点或平衡梁吊装 3、支撑安装从下到上顺序安装; 4、钢结构起重吊装要求: 在起重设备额定起重范围内进行; 钢丝绳、吊装带、卸扣、吊钩等吊具合格;
分段(片)安装: 1、框架可用地面拼装和组合吊装;管廊可在地面拼装成片,合格后成片吊装; 2、铣平面接触面积≥75% 3、框架节点采用焊缝连接,设置定位螺栓,节点定位螺栓数量≥2个; 4、无损检测和返修应在地面检查完成,合格后再吊装; 5、框架和管廊施加临时荷载,应验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
安装要求: 1、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 2、摩擦面可采用手工砂轮打磨,防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3、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4、高强度螺栓现场安装应能自由穿入螺栓孔,采用铰刀或锉刀修整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扭矩控制: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分为初拧和终拧;初拧取终拧扭矩的 50%,拧紧宜在 24h 内完成 2、高强度螺栓按一定顺序施拧,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采用专业电动扳手施拧,初拧涂刷颜色标记,终拧以拧断螺栓尾部梅花头为合格
质量检验要求
高强度螺栓连接检验: 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终拧 1h 后、24h 之前完成检查,检查方法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检查数量为节点数的 10%,但不应少于 10 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2 个。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 2~3 扣,其中允许有 10%的螺栓丝扣外露1 扣或 4 扣
其他检验: 1、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 2、吊车梁和吊车桁架组装、焊接完成后不允许下挠 3、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测量其挠度值,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 1.15 倍 4、涂层总厚度:室外150um,室内125um,允许偏差-25um 5、厚涂型防火涂料层厚度,80%以上面积符合要求,最薄处不低于设计要求的85%;
球形罐安装技术
一、球形罐的构造及形式
二、球壳和零部件的检查和验收
(一)质量证明文件检查:
1、质量证明文件:制造竣工图样;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2、产品过程技术资料:质量和检验计划;主要受压元件材质证明书及复验报告;材料清单;材料代用审批证明;结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热处理报告自动记录曲线;无损检测报告;产品焊接试件报告;产品铭牌托印件或复印件;
(二)球壳板超声检查
球壳板超声波测厚:抽查数量不得少于球壳板总数的 20%,且每带不少于 2 块,上、下极不少于 1 块,每张球壳板检测不少于 5 点,其中 4 个点分布在距离边缘 100mm 左右的位置并包括各顶角附近,1 个点位于球壳板的中心附近。 实测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若有不合格,应加倍抽查,若仍有不合格应对球壳板进行 100%超声波测厚检查
球壳板超声波探伤:球壳板周边 100mm 范围应进行超声波检查抽查,被抽查数量不得少于球壳板总数的 20%,且每带不少于 2 块,上、下极不少于 1 块。 若发现超标缺陷,应加倍抽查,若仍有超标缺陷,则 100%检验;
(三)产品试板检查
1. 外形尺寸和数量: 制造单位提供每台球形罐6 块焊接试板,其尺寸为600mm X 180mm
2 . 标识和技术条件: ( 1 ) 试板材料与球罐材料应具有相同标准、牌号、厚度和热处理状态。 ( 2 ) 试板与球壳板的坡口形式相同
球形罐组装与焊接
散装法:单块球壳板为最小组装单元
分带组装法
球形罐焊接
1.一般原则: 1、焊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焊接资格; 2、使用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规程或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的焊接作业指导书; 3、横焊、立焊和平焊加仰焊位置的产品焊接试件各一块;
2 . 焊接顺序: 1、先焊纵缝,后焊环缝;先焊短缝,后焊长缝;先焊坡口深度大的一侧, 后焊坡口深度小的一侧; 2、第一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法;多层焊道,引弧点错开25-50mm
球形罐焊后整体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前的条件: 1、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 2、焊接工作已完成,无损检测全部完成 3、加热系统已调试合格 4、工序交接验收工序已完成。
热处理工艺实施: 球形罐整体热处理方法:国内一般采用内燃法,保温材料宜用岩棉或超细玻璃棉; 1、热处理过程控制的参数:热处理温度,升降温速度和温差; 2、球壳外表面均匀分布,相邻测温点间距<4.5m;上、下人孔与球壳环焊缝边缘200mm范围内各设1各测温点;焊接试件设1个测温点; 3、试件与球罐一同热处理,放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高温区外侧;
整体热处理后质量检验: 1、效果评定依据:热处理工艺报告和产品试板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2、焊接试件拉伸、弯曲性能、冲击试验不合格,可复验; 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复验不合格,焊接试件判为不及格;不合格时,重新修正热处理工艺;
耐压和泄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