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专业考研提纲,考研必备资料,知识点全面且详细,复习,预习使用,提高学习效率,收藏下来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4-05-14 21:58:08«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一、地形
风景园林
地球的表面以及它所有的自然资源
地形对其他涉及室外空间的布置和设计产生的影响
1.美学特征
平坦地区
视觉连续性和统一性
丘陵,山地
分离感和孤立感;山谷低点—虚,山脊高点—实
2.地形空间感
平坦起伏的缓地形
视觉上开阔,缺乏空间控制,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轻松感
3.用地形控制视线
4.利用地形排水
灌木地带:保持10%最大坡度
草坪地带:不小于1%和坡度
地面越陡,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
地面太陡,易引起水土流失
5.利用地形创造小气候
地形影响
光照
风向
降雨量
6.地形的实用功能
地形的表现方法
等高线 表示法
比例尺1:100~1000,等高差1m或0.5m
比例尺1:5000~30000,等高差5m,10m,15m
基本原则
1.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
2.设计等高线用实线
3.各自闭合,绝无尽头
4.等高线绝不会交叉
5.除了表示固有的桥梁或某一悬挑物,不相互交叉
改造要求
1.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
2.地形改造后的原址应适应建造要求
3.创造具有美学价值,悦人眼目的地平线
高程点 表示法
海蓑线 表示法
明暗与色彩 表示法
模型 表示法
计算机绘图 表示法
比例法
用来表示斜坡的斜坡率
水平距离:垂直高度=边坡率
比例
2:1
不受冲蚀的最大绝对斜坡,必须种植地被或其他
3:1
大多数草坪和种植区的最大坡度
4:1
可用剪草机进行养护的最大坡度
百分比法
用来表示斜坡的斜坡率
上升高÷水平走向距离=百分比
一个斜坡在水平距离为50ft内上升ft那么其坡度百分比为20% 10÷50=0.20或20%
百分比
0~3%
过于平坦,排水差,不适合室外空间利用和开发
1~3%
比较理想,楼房停车场,运动场等等。
1%
草坪、草地
2%
草坪、运动场、平台、庭院
3%
5~10%
适合多种形式的工地,10%最大限度
10~15%
起伏形斜坡:高处视野开阔
>15%
陡峭而不适用于土地利用
地形的类型
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
开阔空间,暴露
水平地形
中性,宁静,悦目
设计关注点
适宜开展公共性的活动
注意背景作用
水平形状的协调和垂直形状的对比
大规模的建筑停车场,娱乐场地等等。
合理解决排水问题0%到5%
功能
提供站立,聚会,坐卧休息,限制视野产生虚实对比,可做背景
凸地形
动态感,进行感,权力和荣耀
设计关注点
通过布设元素凸现焦点特征
建筑场所适合的选择,南向和东南向是理想场所。
水经处理易动
表现形式
土丘
丘陵
山峦
小山峰
功能
限制空间,成为景观焦点,调节小气候,最佳视野观景点
山脊
导向性和动势感,具备外向的视野,易于排水
设计关注点
脊地的终点景观的视线效果最佳,理想的建筑点。
山脊是大小的道路的理想场所
建筑线形布局,长而不宽与环境相融,减少土方挖填量。
功能
引导视线,控制流动要素,分隔环境(空间,水)
凹地形
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躲避掠过空间上部的狂风,凹地形好似一个太阳取暖器。
凹地形自身是一个排水区,也是一个永久性的湖泊水池,暴雨之后,暂时用来蓄水的蓄水池。
功能
内倾性——露天剧场,宜人小气候(温暖,少风沙,潮湿),蓄水
谷地
设计关注点
谷地较高生态敏感性的区域
山脊与谷地相比较,山脊更适合开发建设
建设在谷地边缘进行
建设应线形排列
功能
作农作物区——土壤肥沃,开发谷底注意高于洪泛区域
地形的实用功能
1、分隔空间
影响空间感因素
空间的底面范围
可使用范围
封闭斜坡的坡度
斜坡越陡,空间的轮廓越显著
地平轮廓线
代表地形可视高度与天空之间的边缘
大于45度,完全封闭, 小于18度,封闭感消失。
2.控制视线
建立空间序列,他们交替的展现和屏蔽目标或景物。
将地形改造成土堆的形式,以此来屏蔽不悦物体或景观。
引导视线“强调”特定领域
3.地形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4.改善小气候
光照:朝南坡向,收集阳光
风向:土壤堆积阻碍冬季风,引导夏季风
降雨量:大的地形可以通过控制气流影响云的位置聚集可以形成降雨
5.解决排水问题
6.美学功能
等高线是较圆滑的曲线
山顶部和边都成圆滑的连接
二、植物材料
概要
植物的特点
具有生命能生长
需要一系列特定的环境条件,供其生存与健壮成长。
土壤肥力,土壤排水,光照,风力,温度等因素。
植物的功能作用
构成室外空间, 遮挡不利景观的物体,护坡, 在景观中导向, 统一建筑物的景观效果及调节光照和风速
解决环境问题,如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温,为鸟兽提供巢穴
观赏功能,即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而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
植物的建造功能
构成空间
空间感: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
植物影响空间感的方式
平面:树干的大小疏密以及种植形式
垂直面: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支的高度
围合植物的高矮大小、株距、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
基本空间类型
开敞空间
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特点: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密性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之下
半开敞空间
与开敞空间相似,不过开敞程度较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一面需要隐密性,另一侧又需要景观的居民住宅环境中。
覆盖空间
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因素构成一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
特点:凉爽
完全封闭空间
与覆盖空间相似,这类空间的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
特点:黑暗、无方向性、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森林)
垂直空间
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尽可能用圆锥形植物,越高空间越大,而树冠则越来越小。
植物能改变由建筑物所构成的空间
构成室外空间
分割次空间
围合空间
连接空间
障景作用
1.慎重种植植物屏障,有选择的屏障视线 2.允许在植物屏障内自由穿行
控制私密性
1.围合并分割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封闭了所有出入空间的视线 2.杜绝任何在封闭空间内的自由穿行
植物高度
高于两米
私密性最强
齐胸高
人坐于地上,具有完全的私密感。
齐腰高
不能提供私密性
植物的观赏特征
春花、夏叶、秋色、冬枝
大小 首要观赏特性
大中型乔木
类型
大乔木
大于12米
中乔木
9米~12米
适用场地:适用于空旷地或广场,小的庭院设计中慎用。
建造功能
充当视线焦点
在顶平面和垂直面上封闭空间
树冠最佳离地高度:3~4.5米
提供阴凉
林荫处气温比空旷地气温低4.5度
大中乔木应种植在空间或楼房建筑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
环境功能
影响空气质量
防止水土流失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小乔木和装饰植物
高度
最大高度为4.5~6米
适用场地: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或要求较精细的地方。
限制空间
垂直面
完全封闭空间
树冠低于视平线
空间有较大深远感
视线能透过树干和枝叶
顶平面
形成室外空间的天花板
亲切
极底的树冠
防止人们穿行
高灌木
高度
最大高度为3~4.5米
设计功能
围合空间
四面封闭、顶部开场
屏障视线
取代僵硬的围墙和栅栏,建立绿色屏障
私密控制
注意选择和配置
对比突出
低矮灌木的衬托下,高灌木形成构图焦点
以高灌木作为背景,突出前方的雕塑或较低矮的花灌木
中灌木
高度
1~2m
设计功能
同矮小灌木 (除围合空间范围)
视线过渡
作为高灌木或小乔木与矮小灌木之间过度
矮小灌木
高度
最高仅1m,高于30cm
设计功能
限制或分隔空间(暗示)
种植在人行道或小路两旁
垂直连接
视觉联系
附属因素
较大群体的场地合理种植
地被植物 “边缘种植”
高度
所有低矮、爬蔓的植物,其高度不超过15~30cm
设计功能
暗示空间边缘
围合空间
衬托主题
地被植物的面积需大得足以消除邻近因素的视线干扰
统一整体
实用功能
代替草皮
节约养护成本
稳定土壤
形态
植物外形基本类型
纺锤形
树种
柏木,塔柏
功能
引导视线向上的方式,突出空间的垂直面
容易惹人注目,谨慎使用
圆柱形
树种
红豆杉
功能
同纺锤形
水平展开形
树种
二乔玉兰
功能
使设计构图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
引导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
重复的灵活运用,效果更佳
布置于平矮建筑旁有利于延伸建筑物的轮廓,使其融汇周围环境之中
圆球形
树种
桂花,榕树
功能
引导视线方面既无方向性也无倾向性
可随便使用
外形圆柔温和
尖塔形
树种
雪松,南洋杉
功能
总体轮廓分明、特殊
可作为视觉景观重点
与尖塔形的建筑物或高耸的山巅相呼应
这类植物在无山峰的平地不太适合,应谨慎使用
垂枝型
树种
龙爪槐,垂直梅,垂柳
功能
将视线引向地面
垂直植物可种于水湾岸边或地面的高处
特殊型
树种
棱游梅
功能
适合作为孤植树
视觉焦点
色彩
季节
在设计时,一般应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色彩
深浅颜色
深绿色
特征
恬静、安详,大面积使用有阴森沉闷感
视觉
缩短观赏者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
深色植物居多,使人感到空间比实际窄小
浅绿色
特征
明亮、轻快感、欢欣、愉快和兴奋感
视觉
拉长观赏者与被关景物之间的距离
深色植物可作为淡色或鲜艳色彩材料的背景
绿色作为基调色,放在中间
树叶类型
落叶型:秋天落叶,春天再生新叶
突出强调季节变化, 通过阳光有光影的闪烁效果, 落叶后枝干球形独特
针叶常绿型:叶片场面不落,叶色颜色较深形成郁闷沉思的气氛,多群植
可做背景,可构成永恒环境
常绿落叶型:春天花色俱佳,
质地
植物的质地类型
粗壮型 (粗质地)
定义:通常由大叶片、浓密而粗壮的枝干、以及松疏的生长习性而形成
树种:梧桐树,二乔玉兰
特征
观赏价值高,泼辣而有挑逗性,空旷,疏松,模糊
设计关注点
使用时应小心适度,以免喧宾夺主
一般用于自然式园林
缩短观赏者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
使得户外空间显得小于实际面积
中粗型 (中质地)
定义
指那些具有中等大小叶片,枝干,以及具有适度密度的植物
树种:占绝大多数植物
设计关注点
充当粗壮型和细小型植物之间的过渡成分
统一整体
细小型 (细质地)
定义
细质地植物长有许多小叶片和微小脆弱的小枝,以及具有整齐,密集的特性
特征
柔软纤细,不醒目,优雅,细腻,整齐,清晰,规则
设计关注点
拉长观赏者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
适用于紧凑狭小的空间中
植物的美学功能
1.完善作用
2.统一作用
3.强调作用
4.识别作用
5.软化作用
6.框景作用
植物设计程序与原理
植物种植方式
1.孤植
体型高大
银杏,悬铃木,国槐
轮廓清晰,姿态优美
雪松,南洋杉,垂柳,合欢
花开繁茂
凤凰木,木棉,棉花,木兰,碧桃,山楂,紫薇
浓郁芳香
白兰,桂花,梅花
叶形/叶色奇特
乌桕,枫香,黄栌,无患子,银杏,紫叶李
2.对植
配景
规则式绝对对称
自然式不对称均衡
3.丛植
要求:一定植物的桥灌草配合
配比
三株 2A1B 忌等边三角形&直线
四株 2A2B 忌等边四边形
4.群植
规模
20-30株乔灌木
要求
树群长度<60m,长宽比不大于3:1
符合季相变化:春花秋实,夏茂冬绿
东、南、西面 阳性树种 北面 阴性树种 林下 阴生花卉
5.带植
要求:带状形式种植乔灌草
设计功能
屏障视线
分隔空间
防风防尘
分隔空间
6.林植(森林景观)
密林
郁闭度70-100%
疏林
郁闭度40-60%
7.篱植
类型:绿篱,高篱,中篱,矮篱,常绿篱,花篱,观果篱,刺篱
植物:蔷薇,火棘
三、建筑物
建筑群体和空间限制
视距与建筑物高之比
比例
1:1(视角为45°)
全封闭状态
2:1
半封闭状态
3:1
封闭感最小
4:1
封闭感完全消失
总结
比例值在1~3之间,最具私密性,最理想
比例值在3~6之间,最具开敞性
平面布局
负空间
无封闭感或焦点的空间
亲密空间
水平距离相距24m的建筑物构成的空间
建筑物特征
建筑物立面
质地
材质:粗糙,灰暗不细腻
特征:冷漠,粗糙,难以亲近
色彩
材质:明快,精致,细腻,人情味
特征:精细,悦目,亲切友善
细部特征
材料:精致,纤细
特征:轻松,明快
建筑群体和空间类型
中心开场空间
特征:自聚性&内向性
设计关注点
“风车形”或者“旋转形”的布局使视线和游人到此空间变停止了,具有强烈的封闭感
增加空间的“空旷度”
空间的中心部分必须任其空旷,任何树木或其他景物必须布置在空间的边缘
在中心开场空间形成一个凹面地形,使空间更明显
定向开放空间
特征:极强的方向性
设计关注点
必须时刻保持空间的方向性
注意避免空间开放边的比例过大
既要适当的使用足够的环状建筑物面,又要使视线能触及空间外部的景色
直线型空间
特征
长条,狭窄状,在一端或两端均有开口
一般比较笔直,在拐角处无弯曲状,而且也不会在此消失
该空间的焦点集中在空间的任何一端
设计关注点
加强空间的中心点,消除空间沿线具有破坏性的景物
将人们的注意力影像重要的地面标志上
雕塑艺术品或特色建筑物上
组合线型空间
特征
视线和焦点随人们的移动而不停的变化
建筑群体的设计原则
建筑实体关系
相互间呈90°
使建筑实体彼此之间相错位,一些建筑物向前,而一些后退,则布局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相互间不呈90°
在布局中小心地使建筑物相互之间不成90度的夹角
单元的接触面
不希望建筑间只是角对角
希望建筑间是重叠的
主体高建筑
不希望主体高建筑安置在布局的一边
希望主体高建筑在布局的中部
单体建筑物的定位
安置孤立特殊建筑物的两种基本方法
1.将该单体建筑当做受其周围环境衬托的、纯洁的雕塑品来对待
视觉焦点
2.将该单体建筑物当做与其周围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的因素来对待
建筑物与四周景物拥有相同的特色与材料,二者融为一体
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地形
影响:观赏,功能,排水
建筑平面平行于等高线,使挖填土方量为最少, 建筑平面垂直于等高线,其挖填土方量为最大
植物材料
植物和建筑物的两种配合情形
1.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物与环境中原有的植物相结合
2.利用种植植物而使建筑物与环境协调
建筑物的设计
功能
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内部作用,英语其在环境中的外部功能相一致。(庭院、草坪、花园)
空间
最大限度的增加窗户面积,能增强建筑物内外部的连续性
过渡空间
一种连接建筑物与其环境的方式,就是在建筑物入口处设置一过渡空间
方法
通过植物、围墙、土丘以及独特的铺装形式
延长建筑物的上层楼板,使之覆盖住底层入口处
关键因素
阶梯
台阶切忌设置在建筑物门口,不安全
设置在,与建筑物有一定距离的外部,或一定距离的内部。
围墙
形式
挡土墙、独立式围墙
作用
消除建筑物末端与环境史端之间的分界感
在整个环境中重现建筑物立面材料
铺地材料
线条、轮廓、形状、材料、面积
四、铺装
铺装材料
特点
硬质的,无韧性的表层材料
价格相对昂贵
概念
指具有任何硬质的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铺装”材料是唯一硬质结构要素
铺装材料的功能作用和构图作用
提供高频率的使用
阻止光秃土地的冲蚀和尘土
导游作用
提供方向性
线性分段铺设(小道)
平滑弯曲
轻松悠闲
直角转折
严肃拘谨
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
快速行走
道路较狭窄
铺装平坦光滑
慢速行走
道路较宽广
铺装粗糙难行
铺装汀步,宽窄变化
紧张,松弛
提供休息的场所
特点:面积较大、无方向性和稳定性
设计场所:停留点、休息地、景观交汇中心空间
表示地面的用途
区别地面使用功能
铺装材料的构图作用
对空间比例的影响
铺贴形状的大小和间距等,影响铺面的视觉比例
大——形式舒朗
小——形式密集娇小
在原铺砖中加入第二类铺装材料,将整个空间分割较小,形成更容易被感受的副空间
统一作用
背景作用
特点:简单朴素
作为这些因素的中性背景
建筑、雕塑、盆栽植物、陈列物、休息椅
构成空间个性
创造视觉趣味
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
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
视觉和功能的统一
注意构成吸引视线的形式
与周边要素相互协调作用
从透视的角度来研究铺装形式
在相接的两个空间中,铺装及形式出现不同,那么水平高度也应有所变化
光滑质地的布料一般说来应占多数,色彩较朴素,不引人注目。
粗质铺装,最好较少量的使用,以达到主次分明和富于变化的目的。
基本的铺装材料
松软的铺装材料
砂砾
优点:价格便宜、渗水性强、排水好
缺点:疏松、雨天易冲蚀、高跟鞋路面行走困难
环氧胶结砾石
块料铺装材料
石块、条石、瓷砖、瓷砖
价格昂贵,铺设劳动强度大。
石材质地
沉积岩
砂岩和石灰岩更适合于铺装材料
变质岩
大理石
坚硬耐用,价格昂贵,难以加工,石材沉重
仅限少量的使用在一些重要的地方
火成岩
花岗岩
强度大,耐磨性好,重而硬,难以加工,承受强作用大
耐磨损,耐风化的理想石材。
再次划分
天然散石
不宜使用在公共空间
卵石
表现
非行走的地面、水池底或驳岸
扁卵石
价格便宜,行走困难,质地粗糙
石板
四边形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
较光滑,较匀称
软基础(沙,粉状石灰石)上的铺设石板,价钱更便宜,渗水性更强。
加工石材
砌墙的石砖
铺地的石板
砖
5.7cm*9.5cm*20cm
顺纹,错纹,横竖纹,席纹,顺丁字纹,错丁字纹
铺装的线形与视线垂直
楔(xie)形花砖
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
黄褐色,粉红色,红色,灰色,浅蓝色
瓷砖
厚度1.2~1.6cm
特点:耐磨,耐冻,耐热
黏性铺装材料
混凝土 波特兰混凝土
水泥+沙+水+混合凝固=混凝作用
优缺点
优点:造价低廉,施工周期短,无需养护,可广泛使用
缺点:强烈的反射率,不透水性,易受到冬季颜融化冰雪石的腐蚀,色彩单调,呆板
方式
现浇
液态的混凝土,根据现场的具体形状而浇筑。
预制
预先浇筑成一定的形状和各种标准尺寸的构件,向制造彩砖一样。 预制一般不在现场进行。
特征和设计因素
真缝(伸缩缝)
定义:混凝土的垂直分界
作用:使路面的膨胀和收缩不会引起铺装结构的毁坏。 例如隆起或开裂
伸缩缝之间的最大间距为9米
方法
填充沥青或橡胶
红杉或杉木的隔板
假缝(缓冲槽)
作用:调节可能在路表面形成的龟裂
深度一般为0.3-0.5cm
假缝最好相距16cm
假缝>真缝 (数量)
原则:避免缝纹与铺面边缘成锐角,尽量成直角相交
沥青铺砖
细小的石力+原油=沥青粘剂
优缺点
优点:柔韧性,可塑性,无需伸缩缝,施工简单便捷,不反射阳光
缺点:定期养护,极易“啃边”,比热容大,反照率小
施工方式
人工
路宽<2.5m
机器
路宽>2.5m
五.构筑物
构筑物
台阶,坡道,墙,栅栏,阳台,顶棚,遮阳篷,平台和小型建筑物
台阶
定义
使行人可以安全有效的从地平线上的某一高度趋向另一高度
台阶长度超过三米时,应设置休息场所
构成要素
H 上升面
10-16.5cm
一组台阶最少有2到3个上升面
两平台之间的全部上升面高度之和 <122cm 无扶手护墙等保护设施 ≤183cm 有保护设施的台阶
B 踏板
>28cm
2h+b=65~50
上升面越高,则踏面就越窄
台阶的作用
步道终端的视线焦点
广场空间中布置引人注意的线形图案
非正式的休息处
扶栏
高度
81-91.5cm
木条延伸
46cm
楼梯间隔
6-9m
坡道
定义
使人在地面上进行“无障碍”的高度变化
优缺点
优点
几乎允许各种行人自由穿行于景观之中
缺点
相比于坡道,人们更喜欢阶梯
设计原则
坡道的倾斜度其最大比例,无论如何不能超过8.33%或12:1
同为1m高差, 阶梯 水平距离为1.5~1.8m 坡道 水平距离为12m
坡道最大距离为九米,两坡道间平台长度不小于1.5m
坡道两边应有15cm高的道牙,并配置栏杆,栏杆高于地面81-91.5cm
墙与栅栏
组成
勒脚
施工要求
强度
不重要时
墙和栅栏不需要勒脚,可以直接伸入地里
重要时
区别于墙体和栅栏,勒脚应宽于墙体
具有强烈的水平线
斜坡上
保留勒脚
使勒脚以水平的分段、阶梯状排列于坡上
去掉勒脚
让墙随地形而起伏变化,形成迭落墙
墙体或栅栏体
表面的质地,大小,花纹,都会影响视觉比例
墙头
功能
实用性
防止雨水渗入墙内
观赏性
行程引人注目的水平线,在背景中留下剪影轮廓
施工要求
顶部做的要比墙面较宽厚, 在阳光下能在墙上投下阴影, 从而进一步突出墙顶的线条和轮廓
设计原则
设计墙体和栅栏时,无论其形式和材料如何,都应考虑到美学因素
墙或栅栏表面是空间垂直面的组成部分
功能
制约空间
独立式墙体和栅栏可以在垂直面上制约和封闭空间
墙体和栅栏
=观赏者身高
完全封闭
>1.83m
封闭感最强
矮墙和矮灌木
暗示空间
屏障视线
限制空间的墙体和栅栏也能对出入空间的视线产生影响
分隔功能
例如:围栏,城堡墙,长城
调节气候
最大限度的削弱阳光和风所带来的影响
最佳位置为西面或西北面
墙或栅栏能构成夏季西南凉风的通风口,使室外空间凉爽
休息座椅
低矮独立式墙和栅栏在充当其他功能角色的同时,也可作为供人休息的座椅
墙体基于地面 高度46厘米,宽度≈30.5cm
视觉作用
可观赏的植物或雕塑的背景
独立墙和栅栏自身也是可以产生视觉趣味的因素
墙面上绘上图画,使墙产生视觉魅力
挡土墙
功能
主要功能
在较高地面或比较低地面之间充当泥土阻挡路
其他功能
制约空间和空间边界
休息
H:40-50cm W:30.5cm
尺寸
<122cm
排水
挖截水沟
间隔距离设计“排水孔”
墙和栅栏的材料
石块
种类
毛石/天然石块
加工石
砌砖方法
浆砌法
需要粘合剂
结实持久,拆除困难
石头和砂浆
水泥砖芯和石块贴面
干砌法
不需要粘合剂
高度不宜过高,基础面要宽
砖
种类
砌墙方式
三七墙
二四墙
竖砌式墙(地基层用)
混凝土
操作方式
现场浇筑
劳动力少,灵活性,可塑性
预制材料
标准水泥砖
20✖️20✖️40cm
木材
优缺点
优点
方便省工,造价低于砖石栅栏
缺点
没其他材料经久耐用
易受风华和侵蚀的腐蚀
挡土墙原材
铜铬砷酸盐液处理的防腐木
枕木
熟铁材料
正规,庄重
黑色
座椅
休息、等候
歇脚休息,呼吸室外新鲜空气,振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交谈
观赏
观与被观
动静互观,高低互观
看书、用餐
桌椅前附设桌子,看书,用餐更加便利
桌椅背靠墙或树木,最令人感得安稳、踏实
树荫下或荫棚下是理想场所
桌椅取材最好是木头
冬春季节,座椅绝不置于建筑物北面或处于冬季寒风吹袭的走廊中
六. 水
水的一般特性
水的可塑性
没有固定形状,除结冰外
水体的状态
静水
湖泊,水塘,水池
宁静,安详,轻松,柔和
动水
河流,溪流,瀑布,喷泉
兴奋,欢欣
水声
创造多重音响效果,有节奏——平和安详
瀑布——激动昂扬
水的倒影
影响水的性质的因素
坡度
容器的形状和尺度
容器表面质地
温度
风
光
水一般用途
提供消耗
灌溉用水
灌溉类型
喷灌
渠灌
滴灌
对气候的控制
调节室外环境空气
调节地面温度
控制噪声
提供娱乐条件
钓鱼,帆船,赛艇,滑雪,溜冰
水的美学观赏功能
平静的水平
规则式水池
水的映射效果
赏景点与景物的位置来考虑水池的大小和位置。
水池的深度和水池表面色调
水面越暗越能增强倒影
水池的水平面和水面本身的特征
保持水面反射率
保持水的清澈,不可存有水藻和漂浮残物
保持水池形状的简练,不至于从视觉上破坏和妨碍水面的倒影
自然式湖塘
功能
使室外空间产生一种轻松,恬静的感觉。
可在景观中作为基准面
可作为联系和统一同一环境中的不同区域的手段
对景物的逐步展现
流水
运动性,方向性和生动活泼的室外环境
河流驳岸似流水形成波浪
流水的速度快慢,取决于河道的宽窄
瀑布
定义
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留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类型
自由落瀑布
边沿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
直线型
凹凸型
Z字型
瀑布落下时的接触表面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水面
岩面
瀑布所在位置上的光线
跌落瀑布
在瀑布的高低层中添加一些障碍物或平面, 这些障碍物好像瀑布中的逗号, 使瀑布产生短暂的停留和间隔
跌落瀑布比一般瀑布更丰富多变,更引人注目
合理的跌落瀑布应模仿自然界溪流中的跌落,不要过于人工化
滑落瀑布
水沿着一斜坡流下,类似于流水
喷泉
喷泉是利用压力,使水喷嘴 喷向空中 喷泉的水喷到一定高度后便又落下
类型
单射流喷泉
一种最简单的喷泉
喷射高度取决于
水量
压力
喷雾式泉
喷雾泉有许多细小雾状的水和气通过有许多小孔的喷头喷出,形成雾状的喷泉
功能
增加空气湿度
作为自然空调
充气泉
充气泉类似于单管喷泉之处,是一个喷嘴只有一个孔
充气泉很适合安放在景观中的突出景点上,视觉焦点
造型型式喷泉
造型式喷泉,是由各种类型的喷泉通过一定的造型组合而形成的喷泉
样式
闪耀的晨光
蘑菇型
最适合于安放在要求有造型的公共空间内,而不适合于悠闲空间
水景的组合
七.设计程序
笔记
步骤
调研内容
自然环境的调查
水文水系,水体等等
社会环境的调查
人群周边景观,历史,人文
设计条件的调查
甲方要求
现场踏查
公共参与调查
设计条件
甲方对任务的具体要求,设计标准,投资额度
总平面图,面积大小
内容
设计范围,现有建筑,山体,水系,植物
现场踏查
核对补充资料
初步方案构思
公众参与调查
使用者的需求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
一,调查研究阶段
场地分析
二,编制任务书阶段
达成共识
三,总体设计阶段
四,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五,施工设计阶段
园路,亭子,铺装,花架
承担设计任务
设计委托
原主需求 设计者何时该做什么 造价问题
协议签字程
研究与分析
准 备 基 本 的 平 面 图
准备基本的平面图
产权线
方位,距离
地形
等高线,高程点
植物
树木的大小和种类
水体
溪流,湖面,水池
建筑
其他构筑物
墙,围栅,电力,电讯线,地下管道,消防栓
路
道路,公路,停车场,散步小径,平台
公共设施
电力,电话,煤气,水,污水管道,雨水管
相关环境
相邻的路,河,街道,建筑,电话亭,植物,水体等
其他(任何因素)
原址的分类与分析
分类
分类,定义和现状记录
相机拍照
分析
对最重要的情况做评估并做出判断
财产编目
分析
研究内容
原址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用地状况和特点
相邻土地的使用情况和类型
街道名称和交通量
噪声和眩光
相邻环境识别特征
建筑物的年代,样式,高度
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相邻环境的特点与感觉
相邻环境的构造和质地
主要机关的位置
学校,警察局,教堂,商业中心,公园及其他
地形
坡度分析
主要地形及特色
凹凸状地形,山脊,山谷
冲刷区,易积水区
现在有建筑室内外标高
原有地形何处行走是否舒服
所有踏跺和挡土墙的高度
水文与排水
每一区域与建筑各排水点,以及排水口的流水方向,排水时间
周边河流,湖泊的季节变化,洪水和最高水位
地下水情况水位与季节的变化
土壤
土壤类型,厚度,深度,渗水率
不同土壤对建筑物的限制
植物
标注现有植物的位置
大面积的原址
不同植物分布类型,树林的密度,树林的高度和树林
小面积的原址
植物种类,大小,外形,色彩,质地独特的那一个
标明现有植物的条件价值和园主的意见
现有植物对发展的限制因素
小气候
全年季节变化,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不同的太阳辐射区域和时间
春夏微风的吹拂区和避风区
联合日的温差范围
最大和最小降雨量
全年季风方位
冷空气侵袭区域
原有建筑物
形式,高度,材料,门窗位置
其他原有构筑物
公用设施
视线
原址各角度所观赏到的景物
有室内看向室外的景观
何处是最佳或最差景观
由街道上看园内
空间与感觉
现有的室外空间
墙
天花板
空间感受
封闭,欢乐,忧郁
特殊的噪音来源及位置
交通噪音
水流声
风吹松枝的声音
自私的邻居
特殊的气味来源及位置
食品加工厂
原子的功能
使用需求
做什么?在何处,何时用,怎样用?
与园主商谈
家庭成员兴趣爱好
烹饪,日光浴,散步,阅读
招待活动
使用频率,时间,参与人数,户外设施
娱乐内容
烧烤,羽毛球,游泳
庭园类型
蔬菜园,花园,草园,蕨类园
使用人员偏好类型
养护管理
除草
经费预算
园主是一次性投资还是分期完成
规划设计的深入
设计
结构设计图
施工
工程的评价与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