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多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编辑于2024-04-08 11:34:50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1.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1)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常识,宗教,艺术,科学都含有世界观成分
摆脱[自发的、零散的和常识性的] 观点、看法,形成 [自觉的、系统化的] 世界观
(2) 世界观与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世界观从总体上规范和指导人的全部生活,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世界观(哲学)塑造、规范、指导人生观,同时,世界观根植于人的生活实践。
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深化了人对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人生观。
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 并具体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
求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之辨,探索你我他的人与社会之辨,反省知情意的人与自我之辨,追寻真善美的人与生活之辨,凝结成作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哲学范畴。
西方哲学:存在与非存在,一般与个别。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经验与超验
中国哲学:天人,内外,道器,理欲,义利,知行
(3)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史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运用这个根本观点去认识、评价、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总是以【个别一般、部分整体、原因结果、现象本质、内容形式、必然偶然、可能现实】等哲学范畴去解释对象,这些人类认识史的总结和沉淀,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阶梯”和“支撑点”
在人的价值追求和评价活动中,总会用【善恶、美丑、祸福、荣辱、利弊】等哲学观念去评价对象。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之于客观的过程,即把主观的【目的、愿望、理想】变成客观现实的活动。实践活动作为知行相统一的过程,始终蕴含着【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根本性的世界观问题。 力求“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改造世界。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本体论问题: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
认识论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一性问题,同一性问题。
近代哲学主要的问题:【客观世界与意识内容、意识内容与意识形式、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等一系列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 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3.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
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己任,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内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为门径,去构建生活的精神坐标和确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多以天/地,道/德,性/命,礼/义,体/用,理/气,知/行,人/己,仁/智,道/器,理/欲等为思考对象,又以其平衡、互补、融合为出发点和归宿。 追求崇高,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旨趣,也是坚韧不拔、始终如一的目标。 “天地,万物化为醇”“诚于中,形于外”“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中国哲学精神————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社会和谐的理想观。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体现了中华文明优秀文化,又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要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
中国哲学
1古希腊哲学——1“万物同一性”为内容的自然哲学,2希腊三贤,3晚期被基督教哲学取代
万物同一性
2中世纪哲学——一般和个别的问题,主要表现方式为唯名论与唯实论
上帝存在问题
3近代哲学——大陆唯理论,英国经验论,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笛卡尔、培根、斯宾诺莎、洛克、贝克莱、休谟、狄德罗、莱布尼茨、康德(人的认识何以可能)、黑格尔(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哲学体系)、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
思想客观性
4现代哲学——分析哲学/人文哲学,实证主义(孔德、密尔,斯宾塞)——唯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精神分析哲学(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现象学(胡塞尔)——存在主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解释学(迦达默尔,利科尔)——科学哲学(波普尔,库恩)
人的存在问题
哲学发展规律
人类的生存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哲学的发展; 人类观念(哲学/科学/艺术/宗教)把握世界诸方式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哲学发展; 哲学内部的派别斗争直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 哲学史,归根到底是理论形态的生产方式发展史、人类自身发展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1. 创立
1社会基础
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内部矛盾的逐渐暴露,以及人类历史从地域性向世界性转变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工人运动及缺乏理论指导
2科学前提
15-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数学,物理实验) 19世纪,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探讨劳动、分工的意义,但无法超出对【私有财产】的抽象、非历史的观点 2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梯叶里,米涅,基佐)——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 3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消灭私有财产制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3理论来源
1康德/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不仅能反映,而且能创造。谢林第一次把能动原则归结到客观唯心主义 2黑格尔——把思维/存在的统一理解为绝对精神,这个绝对者不仅是实体,也是主体。是一种能动的发展过程。提出矛盾___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黑格尔辩证法最具特色的东西——把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看作通过矛盾的对立及其克服而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3.费尔巴哈——思维/存在的统一的基础和主体建立在“人”之上。但抛弃了【合理内核】:主体的能动原则和否定的辩证法。
2. 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1【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其意识的现实的关系。 【自然观、历史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
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3. 传播和发展
列宁: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首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论述了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和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1.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1.2 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具体物质存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高度抽象。 1.3 物质是一种可感觉的存在。 1.4 物质概念建立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
2||| 运动、时间和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运动】是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 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相对静止有两种表现形式:1事物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具有质的稳定性,它的性质基本不变;2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3|||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是事物运动节律的体现。特点是一维性或者不可逆性。
4||| 【空间】是指事物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即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排列次序等。特点是三维性。
2、意识及其本质
【意识】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发展其决定性作用,它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语言是思维得以可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事件。
意识的内容,本质上,只能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知情意的统一、潜意识/显意识、对象意识/自我意识】
知【认知、知识】,情【情感、情绪、感受、评价】、意【信心、克制、毅力】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四、实践与世界
1、实践的本质与类型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界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本质 是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直接现实性指,实践是人自身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与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并创造出相应的产品。
2、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工具、语言符号--文字等】三者相互作用
实践过程基本环节
实践目的的确立——主体通过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客体结果的检验和评价
3、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自在世界、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人类社会】
五、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1、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论】特征——相关性、整体性、有序性
【发展】指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发展的方向性通过过程性体现出来。
【过程】事物的发生、发展、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转化,或者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2、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局部全局//部分整体
形式内容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方式。
现象本质
【本质】是决定客观事物具有各种表现的根据,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经验可以认识到的客观事物外部的特性和特征,是客观事物外在的、比较活动易变的方面。
偶然必然
【必然】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质或根据决定的、在变化中所具有的确定性联系。
【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非确定联系。
可能现实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事物或现象的当下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阶段或状态。
抽象的可能性——当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当下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有无实现自身所必需的条件
原因结果
主流支流
3、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联系和发展的统一集中体现在规律之中。
【规律】事物发展自身所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普遍联系。
自然规律、历史规律、思维规律
辩证法是一个规律体系。 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系列范畴——整体部分、形式内容、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偶然必然、可能现实等
六、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矛盾的普遍性】
空间上,处处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时间上,时时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 的矛盾
每一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每一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
每一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
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
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重点论
【根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性质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量变质变规律
【质】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度】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度两端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因为发展是由【辩证否定】所组成的链条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
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扬弃】
【扬弃】是指既克服、变革,又保留、继承。
道路是曲折的,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七、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1、历史与人的活动
2、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3、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产物与结果
个人活动往往产生相互冲突、相互交错的力量,融合为一个总平均数、总的合力,产生一个特定的历史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就是历史规律,即社会发展规律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生产力】就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力量、社会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实际能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
生产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劳动对象】是劳动对之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包括未加工的自然物和已加工的人工物。
【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核心是国家政权
【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
【生产关系】①静态上,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构成;②动态上,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九、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3、发展先进生产力
十、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2、个人的历史作用
3、群众的组织与作用的发挥
十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文化与社会意识
2、文化的社会功能
3、文化与民族精神
十二、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1、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的正确思想的产生是一个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
主观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2、认识的运动过程
1|||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客体的直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观性认识,以感觉经验 [感觉、知觉、表象] 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主体借助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对客体的内在本质、整体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认识,通常以思想观念、理论体系的形式存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 理性认识→→实践
条件
对于理论的现实需要
理论必须具体化
找到实现理论自身的主体性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3、认识的思维方法
【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具体;逻辑历史;】
十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2、真理的检验标准
3、真理的发展规律
十四、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的本质与形态
2、评价及其科学性
3、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价值具有客观性,“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个体性、多样性、变化性
价值往往是通过评价被揭示和把握的
【评价】【价值判断】人对事物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把握,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其大小所作的判断。
人的活动有两个尺度,①外在尺度,物的尺度,真理尺度;②内在尺度、人的尺度、价值尺度;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们的实践之中。
十五、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3、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