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必看 心理学史,该书适合心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编辑于2024-05-21 10:49:56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产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经济发展
社会矛盾与人的异化
哲学背景
早期渊源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
用人本性取代神本性
用人中心取代神中心
用人文教育取代神学教育
近代人本主义思潮
存在主义的人性观
尼采创立了一个替代上帝的“超人”寻找一个理想的人格
现象学的人学思想
胡塞尔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意向的,呼吁建立一门真正的“人的心理学”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真正的形而上的存在,因为只有人才有自我的思维
心理学背景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人们常常把行为主义成为第一势力,把精神分析成为第二势力,人本主义打着“第三势力”的旗号登上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舞台
对精神分析的扬弃
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但又不完全否认人的本能的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国际上第一本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书名的学术专著
马斯洛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布根塔尔担任第一届学会主席
1970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改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大会,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正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心理学组织
基本观点
人性观
马斯洛
用似本能来说明人的本质
似本能是指人的内在能力、天赋和特质在人的内部所具有的生物基础
罗杰斯
他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建立在更广阔的进化论背景中。主张人性生而善
罗洛▪梅
主张人性善恶兼而有之
价值观
马斯洛:每个人生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洛梅: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自我观
罗杰斯:人们根据其“内在参考框架”而采取行动的
罗洛梅,所谓“存在感”就是一个人知道他发挥这种作用的能力,认为人的存在感越强烈,其自我意识越深刻,语言是表达个体存在的一种手段
基本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对特定的心理学现象、行为、团体互动进行深入系统的观察、资料收集、分析理解,从而对所研究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特征及发展脉络提供具体、系统的描述
现象学方法
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对现象形成直觉联系
对数据进行反思分析
心理学语言的描述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原则
整体动力学原则
以问题作为研究中心的原则
动机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成长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基本需要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的含义
人在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以后才能出现的高级需要,这是人的真正状态;自我实现的人是完全自由的,支配他们的因素是来自主体内部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人在其非常喜爱的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摒弃了自私、狭隘观点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的创造性的最终实现
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自我实现的途径
高峰体验与存在性认知
高峰体验
按照马斯洛的说法,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高峰体验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由于从事不同的活动,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
存在认知
当一个人产生高峰体验时,这个人就会用全部身心感知到一个超乎寻常的世界,一切都变得神圣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了,一切都被重新界定了,这种能力即存在性认知
价值理论
1.人性是善的,恶是派生的
2.人的心理潜能高于动物的心理潜能,心理潜能高于生物潜能
3.人的需要有高低不同的层次结构
4.高级需要包括爱的需要或是社会需要
5.创造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级需要的满足
6.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奖赏
7.自我实现者有发自内心的追求潜能发挥的倾向
8.高级需要和创造潜能较低需要微弱
9.人的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10.人的潜能和存在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无本质矛盾
评价
贡献
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健康人的心理探讨方面作了杰出的贡献
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人类的潜能及发挥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上做了开拓性工作
局限
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循环圈
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是个人中心论者,过分强调人性善的一面
自我实现理论不具有普遍性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性观
罗杰斯相信“性本善”的观点。强调后天的邪恶是由经验造成的,经验是认识活动的基础
人性是乐观、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的
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经验
自我论
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
区分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并且认为这些都是可以测量和用于诊断的概念,两者的一致性程度可作为个体心理调节能力的标志
自我概念略低于理想自我,它导致自尊,对未来充满乐观态度,并有追求成就的冲动。它包括四个明显特点:自我属于对自己的知觉范畴,包括对“我”的特点的知觉,以及对“我”有关系的人和事物的知觉的总和;自我是组织化的稳定结构,对经验虽具有开放性,但其“概念格式塔”的性质不变;自我并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意义上的人格结构要素,自我不是控制行为的主体;自我作为一种经验的整体模型主要是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
机体经验和现象经验。凡是对发展起作用的因素都可叫作机体经验;儿童所能意识到的经验仅为有限的一部分。叫作现象经验。机体经验和现象经验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一致的产生积极的效果,不一致时产生消极的后果。一个人对经验的评价,既受到机体的影响,也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经验的开放性,个体毫无拘束地体验所有的情感和态度,一切都不是封闭的
存在主义的生活方式,他们生活于存在的每一瞬间,每一经验都被视为新鲜的和不熟悉的
信任自己的机体,健康的人格犹如一切资料都程序化了的计算机
自由感,人的心理越健康,体验到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创造力,所有充分起作用的人都有高度的创造力
健康人格是长期发展的结果
心理治疗观
治疗目标:人性的实现和人格的成长
治疗条件
意义性联系,强调彼此对于对方的存在的意义
来访者处于不一致状态,体验到焦虑与脆弱
治疗者与来访者保持一致,双方都是真诚的
来访者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治疗者对来访者表现出无条件接受
同情性理解
来访者必须知觉到治疗者的同情性理解、真诚与积极关注
治疗过程
来访者主动求助
治疗者说明情况
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感情
治疗者要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接受来访者的积极情感
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帮助来访者采取决定
疗效产生
扩大疗效
来访者全面成长
治疗结束
治疗技巧:同情式倾听
教育观
教育目标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实现目标要具备以下条件
要形成自我主动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应当有真诚、真实的态度
要学会赞赏学生
教育观
人本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需要、愿望、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因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或自我主动的学习
评价
贡献
思想具有积极倾向
首创“来访者中心疗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影响广泛而深远
富有感染力的情绪表达赢得赞誉
局限
整个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方法论上
在心理治疗领域,治疗者对来访者情感的过分重视及来访者本身的过分依赖,受到批评
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论
存在分析观
心理治疗的核心过程是帮助患者认识和体验自己的存在
存在本体论特点
自我核心
自我肯定
参与
觉知
自我意识
焦虑
焦虑论
焦虑的意义:焦虑是人的价值观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研究焦虑可以发现人的存在感和价值观
焦虑的原因:1.价值观丧失 2.空虚和孤独
焦虑的本体论
焦虑的划分
正常焦虑
神经症焦虑
焦虑与文化因素的关系
焦虑与紧张、忧虑的关系
焦虑的负疚感的关系
人格理论
健康人格理论
注重心理健康与存在的关系,试图揭示人在运用其自由和责任来实现自己的存在时基本人格特点
自我意识和自由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创造性活动对形成健康人格的影响
人格的健康成长要求有勇气
力量是形成善恶人格的基础
人格发展阶段
人格发展的天真阶段(婴儿阶段)
寻求建立内在理论的反抗阶段(2-3岁,青少年时期)
日常自我意识发展阶段
自我的创造意识阶段(成熟时期)
评价
贡献
促进了存在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推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扩展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
局限
错误的哲学基础;浓厚的宗教色彩;非科学性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