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河西走廊》第七集 敦煌 思维导图
唐朝是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从长安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这里,莫高窟有一半洞窟是在唐朝修建的,以220窟为代表现存127个洞窟,集中反映了丝路的繁华和唐代文明的宏大辉煌。
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焉知山举行了外交与商贸会盟,连接中原与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裴矩为中原王朝开拓的西北战略,给唐帝国统治者奠定了稳固平顺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传入中国,鸠摩罗什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河西走廊弘扬佛法,开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七集 敦煌-佛教艺术的巨大改变
敦煌简介
地理位置
北:北靠北赛山
南:南枕祁连山
西: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东:东至岩峰突兀三危山
敦煌边城是汉向西域迈进的边城
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以敦煌为起点,经过三条线到达中亚、欧洲
敦煌石窟
石窟供养人
往来行者:祈求得到保佑和恩赐
平民百姓:在丰年和平安盛世起球得到保佑,荒年战乱盼来日能摆脱痛苦
各级官吏:开窟寄托精神、满足心里、求得安慰
世家大族:自己的功德窟,表达对佛教虔诚,炫耀各自政治 宗教或经济势力
三危山下、鸣沙山畔 宕泉河谷出现越来越多石窟 多样石窟寄托各种各样的愿景
石窟佛像
随着石窟增加,石窟佛像从雄浑健壮--秀骨清像--柔和丰腴
色彩逐渐细致艳丽,佛国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欢乐
石窟壁画
僧侣 花匠 供养人将希望刻绘在石壁之上
山川景物、亭台楼阁、花卉图案等,将壁画连起来可以排成20多公里长的画廊
公元4-14世纪,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兴建
形成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瓜州榆林窟、五个庙石窟等石窟群
据记载数量曾达千余个,现共存812个(莫高窟735个)492个洞窟留有壁画
敦煌莫高窟跨越众多王朝,形成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圣地与历史文化宝库
敦煌220窟
历史记载
1908年2曰24日,查尔斯和伯希和及法国人组成探险队进入敦煌石窟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将表层宋代壁画剥离后,发现瑰丽无比初唐壁画
220窟由来
翟家邀请
翟为粟特九姓之一,翟氏家族为敦煌名门望族
公元642年,翟通(朝议郎、敦煌郡司仓参军)出资建造220窟
翟家窟为敦煌比较早,以家族为主导的石窟
家窟介绍
家族是古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一个官宦或贵族家族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家窟中刻画家族历史、古代敦煌乃至整个中国的印记
家窟是佛教社会化最具体、最深刻的历史见证
佛窟成为家族财富的一部分,世代相传
220窟壁画
南壁 西方净土变:绘制着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图景:天上佛像与菩萨庄严神圣,地下歌舞伎身姿翩跹
北壁 药师佛经变:7尊药师佛像站在莲台之上,流光溢彩,装饰华美
东壁 维摩诘经变:菩萨维摩诘的经典故事 ,虽为佛国景物,精神确是世俗风貌
“汉族帝王听法图”与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如出一辙
敦煌壁画中的巅峰作品
220窟翻修
翟奉达, 翟通的九世孙,唐末五代敦煌人、历法家
公元925年,重修先代的洞窟为家族祈福
把自己和亲人的画像画在了石壁上,并在甬道的另一面工整的写下了“ 检家谱”
检家普详细记载了家族经营家窟近300年的历史
220窟被窃
1908年5月27日,伯希和将6600余卷藏经洞文物和368张莫高窟照片带回法国
“220窟的壁画构图设色一点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装饰绘画”敦煌研究院常书鸿先生
画家“李工”
时代背景:"贞观之治"的火红岁月,朝气蓬勃,富足生活使得唐人热爱生活,喜用色彩装饰墙画
从寺庙-官府,私宅-皇宫,美丽的风景、绚丽的人物、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场景绘制到墙壁上
阎立本:壁画高手,他的画是朝野公认的“神品”
评价李工
不是名家,但是画舫最出色的画家,画中人物与宫中阎立本颇为相似
李工梦想
进翰林院任职,成为有身份的画家
临摹粉本:画匠最基本的能力,粉本流传,使得唐朝长安的绘画一时风靡
无法进入朝野,决定加入西行队伍
公元639年, 丝绸之路迎来了自汉以来第二个鼎盛时期,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高昌国发生政变,敦煌化身补给地
西域一带受西突厥的统治,出现与唐朝敌对的势力
高昌国依附西突厥,拘留西域诸国赴唐朝的使者,阻止与唐朝交往,丝绸之路因此阻塞不通
维护丝路畅通与西域安宁为国家既定战略目标
集结军队,招募士兵、文化人士和手工艺者
担负将大唐文化和艺术传播到更广扩的土地的责任
公元639年,李工带着自己的画笔和粉本加入侯君集大帅的队伍
西域背景
留在敦煌,看到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
敦煌是十分有趣的边疆国际城市
田园垦辟、商贸发到、各种肤色和语言的人聚集在这里
佛教文化盛行
天竺传来的佛教,人们信仰佛教,喜爱开凿石窟,并在石窟中塑像和绘制壁画
隋朝大力营建,莫高石窟数量达到可观程度
李工成就
开始尝试为寺庙和洞窟绘制壁画
成为敦煌画匠中的“都料',自己为壁画起笔,其他画家根据粉本描绘颜色
把时代的风格带给敦煌,创造了220窟惊人作品,莫高窟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石窟与壁画艺术
营造石窟
打窟-土木建造-制作地仗-塑造佛像-绘制彩塑
壁画艺术
唐代壁画以规模较大的经变画为主
盛唐时期,净土宗十分流行 西方净土变成为主流壁画
”净土“ 西方极乐世界
鸟语花香、四级如春
佛陀在这里说法
聆听到真理的众生,享受无限快乐
唐壁画改变了魏、隋壁画的连环故事的结构方式
中国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与来自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交流融合
隋唐时期,混血艺术逐渐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酝酿出中国美术的黄金时期
影响:唐朝是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从长安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这里,莫高窟有一半洞窟是在唐朝修建的,以220窟为代表现存127个洞窟,集中反映了丝路的繁华和唐代文明的宏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