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空前解剖生理学-肌
位于颅颌面颈部的肌群,包括浅层的表情肌,深部的咀嚼肌,颈部肌,以及舌、腭、咽、喉肌
编辑于2024-05-13 09:30:48肌
起自颅底止于皮下 薄,收缩力弱,多在上颌 参与表情和口腔功能 位于自然裂孔周围 环形排列和放射性排列
表情肌
颅顶肌群
枕额肌
额腹
枕腹
唇颊部肌群
唇部肌上组
笑肌
起自:腮腺咬肌筋膜 止于:上唇和口角的皮下 作用:牵拉口角向后外上,显示微笑面容
颧大肌
起自:颧骨的颧颞缝前部 止于:口角的皮肤和黏膜 作用:大笑时牵拉口角向外上
颧小肌
起自:颧骨的颧颌缝的后方 止于:口角内侧和上唇外侧皮下 作用:提上唇,暴露上颌牙齿,上提和加深鼻唇沟
提上唇肌(上唇方肌)
起自:内侧部:上颌骨额突下部,平梨状孔上缘附近 外侧部:眶下缘至眶下孔之间的部分 止于:上唇、鼻翼、鼻唇沟附近的皮肤 作用:提上唇、鼻孔开大、加深鼻唇沟
提上唇鼻翼肌
起自:上颌骨额突和眶下缘 止于:内侧束:鼻大翼软骨和周围皮下 外侧束:延伸至上唇外侧部,并与提上唇肌和口轮匝肌共同参与构成口轮匝肌 作用:牵拉鼻翼向上
提口角肌(尖牙肌)
起自:上颌骨尖牙窝 止于:口角的皮下 作用:牵拉口角向上,在微笑时显露牙齿,改变鼻唇沟的形状和深度
唇部肌下组
降口角肌(三角肌)
起自:起自下颌骨的外斜线 止于:一部分止于口角皮肤,另一部分止于提口角肌,还有移行至口轮匝肌 作用:收缩口角下垂,表达悲伤难过不满愤怒的表情
降下唇肌(下唇方肌)
起自:下颌骨颏孔到颏结节的外斜线 止于:下唇颏部的皮肤与黏膜 作用:下唇下降,轻度外翻,可表达讽刺、悲痛、忧郁、惊讶的表情
颏肌(颏提肌)
起自:下颌骨侧切牙和中切牙根尖处的牙槽突骨面 止于:颏部皮下 作用:颏肌收缩可提下唇、颏部皮肤及颏颊沟,使颏部皮肤产生皱纹;前伸并外翻下唇表达怀疑,轻蔑的表情
唇部环形肌组
口轮匝肌
位于口裂周围,为椭圆形的环形扁肌
浅层:口轮匝肌固有纤维 中层: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提上唇鼻翼肌,颧大肌,颧小肌 深层:颊肌唇部纤维
作用:闭唇,封闭口腔,做努嘴吹口哨等动作,参与吸吮、进食、咀嚼、发音
颊肌
起自:上下颌骨的第三磨牙的牙槽突外面和翼突下颌缝
止于:口角
上纤维连下唇,下纤维连上唇,最上和最下的纤维平行排列
作用:将口角向后牵拉,使颊部紧贴牙和牙龈,有助于吸吮和咀嚼; 与舌共同协作,使食物在上下颌牙列之间磨碎,与口轮匝肌有协同作用,能作吸吮和吹奏等动作
咀嚼肌
狭义: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广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舌骨上肌群(二腹肌、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
颞肌
位于颞窝部皮下,颞深筋膜的深面,为扇形的扁肌
前部:纤维垂直向下 中部:纤维向前下 后部:纤维水平向前 三部纤维逐渐集中向下聚拢穿过颧弓深面,移形于喙突内侧面、尖部、前缘、后缘 以及下颌支的前缘和第三磨牙的远中
作用:提下颌、后退运动、侧方运动
咬肌
浅层(最大)起点:颧骨上颌突和颧弓下缘前2/3 浅层止点:咬肌粗隆和下颌支的后外侧部 中层起点:颧弓前2/3的深面和后1/3的下缘 中层止点:下颌支中部 深层起点:颧弓深面 深层止点:下颌支上部和喙突
作用:提下颌、侧方运动、前伸运动
翼内肌
翼内浅头腭结节,翼内深头内心腭,翼内深浅有锥突
浅头
起自上颌结节和腭骨锥突
深头
起自翼外板的内侧面和腭骨锥突
两者都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和翼肌粗隆
功能:提下颌,前伸运动,侧方运动
翼外肌
翼外上头捏蝴蝶 翼外下头在板外
唯一的抬头肌
上头
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
下头
起自翼外板的外侧面
止于
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和关节盘和关节囊
上头作用:稳定关节盘 下头作用:牵拉下颌向前下
牵引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下,因此双侧收缩可使下颌向前、向下运动, 单侧收缩可使下颌向对侧运动
口颌系统肌链
水平肌链
与舌肌是拮抗肌
有一组水平排列的肌呈环形连接所构成
肌链前端为口轮匝肌,两侧是颊肌,咽上缩肌
垂直肌链
由一组垂直排列的肌从上向下呈纵行排列连接所构成
上半部分: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 作用收缩上提软腭
下半部分:舌腭肌、腭咽肌 作用:收缩下降软腭
姿势肌链
连接头颈部多组肌群构成
帽状腱膜、颞肌、咬肌、下颌骨、舌骨上下肌群
临床意义
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使水平肌链前端断裂,破坏了其与舌肌之间的肌力平衡
巨舌症患者:改变了舌与水平肌链的平衡关系,颌力方向由内向外,可造成前牙牙合和下颌前突
斜颈:破坏了姿势肌链,影响了下颌骨上颌骨和颧骨的发育,造成颜面部不对称畸形
驼背者:头处于前屈位,但为了保持眼的直视,反射性的使头向背屈,加大了颈屈
颈部肌
颈浅肌群
颈阔肌
位于:颈前外侧皮下
作用:协助下颌,使皮肤出现斜形皱纹(受面神经颈支支配)
胸锁乳突肌
作用:维持头的端正姿势,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面,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上端固定可以屈颈 下端固定可提胸廓助呼吸
受副神经和2、3的颈神经前支的支配
颈深肌群
舌骨上、下肌群
舌骨上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
主要作用为降下颌
二腹肌
前腹
起自:下颌骨二腹肌窝,止于:中间腱
后腹
起自:颞骨乳突切迹,止于:中间腱
中间腱
舌骨体和舌骨大角的交界处
作用:下颌骨固定时,二腹肌将舌骨上提 舌骨被固定时,可下降下颌骨
下颌舌骨肌
构成肌性与功能性口底
起自:下颌骨内斜线的全程,止于:舌骨前下部
作用:上提口底,向上牵拉舌骨,降下颌
颏舌骨肌
起自:下颌骨的下颏棘 。止于:舌骨体的前上部
作用:当下颌骨固定时可将舌骨向前上牵拉 当舌骨被固定时可将下颌骨下降
茎突舌骨肌
起自:颞骨茎突。止于:舌骨大角和舌骨体交界处
作用:将舌骨向后上牵拉
舌骨下肌群(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上腹
起自:中间腱。止于:舌骨体的外侧部下缘
下腹
起自:肩胛骨上缘和肩胛横韧带。止于:中间腱
胸骨舌骨肌
起自: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的后面。止于:舌骨体内侧部下缘
胸骨甲状肌
起自:胸骨柄后面的第一肋软骨。止于:甲状软骨斜线
甲状舌骨肌
起自:甲状软骨斜线。止于:舌骨体的外侧部的舌骨大角
共同作用:下降舌骨和喉
腭咽部肌
腭帆张肌
唯一一块没有腭咽闭合的腭咽部肌
主要作用:拉紧软腭,尤其是软腭前部,将咽鼓管的外侧壁向外下方牵引,使咽鼓管扩大, 该肌收缩可下压软腭前部,助腭咽闭合。
腭帆提肌
该肌是完成腭咽闭合最重要的肌肉
主要作用:上提软腭,缩窄咽鼓管管腔及咽口,
腭舌肌
上提舌根,下降腭帆,紧张腭舌弓,是两侧的腭舌弓靠近,缩小咽峡
腭咽肌
可协助上提咽和喉
缩小咽峡,吞咽时将腭帆向后下方牵拉,使游离缘和咽后壁靠近,将口腔和鼻腔分开,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腭垂肌
可行使腭咽闭合
腭垂肌受三叉神经支配的 其他的受副神经的颅根经迷走神经咽支支配
舌肌
肌纤维起止点均在舌内者称“舌内肌”
舌上纵肌和舌下纵肌
同时收缩可以使舌体变短
舌横肌
收缩可使舌横径变短,舌体变厚,变长
舌垂直肌
收缩时可使舌体变薄变宽
起自舌体或某些部位止于舌内者称“舌外肌”
颏舌肌
双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前
单侧收缩使舌尖偏向患侧(对侧)
舌骨舌肌
起自舌骨体侧部的前面和舌骨大角的全长,行向前上方,经茎突舌骨肌的内侧与下纵肌的外侧之间进入舌侧部
茎突舌肌
起自茎突的三块肌肉最小最短的一块,起自茎突前及外侧面,肌末端纤维分纵行斜行两部分 前者沿舌侧缘下面向前,在舌骨舌肌的前方加入下纵肌;后者与舌骨舌肌纤维交叉汇入该肌
腭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