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结构化学原子结构和性质
结构化学原子结构和性质概述,包含了量子数物理意义、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等。
这是一篇关于奥斯本检核表的思维导图,是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方法,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结构化学原子结构和性质
量子数物理意义
主量子数n
单电子原子能级公式
角量子数l
角动量平方算符
磁量子数m
Z方向上的分量算符
φnlm代表的状态其角动量在 Z方向上的分量Mz有确定值
自旋量子数s
电子自旋磁矩μ;电子自旋磁矩磁场方向分量μsz
总量子数j
总量子数j规定总角动量Mj
总磁量子数mj规定总角动量沿磁场方向分量Mjz
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φ-r图
φ-r
φ²-r图
径向分布图
原子轨道等值线图
1.电子云分布图
2.原子轨道网格线图
3.电子云界面图
4.原子轨道轮廓图
f轨道轮廓图
图示
轨道波函数
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和光谱项
激发态
原子受外来作用时,其电子吸收外界 能量后跃迁至较高能级后使原子达到 高能量状态
基态
原子最低能量状态
电子状态和原子能态
例子:原子角动量=电子角动量+ 原子自旋角动量
1.L-S耦合法:每电子轨道角动加和得到原子角动量后,将每电子自旋角动量加和得到原子自旋角动量,两者加和得到原子总角动量
2.j-j耦合法:优先计算电子总角动量,后对每电子总角动量合成为原子总角动量
3.L-S耦合法适用于M<40的原子,j-j耦合法适用于重原子
原子光谱项和原子能态相对应, 能态与原子量子数相对应
单电子原子光谱项和原子光谱
1.氢原子光谱项推引
2.氢原子(2p)¹→(1s)¹跃迁的光谱
电子跃迁满足一定选律
3.碱金属原子光谱
多电子原子光谱项
1.多电子原子光谱项推求
L
L→S
(1)非等价电子组态
至少一个量子数不同
(2)等价电子组态
受Pauli原理和费米子不可分辨性约束 光谱项和微观数目大大减少
2.多电子原子能级
Zeeman效应:原子置于磁场中时,每一光谱支项 进一步裂解为(2J+1)个不同微观能态
原子角动量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3.谱项能级高低判断
原子在同一组态时,S值最大者稳定
S值相同时,L值最大者稳定
一般的,L值,S值相同时
电子<半充满时:J值小,E低
电子>半充满时:J值大,E低
电子=半充满时:L=0,J=S,只有一个支项
原子光谱的应用
1.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
A=kcL
2.原子的X射线谱
3.X射线荧光分析
不破坏样品原态,用量少
除最轻几种元素外,固液相样品均可
谱线数目少,波长和原子序数关系简单
便捷快速,对不易分离元素探测更快
4.电子探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
元素周期表
周期
与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填充 最高量子数n相对应
能级层:K,L,M,N,O,P,Q
原子轨道:s,p,d,f,g,h
族
以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 为主对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分类
标准原子量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分区
s区,p区,d区,ds区,f区
原子结构参数
原子半径,原子核核电荷量,有效核电荷, 电离能,电子亲核能,电负性,化合价,电 子结合能等
原子电离能
基态原子(g)移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 正离子所需最低能量
1 稀有气体电离能总处于极大值,碱金属电离能处于极小值
2 除过渡元素金属,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基本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3 过渡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可以不规则地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4 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具有起伏性
电子亲和能
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变成 一价负离子放出的能量
电负性
Pauling标准电负性标度
Mulliken电负性标度
Allred-Rochow计算电负性标度
L.C.Allen光谱电负性标度
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周期性的影响
1 基态原子组态
第六周期元素6s电子相对论 稳定效应大,易从4dn5s1 变成5dn-16s2
2 (6s)²惰性电子对效应
6s能级下降幅度大于5s能级,是 出现6s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主要因素
3 金和汞性质差异
结构相似,但由于Au的6s轨道收缩, 能级显著下降且与5d轨道一起形成 最外层价电子轨道,具有了拟于卤素 的电子组态
4 金属熔点
6s轨道收缩,能级降低且与5d共同组成 6个价电子轨道,轨道与相同配位原子 价轨道相互叠加作用后各轨道参与成键
价电子<6,电子数增加,熔点增加; 价电子>6, 电子数增加,熔点降低
多电子原子结构
Schroödinger方程 及近似解
:方程式
Eφ=φ[-h²/8π²m*(Θ₁²+Θ₂²)-Ze²/4πε₁*(1/r₁ +1/r₂)+e²/4πε₁r12]
:Hamilton算符
Õ=-1/2∑Θ²₁-∑Z/ri+∑∑1/rij
体系能量
自洽场法
中心力场法
单电子原子轨道能和电子结合能
屏蔽效应
核外电子i收核电荷吸引力减小
钻穿效应
电子i避开其余电子屏蔽后 进入近核区收核电荷吸引力 增大
由单电子波函数和中心力场 近似模型得出的能量效应
屏蔽常数近似计算 单电子原子轨道能
估算屏蔽常数σ的方法
1.将电子以内外次序分组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等
2.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无屏蔽作用,σ=0
3.同组电子σ=0.35(1s组σ=0.30)
4.对s,p电子,相邻电子屏蔽常数为0.85, 对d,f电子,相邻电子屏蔽常数均为1.00
电子结合能
中性原子从原子轨道上电离出一个电子 且其余电子排布不变的负值电离能
电子互斥能
由原子中同号电荷的库仑排斥作用引出
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
Pauli原理:
一个原子中不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能量最低原理:
不违背Pauli原理的前提,电子优先填充能量 较低的原子轨道
Hund规则:
能量高低相等的轨道上,电子优先占据空轨道
原子极化
分子或基团中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位移
原子极化过程
相位可控光场和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
描述激发态布局概率在时域的量子衍射现象
波函数Cornu蜷线和 波函数虚数和实数随时间变化
阐明相位可控光场对波函数时域的演化, 原子极化,光场传输操控机理
原子极化相干
FWM光谱缀饰场产生Autlere-Townes分裂
分裂峰及缀饰场对FWM信号的抑制与增强
探测处受限系统的高激发态 原子特性和非线性光学器件设计
原子极化半径
多重散射X₁法
键长优化
计算部分分子电离能
优化电离能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
原子极化测量
器件:正六级磁铁
极化原子束及原子频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