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高中政治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历史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三课的内容,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1-08-03 11:02:18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小标题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基本国情
内忧
外患
结果: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半封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多重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小标题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北洋军阀和国民统治集团为代表
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
走半殖半封
失败
2,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
资产阶级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失败
3,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成功
小标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背景
中国-封-半殖半封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矛盾发烧变化
中国共产党确立执政地位的内部条件
背景
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产业工人,俄国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54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的领导力量
革命性
处于三重压迫之下,具有斗争精神
先进性
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团结性
其他政治力量的根本性的弱点
1,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2,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优势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
肩负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求
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对根本问题给出正确解答
“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贡献
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几千年封建专治-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结论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立的历史真理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小标题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为实现新-社的过渡并在社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
1949-1952 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
1953.12 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1956年底我国社改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这标志着社基制度在我国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
成就:在社建的初步实践中,从无到有,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意义: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标题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新时期(邓小平)
开启:1978.12中共11 3,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地位: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目的
生产力up,社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富-,中国强-,中华民族复兴
社制度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特社主
党建,党的先进性,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
社会生产力
社会发展活力
创造性
人民生活
综合国力
国际地位
小标题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内涵(联系《必一》)
历史脉络
奋斗目标
人民期待
历史使命
世界意义
新时代的意义(联系《必一》)
历史意义
站富强,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政治意义
科社在21世纪强大生命活力,举起中社主的伟大旗帜
世界意义
中社主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发展中-现代化的途径,给-有借鉴意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论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小标题 党的性质和宗旨
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利益问题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在任何时候,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不允许脱离群众,更不许凌驾于群众之上
小标题 党的执政理念
判断标准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根本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的根本力量
so: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理念(大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孩子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达到更高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要求
践行宗旨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牢记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坚持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基本路线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基本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
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五位一体(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国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小标题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内容
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习特
马克思主义
原因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方面
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
意义
之所以中共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毛
意义
马列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
内容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逐步形成了建设中特的路线,方针,政策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
主题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科学
主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习
主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特
当代意义
坚持习-,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的关系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小标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总:中共之所以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
小标题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含义
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原因
必要性
由中共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也是中共的先进性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党员好比党的肌体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健康,党的整个组织就坚不可摧。
重要性
so: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要求
总起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
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小标题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为什么要坚持)
从党的地位来看
中共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共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宪法规定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共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领导方式
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党的政治领导
含义
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要求
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思想领导
含义
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上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毛,邓,三个代表,科,习,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求
就是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习-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党的组织领导
含义
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要求
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结论(总要求):就是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小标题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现是什么)(要求)
(1)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2)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身体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是什么?(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质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只有...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小标题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原因
必要性(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so: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so: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选择,大题)
根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根本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五位一体+1-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根本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如何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小标题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
含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要求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民主执政
含义
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依法执政
含义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要求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具体: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体制,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三者联系
有机统一,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地位。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