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全部内容,知识点全面清晰有条理,快来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24-04-22 18:46:24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位于大脑的后下方
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通路
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下丘脑
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脊髓
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
与脑相连,人的脑神经共12对
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
与脊髓相连,共31对
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人体兴奋时活动占优势
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副交感神经
人体安静时活动占优势
表现为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注意
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是一类传出神经,并非一根传出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树突
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轴突
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基本方式——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
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温馨提示
判断某种神经活动是否是反射活动要看两个要素
①要有适宜的刺激
②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活动一般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种类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
意义
适应多变的环境
举例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条件反射
生活过程中“学习”来的,后天性的反射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意义
适应多变的环境
举例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注意
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
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来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形式
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传导过程
传导特点
可以双向传导
要点
兴奋的传导方向
在神经纤维上(离体条件下)
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
正常反射活动中
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
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
类型
常见
其他突触类型
轴突—肌肉型
轴突—腺体型
传递过程图解
传递形式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传递特点
a.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b.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拓展
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
胞吐,利用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前膜回收。
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信息传导被阻断。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的通透性,Cl-进细胞,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
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刺激a点,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刺激b点(ab=bd),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语言功能
情绪
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与记忆
概念
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实质
动物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要想长久地记住信息,可以反复重复,并将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整合。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左右交叉、前后倒置)。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精细正比)
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脊髓、脑干等的共同调控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从而控制排尿
注意
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