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接为整体
包含: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编辑于2024-05-21 20:11:16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接为整体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标志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一系列电器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推动了可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化学工业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通讯手段的发明: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老工业的发展:吹气精炼、平炉炼钢法、碱性转炉
特点
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结合取得重大成果
新技术和发明一开始就超过一国范围,规模更大,发展更快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速度快
生产力进步表现
政治上:行政权力集中国家机器强化,垄断及垄断组织、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民族民主运动(亚洲的觉醒)、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国际)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瓜分世界
思想上:强调国家干预,反映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
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瓜分、争夺(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导致大战(一战)
历史条件
政治: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起来
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也进一步拓宽了国内市场
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物理学
19世纪40年代,英国,焦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831年,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
生物学
德国,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达尔文,进化论
化学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
1828-1870年,有机化学重要原理基本确立
影响
经济上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形成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与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
政治上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言人
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的高潮
国际关系上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扩张)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世界市场不断扩展的驱动因素
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主要发生地
先在英国发生,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英法最快
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进入“蒸汽时代”
其他重要发明
珍妮纺纱机、轮船和火车
发明来源
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工业动力
蒸汽机动力取代自然力
工业机构
以轻工业为主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兴起,主张自由竞争
殖民扩张
抢占殖民地;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
政治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崛起并逐渐参与国家统治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主要发生地
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美德最快
标志性发明
电的广泛应用,进入“电气时代”
其他重要发明
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电话和无线电
发明来源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科学与技术实现真正结合
工业动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取代蒸汽机动力
工业机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
生产组织
工厂扩大,形成垄断组织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为主导,垄断主义
殖民扩张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
进一步发展
政治影响
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
1871-1900年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主要特点
就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较为缓慢
经济危机频繁,危机破坏力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
特点
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中小企业占比重大,轻工业居重要地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原因
人口增长缓慢及城市发展不平衡
煤、铁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
传统工、农业结构的制约,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
资金缺乏,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
高利贷资本盛行
政治环境复杂
国内:近代史上发生的革命多、政变多
国际:致力于欧洲大陆的领土扩张,争取欧洲霸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
特点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
不愿对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造成设备陈旧
对自由贸易政策及对自由竞争的迷信
大量货币资本输出,导致国内投资不足
社会体系的惰性和僵化:源于自由化(贸易政策、资本输出、创新动机、教育体制)
由于殖民地众多和市场广阔,即使技术水平很低,也能获取高额利润,所以英国采用新技术并不积极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
特点
工业发展迅速
成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工业化,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农业国家,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内战后美国政治的统一和稳定,联邦政府的政治、经济改革
南北对峙结束,巩固了统一、两党制的巩固完善、文官制的改革
美国工业跳跃式发展和企业大型化、集中化
美国西部边疆的开发和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习和引进欧洲最新技术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并在尖端领域有突破,科研与生产结合重视实验和应用技术
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教育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改革高等教育
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
特点
工业增长迅速
原因
发达的铁路和内河航运业
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
雄厚的教育和科学基础
注重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及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
阿尔萨斯和洛林及赔款的刺激作用
成就
20世纪初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垄断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垄断组织
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
主要形式
卡特尔
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
德国、法国
辛迪加
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定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
俄国、法国
托拉斯
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的垄断组织
美国、法国
康采恩
是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资本集团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
日本
产生原因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集中
垄断组织是在竞争中形成的。为了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大企业通过联合,控制生产、规定价格、瓜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产生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间竞争加剧
生产的集中
资本的集中
垄断形成→垄断组织形成
影响
积极影响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但是同时也是为了“调节生产”,适应市场的变化
托拉斯、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消极影响
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
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充满了暴力、欺诈等卑鄙丑恶的手法
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他们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的收入,因而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
垄断组织也曾经是战争的重要根源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向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真正跨进工业社会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工业社会里,人的素质有了较为普遍的提高
人们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如国家观、家庭观、伦理观、道德观等
垄断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联合体出现,必然引起若干过去从未有过的矛盾,更需要协调
政治发展的趋向
行政权力的膨胀
表现
英国:“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美国:从“国会政府”到“强有力的总统统治”
德国:君主和行政机关的广泛而强大的权力
法国:确立了议会权力较大的”议会制共和国”
原因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职能日益复杂化加速了行政权力的膨胀
人们对经济生活集中领导方式的普遍习惯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行政权力更富于机动性和集中性
国家机器的加强
英国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和监督
充实中央政府的管理机构
对郡政府及郡以下的县政府进行了改革
对城市管理作了调整
军事警察组织不断完善
美国
国会通过决议,规定各州州长可以从联邦政府领取武器,改善民兵装备
参谋本部重新配置国内武装力量
1894年,对陆军进行改组。海军编制进一步扩大
设立司法部,整顿警察机构,成立联邦调查局
德国
从法国取得的50亿法郎赔款大部分被用于扩军和改善武器装备
整个德意志几乎变成一座大兵营,军事机构控制着一切,军人充斥各个领域
“非常法”
结果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不仅仅限于对劳动人民的镇压,而是扩大到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干预
它通过社会立法调整社会关系,如实行劳动保险、工厂法等等,干预经济生活,兴办教育,保护自然资源,负责全民卫生保健工作,营办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政府机构趋于完善
英美文官制度改革
“文官”
在英国的文官是指政府行政部门中除去“政治人员”(又叫“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
英国的“文官”,就是指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一般需经过公开竞争考试、一经择优录用无过失即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又叫常任文官
文官制度
对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原因
在英国,官员任免实行“恩赐制”。官吏任免大权转到内阁首相和大臣手中。他们滥用权力,任人唯亲,造成官吏的腐化和无能。
在美国吏治的腐败表现为“分赃制”,结果造成官员素质下降,不能胜任政府工作。而且这种“分赃制”也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目的
整治腐败的吏治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内容
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
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
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
作用
把竞争的机制引进文官制度中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中的腐败现象,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激发了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及政府管理上的科学化
使得政治上层建筑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的作用
城市管理日趋科学化与民主化
市长一市政会议体制弊端
内部职权不清、市政软弱无力、操纵选举、营私舞弊
过程
由超党派的行政人员组成的市政委员会
特点
立法行政合一,行政效率高
成员由市民直接选举
市民有复决、罢免、创制权
缺点
成员一般不具备管理上的专门业务知识;不利于集中管理;不利于发扬民主
委员会一经理制。选聘有丰富管理经验、才干的专家担任市经理,全权负责城市行政管理
进行政治调整的原因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斗争格局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工人阶级成为有组织的强大政治力量
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加剧,必须增强军事力量,提高行政权力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日趋错综复杂,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国家干预才能解决
在工业化时代,政府工作的专业性质更强
政治民主的扩大
表现
英国
通过《投票法案》,《人民代表法案》,《重新分配席位法案》,《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1911年进行两项改革把议会的期限从7年缩短为5年和实行下院议员薪金制
通过改革下院实现一定程度的民主化。但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政治民主扩大,工人可参与政治生活,选出自己的代表参加议会
美国
20世纪初美国在政治上的民主改革,是在声势浩大的进步运动(1890-1916年)的影响下展开的,主要是在各州和各城市进行的
其他欧洲国家(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
实现了进一步的民主化,这主要表现在实现普选制上面
原因
劳动人民斗争和当政资产阶级深谋远虑的结果
民主政治可以发挥“安全阀”作用
麻醉劳动人民安于现状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机构
下院
亦称“下议院”或“众议院”。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制议会的构成部分,是国会的主要部分
通常有立法权、财政监督权、监督政府权等
下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有决定内阁人选、监督内阁施政、决定内阁去留的权力
有些国家,下院即国会,其中多数派议员的政党首脑,即出任总理或首相,由其组成政府(内阁)
上院
称“上议院”或“参议院”、“第一院”
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制议会的构成部分
除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等权力外,一般还有权否决下院通过的法案,或直接加以否决,或用拖延时间的办法使之归于无效,从而对下院起一定的牵制作用
有的国家还给上院规定了核准高级官员的任免、批准缔结条约、审判被弹効的官员等权力。英国的上院同时又是最高司法机关,1876年以来即为终审法院
普选制
亦称“普选”或“普遍选举”。全国成年公民不受限制普遍参加的选举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公民应享有普选权。但各国普选的实行程度并不一致
有些国家对选举资格在财产状况、居住年限、教育程度、性别、种族等方面作出了限制
两党制的正式形成及其他形式的政党政治
英国
近代英国最早出现的政党是托利党和辉格党。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改称为保守党,辉格党改为自由党
1870年后,两党都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阶级基础渐趋一致,只是在具体的纲领主张上也有不同之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民主同盟、费边社、独立工党等各种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相继成立
1900年,上述三组织和工人联合会组成工党,很快取代自由党的地位
英国自由党
前身是1679年英国成立的辉格党,1839年改称自由党。辉格党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的政党之一
1679年5日,英国议会提出剥夺詹姆士王位继承权的《排斥法》。以沙夫茨伯里为首的政府反对派议员坚决拥护《排斥法》,该派形成辉格党
“辉格”原意指“强盗”,是苏格兰人的责骂语言。议会中这一派形成政党后,就以该词命名政党。辉格党代表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领导权掌握在经济实力强大的新贵族手里
改名后的自由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经济上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政治上标榜自由主义统治。1922年10月以后,自由党逐渐丧失了英国两党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成为第三党
美国
建国后不久两党制开始形成
联邦党
1816年解体
民主党
共和党
19世纪后半叶最终形成
两党制的认识
两党制下面的政党都是垄断资本的御用工具,垄断资本通过两党操纵全国政治
两党制积极作用
两党相互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政党滥用权利;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政党斗争实现自己要求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能够不断选择出自己最优秀的政治人才,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其上台执政。两党制轮流执政助长群众对于资产阶级民主的幻想
法国
以其“多党政治”而著称于世
是法国存在大量小企业、农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映
“多党政治”经常引起政局不稳
意大利
典型的“无政党的国家”
经济落后,中产阶级力量薄弱,文盲率高,国民政治素质差
德国
装饰品政党
原因
皇权至高无上,享有行政、军事等大权
皇帝任命首相对其负责
帝国议会权力有限
两党制与多党制
两党制
两党制始于17世纪70年代的英国
两党制通过几年一次的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或当选总统的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
竞选失败的政党成为在野党,或称反对党,对政府起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
多党制
在一国内多党并立、互相争夺政权的政治制度
各个政党可以单独或联合参加竞选,由在议会中占有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织政府。参加政府的政党即为执政党,亦称“在朝党”
只有少数议席不参加政府的政党则为在野党。在野党起某种监督政府并牵制其活动的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散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推动了天皇政府进行立宪改革。明治天皇于1889年2月颁布了“御赐”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是国家元首,又是陆海军元帅,总揽统治权,拥有宣战、缔约、任命高级文武官员、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规定了议会、内阁、军部和枢密院的权力。表面上给人民以居住、迁移、集会、信仰、结社、出版等自由,但受到及其严格的限制
宪法的颁布,使日本从君主专制政体演变成为君主立宪政体
兴起原因
明治维新后,既无宪法也无议会,天皇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受到西方民主思潮影响的士族、豪农、豪商强烈要求参政
发展过程
酝酿和发动时期(1874-1877)
开设国会请愿运动新高潮(1877-1881)建立了地方代议机构和政党
激化时期(1882--1886)政府挑拨离间,民权派分裂,最终失败
性质和意义
在19世纪70—8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开始迅速成长和发展时期,以广泛的豪农、豪商阶层为社会基础,反对藩阁官僚专制、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温和的政治运动。虽然失败,但把天皇政府推上了立宪道路
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沙皇政府在国际潮流的冲击下,不得不摆出改革的姿态
但这些改革未触及俄国政治体制的要害,沙皇专制制度的本质未变
19世纪90年代,沙皇政府与资产阶级民主潮流背道而驰,甚至掀起一股“反改革”逆流,终于在1905年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杜马
俄国沙皇时代开始用的代议机关
15-17世纪协助君主解决有关立法、司法、行政等重大问题的贵族咨议机关称大贵族杜马或波雅尔杜马,至彼得一世时,改为“参政院”
十月革命前,沙俄的国家代议机关称国家杜马。十月革命后,杜马被全部解散
君主立宪制
亦称“有限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通常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
二元君主制
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由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由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
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的基础上随着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和议会作用的加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的权力被极大地削弱,实际上君主处于象征性的地位
社会立法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立法背景
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社会不公更加严重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新问题需要积极解决
调整的可能性:人才基础,物质基础坚实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立法简况
德国的社会立法
背景
工人阶级地位低下,政治积极性高涨,形成自己的政党
俾斯麦的“双管齐下”
俾斯麦的福利法案及其效果
1883年,《疾病保险法》
1884年,《意外工伤保险法》
1889年,《老年及残疾保险法》
1890年《非常法》的废除与1890年后新福利措施
影响
德国工人阶级政党支持帝国政府
英国的社会立法
城乡人民的苦难和社会改革方案
英国政府的社会立法
童工、工厂卫生、工资、工伤、儿童老人、失业、保险、住房、工会等
法国的社会立法
法国共和党政府的社会立法及其原因
除劳工立法外,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国家还对其他对一系列社会领域进行干预
(如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等)
美国的社会立法
背景
美国经济取得惊人进步,国民财富迅速增加
但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阴暗面日益凸显
如官员腐败、资源浪费、贫富分化、犯罪增加、种族歧视等
事件
“黑幕揭发运动”、进步运动
“黑幕揭发运动”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成员
新闻记者和知识分子。主要代表人物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莱斯特·华德出版《动态社会学》
方式及内容
通过报纸杂志,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特别是垄断集团的各种犯罪行为
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对垄断组织的罪恶行为的不满
意义
这场运动鞭挞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阴暗面,促进了美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为进步主义运动的先声
进步运动
内容
城市的改革运动
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对垄断弊端的不满和改革的愿望,实现了一系列有利于劳动的社会立法
拉福莱特在任威斯康星州州长时发动的改革运动
主要反映了富裕农民和自由资产阶级对垄断的不满
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推行的改革运动
罗斯福总统:一是反对托拉斯的不法行为。二是保护自然资源。三是在维护全国人民的卫生方面。
威尔逊:举起反托拉斯的旗帜。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要求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监督托拉斯的活动,签署《克莱顿反托拉斯法》
教育的发展
英国
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它要求各地积极创办公立小学校
1880年,议会颁布法令正式规定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
英国的技术教育发展较缓慢
法国
教育发展几起几落
1882年的教育法规定,初等教育为免费的义务教育
美国
自独立以来政府就特别关心教育
从19世纪50年代起走上了实行义务教育的道路
到20世纪初,各州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为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862年林肯政府制定“莫里尔土地法”,帮助各州发展高等教育
日本
在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明治维新元老都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他们特别看重普及教育。
1872年文部省颁布了小学义务教育计划
到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通过国家干预进行了社会调整。劳工状况有所改善,生活上得到某些保障。各阶层居民在生活、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一定保障。此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造成社会不公及财产分配的巨大不平等,而社会立法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它刺激了生产,导致经济繁荣,也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社会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
由大资本家、大富翁兴办的私人社会慈善事业,也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起到了与社会立法、社会改革相似的作用。
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
在19世纪最后30年内,原来支配资产阶级思想界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流派虽还有一定势力,但影响正日渐衰微,逐渐让位给一些新的思想流派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及以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
他们的思想都反映了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赫伯特·斯宾塞发表《社会静力学》和《综合哲学》
他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及行为准则,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强者富有竞争力,善于适应环境,能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和有产者
弱者由于无能及懒惰而丧失竞争力,不能适应环境,只能变成贫穷的劳动者,这是社会进化的必然现象
缺陷
把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不加变通地应用于人类社会
把人类社会的未来说成一种静止状态,完全是唯心主义臆测
随科学发展及文化知识不断扩大,人类对自身认识更加深化,社会达尔文主义到20世纪就逐渐衰落下去
尼采的唯意志论
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垄断正在形成、民族主义不断高涨,此学说适应了垄断资本经济的社会背景,因此赢得了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喜爱。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崛起后,也把尼采的唯意志论封为思想武器作为鼓吹民族情绪,不断向外扩张的手段,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生命意志
强调世界的本体是生命中的意志。尼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僵化死板的大机器生产模式压抑了人的个性自由
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为了医治这一病证,必须重新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对人生做出积极的解释
强力意志
是尼采对传统理性提出的挑战,并用其来取代上帝的地位,把人从向往来世中拉到现世,肯定生命
这种意志是人固有的,一种内在的力量或欲望,它是以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实现人生的价值,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并利用精神上的强大来为自己努力创造物质上的财富
超人哲学
尼采所谓的超人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具有无穷大的精神意志,为了追求美好的人生和实现生命的意义不惜一切的超强力者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新流派——德国的历史学派
古典学派
19世纪中叶,在经济学界居支配地位的仍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和斯密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斯密的学说经过李嘉图的阐释及发展,在英法等国广为流行
德国历史学派
19世纪40年代
代表及主张
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威廉·罗雪尔
他否认古典学派关于经济发展存在普遍规律的观点,也反对他们的方法论
在他看来,政治经济学只有密切地结合政治史、法学史、经济学史及文明史,才能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发展的特点
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认为国家应干预经济生活
经济政策上主张贸易保护,反对自由贸易,用国家力量发展经济
19世纪70年代德国实现统一后,新一代经济学家更注重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新历史学派
著名代表
古斯塔夫·施莫勒、路德维希·布伦坦诺和阿多夫·瓦格纳
核心主张
注重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
特别强调了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他们特别强调了国家的决定性作用
影响
新历史学派获得容克资产阶级的支持,他们的理论在德国经济学界占居支配地位达数十年之久,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在美国演变为“制度学派”;在德国则成为纳粹思想来源之一
奥地利学派
创立者
卡尔·门格尔
观点
经济生活存在普遍规律,主张用抽象的方法进行理论概括
继承“古典学派”理论,但重点在市场方面,提出“边际效应价值论
不足
把人们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当作判定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割断了价值与劳动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价值由经济范畴变成心理范畴,抹杀了价值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欧美工人运动·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
阶级条件
19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发展,欧美各国工人人数猛增
思想条件
随着欧美工人运动广泛兴起,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组织条件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建立起来。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
领导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恩格斯为了击败可能派夺取新国际组织领导权的企图,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的成立
一大
1889.7. 14
地点
巴黎
决议
通过了倍倍尔提出的关于国际劳工立法草案
内容
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
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缺陷
一味强调议会斗争,没提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第二国际的特点
与第一国际的相同点
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都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成立的
活动方式都是召开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的中坚力量都是第一国际的骨干
第二国际在思想和活动方式上都是第一国际的继续和发展
与第一国际的不同点
成立前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水平不同
马克思主义传播程度不同
两个国际在组织形式上有明显差别:
第二国际成为一个没有中央领导机构的松散联合体,一切国家的工会、工人党及社会主义团体都可以参加大会,第二国际没有明确的纲领、正式章程、机关报,也没有统一纪律
第二国际的主要活动
第二国际以1900年为界,分为前期与后期
前期主要进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1895年恩格斯逝世。
后期主要进行反对修正主义思潮的斗争
伯恩施坦观点
美化资本主义
反对暴力革命
幻想从资本主义中生长出社会主义
修正主义
修正的原意是改正、修改使正确。中文中修正主义特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反对修正主义的人认为:修正主义的反动性在于,它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真理的修正。它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不能解决当代的重大问题,因此应该加以修正
1900年巴黎大会,讨论米勒兰入阁事件,第二国际逐渐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加速了修正主义的泛滥
第二国际的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和欧洲多数社会民主党的领袖相继背叛了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转而支持本国的帝国主义政府,提出并宣传在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中“保卫祖国”的口号,第二国际破产
原因
第二国际的大多数政党由于对修正主义批判不力,使修正主义在党内逐步占上风
大战爆发后党的领导集团背叛无产阶级转向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战争政策,鼓吹社会沙文主义,导致第二国际瓦解
第二国际的成就
促进了更多的国家建立工人政党
推动了议会斗争
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冲出了欧美
1871年1900年的国际关系
三皇同盟
背景
三皇同盟:1873年德、奥匈、俄
普法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
法国的惨败使它失去了在西欧和中欧大陆的霸权地位
德意志帝国崛起,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从而打破了原先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欧洲均势,使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加深
德国一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策划战争企图彻底打败法国
奥匈帝国一采取与德国和好的政策
俄国一谋求某种妥协以牵制德奥关系的发展,保证西部边疆安全并谋求在近东的特权
形成过程
1873年初,俄、德订立军事同盟,分别针对英法
1873年6月,俄国、奥匈帝国签订兴勃隆协定
1873年10月,在维也纳德国加入兴勃隆协定,结成“三皇同盟”
瓦解
1875年的德法危机、1878年的近东危机,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关系恶化
1878年“三皇同盟”条约到期,未续订,意味着它的瓦解
评价
“三皇同盟”是一个旧式王朝外交的产物,兴勃隆协定是由皇帝们签字的,它所维护的是君主之间的协作原则
“三皇同盟”是一个松散同盟,内部充满着深刻的矛盾,反映了普法战争以后欧洲大国的复杂关系
德法危机一俄德的关系开始恶化
普法战争结束二三年间,法国经济复兴,推行普遍兵役制,改组军队,复仇意识表现非常强烈
法国利用其他大国担心德国扩张的心理,与俾斯麦展开外交斗争
英国力求维持欧洲均势;奥国态度暧昧;俄国决心阻止德国的侵略行为
1875年德法争端引起的战争危机过去了,法国外交取得一定胜利
近东危机一俄德关系迅速恶化
普法战争后,近东出现新形势
德国填补法国空位
俄国恢复黑海舰队,与奥匈矛盾加剧
英国想占据优势
奥斯曼帝国进一步衰落
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
19世纪70年代初,巴尔干大部处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民族关系复杂,斯拉夫人居多数
1875年夏,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爆发斯拉夫人民反土起义,开始了持续3年之久的近东危机
1877年4月24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奥匈、德国和法国都没有对俄军采取阻挠行动。6月23日俄军渡过多瑙河
1878年1月攻占亚德里亚诺堡,引起英国惊慌。英国舰队进入黑海海峡。俄土双方在亚德里亚诺堡签署了停战协定
原因
首先,看巴尔干的地理位置,处于三洲三洋五海之地交通发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俄国要想通过欧洲参与亚、非两洲的事物,两点之间走直线,最方便的途径便是通过巴尔干,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其次,再看战前巴尔干的历史形势,战前,巴尔干上各民族纷纷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而独立。同时俄国和奥国也把此时看作是在巴尔干扩张自己实力的绝好机会,这就使得战前的巴尔干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1878年3月3日,土俄在圣斯蒂法诺签订和约,使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膨胀。但英、奥极力反对。德国公开放弃对俄国的支持,劝告俄国为了和平接受召开国际会议的建议。俄国孤立无援,不得不同意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
会议前夕,各国分别举行双边谈判,先后签定英俄、英土和英奥协定,为柏林会议铺平道路
1878年6月13日,柏林会议开幕。7月13日签署《柏林条约》。英奥俄三大国在土耳其瓜分到各自的势力范围,造成一种新均势
俄国在柏林会议上受到挫折,俄德、俄奥的关系恶化。三皇同盟瓦解
三国同盟的形成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匈、意
俾斯麦深恐俄国组织反德集团和俄法结盟,决定加强德奥关系
1879年10月《德奥同盟条约》签订,条约具有明显反俄性质
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迫使它投靠与法国对立的德国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
如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援助意大利;
如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德奥意结成的同盟,史称“三国同盟”
它与同时存在的三皇同盟、德奥同盟,构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19世纪中后期,俄德经济利益冲突,以及保加利亚危机使双方关系雪上加霜
1890年,俾斯麦辞职后,德国彻底放弃了拉拢俄国的外交方针,加速了法俄结盟
法俄同盟
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加深,为法俄接近提供条件。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向俄国输出
欧洲国际政治形势对俄法两国异常不利,德奥意英互相支持。法俄要打破孤立状态,不得不加强合作
1892年8月17日,法俄签订法俄军事协定
“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与德国作战。”
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法俄政府来往信函正式通知对方:军事协定已获批准,法俄正式结成同盟
三国协约的形成
19世纪末,英国仍置身于两大集团之外,奉行“光辉孤立”政策
20世纪初,形式发生变化,实力急剧膨胀的德国与英国矛盾逐渐激化,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1902年英日同盟的签订标志着英国放弃“光辉孤立”政策
1904年英法相互妥协,双方签订协约
1907年英俄协约标志着“三国协约”的最终形成,也标志着从十九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重新组合的过程告一段落,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此后一系列频繁的危机和局部战争,都体现了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和对立,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871一1900年国际关系的特点
为了争夺市场和投资场所,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激化一引起亚非拉第四次民族民主运动
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也很尖锐,而且带有多重性
德法矛盾成为这一时期左右欧洲大陆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由此导致了三皇同盟的形成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初步形成
三皇同盟:1873年德、奥匈、俄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匈、意
协约国初步形成一法国与俄国签定协约
1893年
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社会观念
服饰
饮食
卫生与健康
城市生活
人口
家庭
教育
高层文化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9世纪末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5-17世纪西、葡、英、荷殖民活动
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15-16世纪中叶
17世纪
殖民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
荷兰、英国
殖民地
在亚洲建立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战、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印度
殖民扩张的方式
建立商战控制商路、直接统治、掠夺财富
组建贸易公司、组建贸易公司、侵占土地、强征土地税、种植和走私鸦片
19、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殖民国家与殖民地
英国
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英法俄
分割了奥斯曼帝国领土;在伊朗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
法国
侵占越南、柬埔寨、老挝
英国
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为殖民
日本
吞并朝鲜半岛
殖民扩张方式
武力侵略,不平等条约划分势力范围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发生的原因
时代特点
19世纪晚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
剥削方式
西方列强进一步加紧对亚洲各国的侵略,除倾商品和掠夺原料外,资本输出成了殖民剥削的主要新形式
运行方式
西方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
强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量举借外债,从而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命脉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投资经营各种企业,利用殖民地半殖民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被压迫民族
后果
在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除了外国侵略者、本国封建势力 同被压迫人民的矛盾外,又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与西方列强及本国封建势力的矛盾,这些矛盾随着外国侵略的加紧而逐步激化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第一,十分鲜明的反帝性
第二,斗争形式多样化
既有下层人民起义,又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同时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下层群众充当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第三,资产阶级提出温和的改革要求
第四,下层人民的斗争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同时进行,但并未汇集在一起
主要事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的革命运动一国大党
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
何塞·黎萨尔领导的的宣传运动
波尼法秀建立了“卡蒂普南”( “人民儿女高尚和尊贵的联合会”),领导了武装起义
反西的民族独立战争与抗美战争
土耳其的改革运动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后,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时间
15-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后期
侵略活动
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英国使埃及变为其殖民地;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英国苏丹进行武力扩张;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为进一步侵略做准备
列强各自制定侵略计划;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达成“有效占领”原则。这也是一次在“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特点
集中在沿海,进行奴隶贸易
发动侵略战争,准备向腹地进军。列强之间达成侵略协议;19 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19世纪中后期非洲被瓜分的原因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内陆探险的成功为瓜分非洲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第三,1869 年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的修通对殖民者的启示一开发非洲内陆可以通过铁路来进行
第四,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提高
第五,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线,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六,一些经济作物在非洲试种成功;南非的一些地方发现了金矿。更增强了非洲政治经济战略地位
非洲被瓜分的过程
1876-1884年 第一阶段
奉行“抢先占领”的原则
1884-1899年 第二阶段
“按资本”和“按实力”瓜分非洲
1899-1912年 第三阶段
用牺牲非洲人民利益为前提来解决列强彼此间的矛盾
瓜分非洲的手段
第一,殖民战争
第二,用欺骗的手段,诱迫非洲那些不识字的酋长签订条约,作为列强分割占领土地的依据
第三,以牺牲非洲人民利益为前提,进行国际瓜分
被瓜分对非洲的影响
第一,传统边界被人为地破坏
第二,民族问题成了非洲国家不稳定的又一个因素
第三,非洲被分割的支离破碎,产生了55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西方经济衰退,原料价格下跌,直接影响着非洲国家经济
非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第一、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其范围和水平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自发的部落起义或地区斗争,而是发展成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第二、撒哈拉以南非洲广大农村发展起来的自发宗教运动,既是19世纪下半叶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第三、城市反帝运动的兴起,是19世纪末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另一个特点
主要事件
北非
埃及在阿拉比领导下的抗英斗争(祖国党)
时间
1879年
成员
爱国军官、知识分子,阿拉比任党主席
“口号”:“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主张
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捍卫民族独立,加强防卫力量,实施宪法改革
贡献
在阿拉比领导下组织全国抗击英国侵略者
苏丹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侵略的马赫迪起义( 1881-1900年)
苏丹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的武装起义。1881年,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赶走外国侵略者
1885年1月,起义军攻克首府喀土穆杀死英国总督戈登,9 月基本解放苏丹全境。苏丹获得独立。英国不甘失败,1896 年派军入侵,至1899年苏丹再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99年英国和埃 及签订英埃共管苏丹的协定,苏丹再次丧失独立地位,马赫迪派教徒转入地下活动,成为秘密教派
马赫迪起义历时18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是近代非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谱写了重要的一章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反法斗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
殖民扩张过程
时间
15世纪-16世纪中叶
16世纪
17、18世纪
殖民国家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英国、法国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范围
1496年,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殖民地包括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
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拉丁美洲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地区
殖民统治
政治上
实行专制统治,建立总督辖区治理殖民地
经济上
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
②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③发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④禁止殖民地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影响
对美洲而言
拉丁美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拉丁美洲的贫困,影响了拉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欧洲而言
一方面,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另一方面,引起“价格革命”,造成社会结构的巨大冲击
殖民者的掠夺对拉丁美洲留下的现实影响
经济方面
拉丁美洲殖民地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形成考迪罗制度
政治方面
独立出现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思想文化
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人种
美州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却几乎被灭绝殆尽
今天的加勒比海诸国只有黑人、白人和黑白混血人种,这一地区的真正主人印第安人已经悉数灭绝
现代化进程
拉丁美洲现代化步履维艰
建筑风格
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风格影响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侵略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门罗主义
“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
“互不干涉” 原则
“美洲体系”原则
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
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
但是门罗宣言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建立它在美洲地区统治并且与欧洲列强争霸的宣言
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曾经起过进步作用的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在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美国在门罗主义的旗号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
评价
第一,它是美国人联合美洲人共同反对欧洲殖民主义的思想和行动的顶峰,是18世纪反殖思想行动的必然结果
第二,它暴露美国对拉美进行扩张的野心
泛美主义
概念与由来
拉丁美洲各国团结争取民族独立、抵抗欧洲殖民国家侵略的政治主张和运动。19世纪末,泛美主义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 是门罗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
1889年10月到1890年4月,美国邀请18个美洲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成立了“美洲各国商务局”常设机构,并决定成立“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 组织(1901 年改称“泛美联盟”)
美国的意图
打起它认为可能更易于为拉丁美洲各国所接受的、标榜“团结”和“合作”的“泛美主义”的招牌,先从贸易入手,打破英国在这方面的传统垄断,为美国商品向拉丁美洲市场的倾销开辟道路,然后继之以政治和军事上的扩张,逐步建立和巩固自己在拉丁美洲的独霸地位
实质
把美洲变为“美国人的美洲”
具体表现
第一,在组织上一美国通过泛美会议,对拉美国家加以控制,进而影响这些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第二,在经济上一要拉美国家给美国以特惠权
第三,在对外关系上一力图联合美洲其它国家共同排除欧洲势力,以便使拉美成为美国的附庸
门罗主义与泛美主义
都是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
门罗主义只是美国单方面对欧洲国家在美洲地区采取的政策对抗
“泛美主义”则是美国企图使拉美各国与自己配合起来,把单方面的对抗变成整个半球的行动,更为有效地排挤外来势力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定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殖民体系: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本殖民地和附庸国
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
到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成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19 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
20 世纪初,亚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_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状态
过程
早期殖民扩张
暴力掠夺、原始积累
开始:15世纪新航路开辟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武力侵略、商品输出
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殖民体系的形成
15-18世纪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5-20世纪初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5-20世纪初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形成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带来灾难与落后;但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传播了 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及阶段特征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早期殖民扩张)
15世纪末-18世纪晚期,殖民扩张的目的掠夺金银财富,以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主
扩张方式是暴力方式进行掠夺
后果是开辟和加强了新旧大陆之间、亚欧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后来世界市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殖民扩张的目的是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扩张方式为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重要影响是亚洲各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扩张的目的和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 争
结果: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