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方园林史
这是一个西方园林史的思维导图,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古代及中世纪园林,对其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西方的园林史。
编辑于2021-08-02 22:22:34西方园林史
绪论
园林的基本概念:最早的园林来自宗教或文学作品,天堂或乐园看作是园林的雏形。
园林产生的原因:1.人类有了创造美的愿望 2.人类有了创造美的能力 3.生活环境远离大自然
园林的艺术特点:1.追忆和怀旧情感特点 2.遥不可及,想象胜于现实的特点
园林的艺术形式
规则式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西方传统的唯理主义哲学思想
园林的美学观点
自然本身是不完美的,自然的艺术美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
不同的园林自然观
不规则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经验主义哲学思想
自然本身是完美无缺的,自然美才是园林创作的最高目标
后期出现折中式园林
园林的自然观点
古罗马:西塞罗将自然分为原始的“第一自然”和经过人类耕作的“第二自然”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艺术被看作是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游憩服务而创造的“第三自然”
园林自然观的转变
圣经表明人们最早对大自然原始美的憧憬和崇拜之情
早期园林反映出西方人对自然美的朴素认识
古罗马人致力于将乡村景观理想化,表明人们对利用自然为人类生产和娱乐服务的渴望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成为人工与自然的过渡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将艺术美置于自然美之上,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炫耀
18世纪,启蒙主义者反对园林是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转而追求园林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19世纪,欧美兴起城市公园运动,致力于将自然风景理想化,并使其与城市相结合
古代及中世纪园林
古埃及园林p5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 产生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中下游地区辉煌, 前后延续了近三千年,并对后世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然背景
地理位置: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
地势条件:埃及全境大部分属于低高原,地形平缓,沙漠占国土面积96%以上
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西部沙漠地区
东部沙漠地区
西奈半岛地区
气候条件,: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气候炎热,日照强度很大
水资源条件
尼罗河全长约6670千米,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长河流
埃及的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
尼罗河年年都会定期泛滥
耕地条件:埃及的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的2.48%
导致他们崇拜水、树木
人文背景:在天文、历法、医学、几何学等方面,有巨大的成就
宗教信仰:居住的河谷与外界相隔绝
神学
天文历法:农业生产,对星神的崇拜。
为天狼星建造神殿
医学:“来世观”保存尸体
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等方面。
强化皇权等级观念,服务宗教精神
建筑:木材资源匮乏,石头储量丰富。
神殿建筑的布局与天文观测有直接联系
金字塔等陵墓建筑的布局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
园林类型
宅园:大多为开挖游乐性的水池,四周各种花草树木, 中间廊架亭台,借助水体和树木带来了湿润和阴凉, 形成相对宜人的小气候环境
宫苑:法老所拥有、与宅园相类似,规模和装饰物显示皇家权力和地位
圣苑:(圣林)神庙周围的大片林地
墓园:(灵园)规模不大,有水池、庭荫树等
园林特征
相地选址:在临近河流和水渠的地方
园林布局:相对统一的构图和整齐对称的形式。宅邸和入口塔门构成明显的中轴线,笔直的甬道布置在中央,园路和院墙的两边都种植椰枣,棕榈,无花果,刺槐等树木
造园要素:庭院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阴凉,植物的庇荫作用;湿润,引入水体
分隔要素:院墙,栅栏、格栅,行列树,水渠
植物:椰枣,棕榈,刺槐等庭荫树和石榴,无花果,葡萄等果树
影响因素:君主专制政体和宗教信仰
古巴比伦园林p18
地理位置:古巴比伦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
自然背景:湿润的气候,满目葱茏的农业地带
平原
人文背景
天文:对天象观测及其细致
建筑:缺乏石头和木料,建筑用料都是天然粘土,芦苇和灌木。发明了拱和拱化的半圆屋顶和圆屋顶的建筑系统
宗教:神学
文化: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早于埃及文化,在世界艺术史的启蒙阶段,扮演重要角色
园林类型
猎苑:利用天然林地经过人为加工改造形成的游乐场所
圣苑:在寺庙周围大量植树造林,与古埃及圣苑十分相似
宫苑(空中花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做法:首先负一层渗有大量沥青的芦苇,接着是两道用灰泥粘结的砖,第三层是一层铅土中的水因此就不会渗下来;另外,每一层退台的都在下层顶上有凉廊,可以接受阳光,他们后面还有为王室所用的各种房间,浪子终有一条到达顶部的通道,设置了引来充足河水供给园林的机械,外面则看不到。
机械灌溉
园林特征
相地选址
两河流域平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十分适合营造猎苑
屋顶花园是气候条件和工程技术发展的产物
园林布局
猎苑的布局多利用自然条件稍加改造,以自然森林为主
圣苑和宫苑的分布以规则的形式,体现人工的特性
造园要素:圣林,空中花园
古希腊园林p24
地理位置:包括欧洲大陆南部的希腊半岛 和地中海东部爱琴海一带的众多岛屿
自然背景
多山没有河流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
人文背景
采取城邦制,诞生了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欧洲出现最早的人类文明
文化艺术:西方文明摇篮
剧场最早出现在希腊
雕塑达到了最高水平
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美就是和谐
多神论
园林概况:阿多尼斯:花园里设有神龛,用于供奉祭拜神灵,常见的有象征丰产和植物死而复生之神阿多尼斯,并且祭祀阿多尼斯的仪式活动逐渐演变出建造在屋顶上的庭园形式
彩绘盆罐,种植花朵,放置在屋顶,最早的屋顶花园
园林类型
宫廷庭园:用绿篱围起来的大庭园,园中种满了梨,石榴,苹果,无花果,橄榄,葡萄等果木规则整齐的花园位于庭院的尽端
实用园
住宅庭园:又称柱廊园,屋顶庭园
公共园林
圣林:荷马时代的圣灵只是作为围墙的一部分,布置在祭坛的周围,后来带有神苑的性质
竞技场:战乱及宗教信仰要求国民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将劳动生产与体格锻炼相结合
哲学家的学园——文人园
园林的特征
美学,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影响园林的布局形式
奠定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丰富的文化和社交活动,使得园林类型多种多样
炎热的气候使得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比园林形式更加重要
浪漫
古罗马园林p32
地理位置:古罗马位于现今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区
自然背景
多山丘陵地区
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
人文背景
罗马人建立了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开始建造罗马城。成为与中国的汉朝屹立于东,西方的两大帝国
文化艺术
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传播
建筑与雕塑艺术发展迅速
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深远影响
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对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医学医药方面,盖伦发现动脉血液循环
园林概况:古罗马人在征服希腊之后,全盘接受了希腊文化,文化艺术有明显的希腊化倾向
园林类型
古罗马庄园
宫苑:哈德良山庄,哈德良皇帝堪称是文化和修养最高的统治者,
贵族庄园:托斯卡那庄园
宅园(柱廊园)
与希腊廊柱园不同,罗马宅园的中庭里往往有水池,水渠渠上架小桥,在柱廊的墙面上会有风景画,增强空间的透视效果
公共园林
竞技场:罗马人接受了希腊的竞技场外形,却没有竞技的目的
广场:罗马的公共建筑前都有集会广场,也是城市设计的产物,可以看做是后市城市广场的前身
弥补了罗马城市中公共园林的不足
浴场
剧场
园林特征
相地选址:庄园别墅依山而建,为以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奠定了基础
园林布局:花园是府邸和住宅在自然中的延续是户外的天堂。规则形式是秉承希腊园林传统的结果。
影响因素:将自然景物等用于人的修身养性,被赋予浓厚的宗教哲学和文学含义,柱廊的使用是在建筑物和自然物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台地是将人间与天国联系在一起
造园要素
植物水体
绿色雕塑或植物雕塑:将一些萌发力强,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修剪成篱,以后则将植物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文字图案,甚至一些复杂的牧羊人或动物形体
迷园:内部通道十分复杂,迷园成圆形方形六角或八边形等几何形,内有复杂的小径,往往以绿篱围合,迂回曲折,扑朔迷离。
雕塑成为园林中重要装饰,集中布置在花园中,形成花园博物馆
希腊文化的世俗化
中世纪西欧园林p46
自然背景
主要国家有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等
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水往陆地相互交织
人文背景
五世纪罗马帝国的瓦解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之前,这段历史约1000年,被称为黑暗时期
《圣经》成为批判一切思想文化的最高标准
君主制领主制和教会构成中世纪复杂的社会结构
历史背景
文化艺术:数字绝对化和神秘化
园林类型
寺院庭园
城堡庭园
实用性
园林特征
猎园:在高墙围绕的大片土地上植树造林,放养鹿,兔等飞禽走兽供贵族们狩猎取乐
结园: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或为几何图形或呈鸟兽,纹章等图样
开放型
封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