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脏检查
诊断学,心脏检查,包含视诊、听诊、叩诊、触诊,本脑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5-02-22 19:51:56心脏检查。
位置
第2肋间隙~第5肋间隙
子主题
血液循环
心室收缩。
等容收缩器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
等容舒张期。
子主题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视诊
胸廓畸形
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生长发育完成前)
常见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间的局部隆起。
右心室肥大。(顺钟向转位。)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子主题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压力增高。
右心室流向左心室。(超过1/3发绀)
肺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局部隆起。(经常伴有收缩期搏动)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心尖搏动(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
正常情况
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内侧0.5~1厘米。
心尖搏动移位。
病理因素
子主题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心尖搏动增强。
高热、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代偿期。
心尖搏动减弱。
扩张型心肌病。
心包积液。
负性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部胸壁搏动内陷。
黏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厚所致的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
心前区搏动。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右心室持久的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厚。
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缺损。
剑突下搏动。
右心室收缩期搏动
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
腹主动脉搏动
腹主动脉瘤。
鉴别方法
子主题
深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加,留在腹主动脉里的血量减少。
心底部搏动
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搏动
肺动脉扩张。
肺动脉高压。
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搏动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血管检查
脉搏
脉率(60~100)
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
机制
周围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或存在血液分流反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
检查者紧握病人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过头部可明显感知桡动脉犹如水冲的急促而有力的脉搏冲击
奇脉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博血量减少所致。
心脏压塞,心包缩窄。
机制
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而影响右心排血量,右心室排入肺循环的血量相应减少。
肺循环受吸气时胸腔负压的影响,肺血管扩张导致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因而左心室排血也减少。
无脉
休克
大动脉炎
血压
子主题
低血压
低于90/60
周围血管征(脉压增大所致)
枪击音
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可闻及与心跳一致。急促如射枪的声音。
水冲脉
Duroziez双重杂音
偏振区放于骨动脉,并使体件开口方向稍偏向进行端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子主题
听诊
听诊区
二尖瓣区(M)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为心尖区。
肺动脉瓣区(P)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A)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第2听诊区。(A2)
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T)
在胸骨下端左缘,及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
听诊内容
心率
正常
60~100
呼吸正常
16~20
心动过速
成年人>100
子主题
婴幼儿>150
心律
体温升高1°
心率增加20
呼吸增加12
基础代谢提高13%
子主题
期前收缩(早搏)
子主题
心房颤动
子主题
心音
第一心音
二尖瓣,三尖瓣关闭
特点
子主题
第二心音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
特点
子主题
第三心音
快速充盈末期,血流冲击室壁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第四心音
心房收缩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改变
第一心音强度改变
子主题
高热、贫血、甲亢
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动过速(心室内压增加的速率,)
第二心音强度改变
子主题
心音性质改变
子主题
心音分裂
S1分裂
子主题
S2分裂
生理性分裂
子主题
通常分裂(右室射血时间延长,左室射血时间缩短)也受呼吸影响
子主题
固定分裂(不受呼吸影响)房间隔缺损
子主题
逆分裂(反常分裂)
子主题
常见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重度高血压,排血时间延长
子主题
额外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奔马律(同时常存在心率加快)
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奔马律)
病理性S3
鉴别
儿童和青少年
心率不快时S3与S2间隔短于S1与S2
左侧卧位及呼气末明显,坐位或立位时S3可消失
机制
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肌张力减低与顺应性减退
分类
左室奔马律
右室奔马律
舒张晚期(病理性S4)
子主题
机制
心室压力增高,顺应性减退。
心房为克服心室充盈阻力加强收缩
重叠型奔马律
快速性心率
房室传导时间延长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子主题
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
心包叩击音
子主题
肿瘤扑落音
子主题
收缩期额外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早期喀喇音)
机制
子主题
分类
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吸气时减弱。
回心血量增加,抵消一部分肺动脉压力。
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心脏杂音
定义
除了心音与额外心音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期发现的异常声音。
产生机制
血液由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旋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等使之震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分类
血流加速
瓣膜口狭窄
子主题
瓣膜关闭不全
子主题
异常血流通道
子主题
心腔结构异常
大血管瘤样扩张
血液在流经该血管瘤(动脉瘤)时会形成涡流而产生杂音。
特点与听诊要点
最响部位。
子主题
传导方向
子主题
心动周期中的时期(一般认为,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均为器质性杂音,而收缩期杂音则可能是器质性或功能性。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性质
子主题
子主题
强度与形态
子主题
子主题
杂音的形态
子主题
二尖瓣狭窄
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子主题
子主题
杂音的临床意义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的鉴别。
子主题
叩诊
浊音分类。
相对浊音界。
被肺覆盖
绝对浊音界。
不被遮盖的部分
叩诊顺序。
先左后右。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左侧。
由心尖搏动(如果心尖搏动不清楚,需从腋前线开始,从外向内叩诊)外2~3厘米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到第2肋间。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上),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左边界
第2肋处相当于肺动脉段
第三肋间为左心耳
第四五肋间为左心室
心腰
血管与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交界处向内凹陷。
右界
第2肋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第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浊音界改变
心浊音界增大
心浊音界向左增大
右心室轻度增大,只使心绝对浊音界增大心左界叩诊不增大。
右心室显著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因为心脏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故向左增大明显,但浊音界不向下扩大。
常见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左心室肥厚或增大,心腰加深近似直角,心界呈靴形,称为靴形心。(主动脉型心)
子主题
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腰部浊音界向左扩大
左心房显著增大,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使心腰部消失甚至膨出。
左心房及肺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更为膨出,心界如梨形,称为梨形心
常见疾病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型心)
向两侧扩大
左右心室肥厚或扩大时,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左下扩大,呈普大型,称普大心
常见疾病。
扩张性心肌病。
全心衰竭。
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多为相对性缩小,常因心脏被周围组织或病变覆盖所致。
常见疾病
阻塞性肺气肿
心包积气
左侧气胸
心浊音界位置异常
心浊音界向病侧移动
一侧胸膜粘连增厚,肺不张,肺组织纤维化
心浊音界,向健侧移动。
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心浊音界向上移位
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
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震颤(猫喘)
发生机制
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
确定部位及来源
子主题
子主题
心包摩擦感
定义
一种与胸膜摩擦感相似的心前区摩擦震动感
机制
心包膜发生炎症,渗出纤维蛋白,心脏搏动时摩擦产生
特点
部位
心前区或胸骨左缘3、4肋骨间
时相
收缩期、舒张期——双相
收缩期更容易触及,座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