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德原则
医德原则:由医者职业决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医德准则和根本要求,是调整各种医疗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
编辑于2024-04-21 18:48:33医德原则:由医者职业决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医德准则和根本要求,是调整各种医疗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
第一节 医学伦理的指导原则
我国传统医学伦理的指导原则 志怀救济,普同一等 我国当代医学伦理的指导原则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医学人道主义原则(核心):医学人道主义:在医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维护病人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及理论。
(一)医学人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 提倡医生关心、同情、怜悯病人,为患者提供最大帮助 儒家:仁者爱人 墨家:兼爱互利 《黄帝内经》:医乃仁术 《希波克拉底誓言》:无论到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奴婢,我之唯一目的是为病家谋利益
2.封建社会的医学人道主义 代表人物:张仲景、孙思邈、陈实功等 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孙思邈:普救含灵之苦,对病人应普同一等
3.文艺复兴以后人道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人文主义时期 (2)人道主义时期 (3)人本主义时期
4.一般人道主义和医学人道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医学人道主义是一般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发展,二者都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价值、权利和人格 区别:(1)二者适用领域和范围不同:医学人道主义适用于 医学实践,一般人道主义适用于社会领域 (2)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医学人道主义随着医学职业的产生而产生,一般人道主义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背景中产生 (3)二者追求的目标不同(本质区别):医学人道主义追求的唯一目的是道德目标(普世伦理),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全人类性;而一般人道主义追求的主要是政治目标(政治伦理),具有阶级性、特殊性、民族性
(二)医学人道主义主要内容
1.贵人 (以人为贵):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格意志和权利,为医学伦理学确立了道德主体,奠定了理论根基。 儒 家:天地之间人为贵 《黄帝内经》: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2.尊生(尊重生命) 孙思邈:人命之重,有贵千金 《黄帝内经》: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费尔巴哈:生命是人最高的宝物、生命本身就是幸福
3. 爱人 关心、理解、热爱和帮助病人。 孔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
(一)服务是医业的根本属性 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医生职业存在的根据和本质特点,是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中最高要求和理想人格。 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医学道德的核心内容。
(二)服务内容及其推论 1.服务对象第一 2.精研医学,发展医学
公平公正原则
(一)何谓公正? 公正是给人应得,即行为对象应受的行为,是给人应得而不给人不应得的行为。
(二)公正观
1.平均主义公正观 “均贫富、等贵贱”、“杀尽不平方太平”、“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同富,要么共贫,它以和谐团结为价值取向,却压抑了强者的进取和开拓。
2.报复主义公正观 主张“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种公正观注重人格尊严,但易于滥加报复,造成更多更大的不公和伤害。
3.等级主义公正观 认为人生有命,富贵在天,应恪守尊卑等级,各安其分, 不准反抗,倾向于稳定安宁,却以牺牲广大被压迫阶级利益为代价。
4.功利主义公正观 主张论功行赏,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注重效率利益,忽视了弱者的人格尊严。
5.人道主义公正观 认为人生而平等,人人应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权利,肯定人的价值和幸福,有利于保护弱者。 人道主义公正观是医学伦理的最佳选择。
(三)正确对待平等
1.平等概念 平等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相同性;不平等是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差别。 相同性:所获得的利益之本身相同;所获得的利益来源相同。
2.平等具体原则 (1)平均主义平等观:注重终点和分配均等,漠视起点和机会的平等;有利社会稳定,但易造成吃大锅饭的局面。 (2)自由主义平等观:侧重权利、机会平等,主张人人有平等竞争的起点,默认终点的不平等;有利于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3)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既主张权利与机会的平等,主张有平等的竞争起点,又主张过程平等和分配平等,共同遵循游戏规则,反对两极分化
3. 医学伦理学的平等内涵 平等待医 平等待患
优化原则
(一)整体优化
1.将服务对象置于所处环境中综合考察 诊治病人要考虑其环境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诊治疾病要保护环境 诊治疾病要考虑病人生存环境
2.将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3.从整体的角度看待疾病和服务需求
(二)最大善果——积极优化 诸善择其大——最大善果:在若干非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中选择最大正值的医疗方案或措施的伦理价值取向在若干善果中取得最优的结果。 选择疗效最优、康复最快、痛苦最小、风险最小、副损伤最小、最经济方便的医疗方案。
(三)最小恶果——消极优化 诸恶择其小——最小恶果:在若干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中,全面权衡利弊得失之后,选择最小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所谓诸恶择其小。
第二节 医德基本原则 美国学者比彻姆、查尔斯生命伦理四原则: 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 我国修改为: 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
一、尊重原则 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伦理原则,它承认患者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对于具有自主性的患者,凡涉及其利益的医疗行为,都应事先获得患者的许可才能进行。 尊重的实现是保障患者根本权益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一)尊重患者的生命和生命质量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三)尊重患者的隐私 (四)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二、不伤害原则 在医疗领域中指医务人员在整个医疗行为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不伤害原则是底线原则,是对医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①有意伤害与无意伤害 ②可知伤害与不可知伤害 ③可控伤害与不可控伤害 ④责任伤害与非责任伤害
三、有利原则 把有利于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为其谋利益的 伦理原则。 不伤害是有利原则的起码要求和体现。 低层次——不伤害病人 高层次——为患者谋利益。
四、公正原则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第一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 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对应的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 ①基本健康权完全平等 ②非基本健康权合理差别
第二个正义原则:差别原则 社会与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诸项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 公正包含实质公正与程序公正 实质公正:注重公正的结果 程序公正:分配的原则和过程,注重过程、规则的公正 实质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的和基础,程序公正是实现实质公正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医德基本准则
一、医德基本准则概述: 医德基本准则是指构成医德规范体系主体部分的具体医德规范。 医德准则是医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补充,它是依据一定的医德理论和原则制定的,医务人员在具体、典型的医学情境中应该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是用以调整医学实践中各种具体人际关系、直接评价医学行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尺度。
二、医德基本准则析要 (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 (二)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三)平等待患,一视同仁 (四)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五)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六)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七)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八)举止稳重,言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