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约瑟夫·布尔戈依据30余年的从业经验,总结了人们在抵御痛苦情绪时常用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他强调:心理防御是人生体验中不可避免的、必要的部分。
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
三种常见的心理困扰
信任与依赖他人的问题
如果在人生早期没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就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中信任和依赖他人的能力
管理自己情绪的问题
如果照料者无法提供我们需要的情感支持,我们将始终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被情绪左右
终生的羞耻感和低自尊的问题
如果早期环境无法提供个体价值观与重视,我们就会陷入终生的羞耻感和低自尊的问题
十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
避开并远离某些事物,并将其排除到意识之外
压抑有无意识的敌意、被动攻击、口误等表现
否认
指的是对自己的觉知的否认,当事实与我们的意愿冲突或者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时,我们选择竭力否认,回避自己的真实情绪
置换
迁怒于人,将自己因某人或某件事产生的不良情绪转移并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反向形成
口是心非,将自己心中产生的不可接受的感受或冲动变成完全与之相反的感受或冲动
分裂
将事情置于非黑即白的两个极端,以此“消除”其复杂性,规避面对复杂事物时产生的压力与困惑
理想化
把普通的事物或人抬高到完美的地位上,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期待,而理想形象的幻灭会让人陷入更大的绝望
投射
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别人,让别人替我们承担这些感受
在生活中长期使用投射,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整体性格
控制
为了减轻内心痛苦的无助感,尽一切可能控制无法预测的环境
控制能帮我们管理无法忍受的情绪,但当它变得太极端或太根深蒂固时,就会制造一系列全新的问题
“思考”
人们通过为自己的行为借口(合理化)或用无情绪的理智来排斥所有的不安情绪,来远离丑陋的真相或掩盖痛苦的现实
羞耻防御
不堪忍受内在缺陷,试图当众表现优越和完美
深陷羞耻感困扰的人通常会依赖自恋、指责与轻蔑来逃避羞耻感带来的痛苦
解除无益的心理防御
承认心理防御的存在,接纳自己不可避免的情绪,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观察防御的运作,对心理防御保持警惕,尽量不使用这些防御,才能动摇其控制
进行正念练习,让注意力回到呼吸上,与思维语言分离,让这些思维安静下来
心理防御不会彻底消失,理解并意识到防御的存在,调整自我心态,可以降低防御对心理的影响,与防御同在,但不被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