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把自己干过的好事(功劳)和做错的事(过),分两栏写上去。逐日登记。做的一件事是善的,就加上一分,做的一件事是恶的,就扣除一分
但凡想祈求立命(“立命”也就是改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下手。
孟子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当你不动念头时,处在没有任何思虑的状态下,什么是早夭,什么是长寿?那根本没有区别。这就是不存区别心。进一步推展,对于欠收和丰收,也不存区别心,这样才能立贫富之命(意思是可以求得富)。对于事业亨通和事业不顺,也不存有区别心,这样才能立贵贱之命。对早夭还是长寿,也不存有区别心,这样才能立生死之命。人生于世上,生死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这里只说夭寿,这也就包括了一切顺和不顺的事情都在里边。”
寿长寿短都不要苟且,修身来等着,这是人立自己的命的办法。
修身,就是去掉自己的过错和恶。俟,就是静心等待,不要存一毫惦记的心,不要存一毫逢迎的心。把这些心思,都斩绝。
现在明白了,立命就是人可以修身而改变命数,于是他的行为都变得慎重起来。因为功过格上每记录的一笔善事和恶事,都将影响自己的命数。这个道理就是,人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让天去对自己负责。这也就是命由我立,而不是信有天命地混。
处于这样一种状态:1.我做好事。2.同时,我不琢磨着这样是为了可以得到福报,我不去想。满足了1和2,我就一定能获得福报,我祈祷要改的命数,一定就会灵验。
云谷禅师说“无思无虑无念头”,也就是做好事又不存得善报的直接想法。也就是说,根本在于善的心,而不是善行。
这种笃信同时又要让自己不想,就等于说不要刻意为了追求“善有善报”而做善事。我平时做善事,但又不想这是为了“善有善报”的。
不抱功利心,只闷头做善事、正确的事,不计较一时一地得失,最终总会“灵验”,有好的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