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班杜拉提出的重要理论
这是班杜拉提出的重要理论的思维导图,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细致全面。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
2023年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考虑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风险,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满足时间间隔要求后,无需等待特定疫苗,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本导图根据病理学的章节内容,归纳整理了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包括大体和镜下的相关知识要点,为医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指导指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班杜拉提出的重要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研究人的行为
交互决定观:环境、行为与人体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
人类行为分析: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
直接经验的学习(参与性学习)
间接经验的学习(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
即个体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进行的学习,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分阶段
注意阶段:注意和知觉
保持阶段:在情境中了解,所观察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形式表征
复制阶段:动作再现
动机阶段: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行为而受到激励,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动机阶段的强化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榜样受强化而强化,情绪唤起
自我强化:社会传递行为标准,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
实验:攻击玩偶行为实验
对象:儿童,较少的社会条件反射
内容:分别目击攻击性行为(1)和非攻击性行为(2),以及设置没有观察榜样的孩子(0),再处于新环境中观察是否模仿
假设
目击攻击性行为,试图模仿和实施类似的攻击性行为且与(1)(0)大为不同
目击非攻击性行为,不仅少于(1)且少于(0)
儿童将更乐于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因为儿童通常更认同同性的成人与家长
由于攻击性行为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特征,男孩们将更乐于展示攻击性行为,尤其是富于攻击性的男性榜样的男孩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包括两个成分,即成果期望和效能期望
结果期望: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
效能期望: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
功能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性
影响我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个人对自我效能所具有的信心,其强度会决定他是否愿意面对困难的情境
自认为没有能力处理,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行为
判断自己有能力处理,就会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
影响因素
直接经验(个人的成败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情绪唤起
情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