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文学史-小说发展史梳理
从较宏观角度来把握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的发展及其流变,串联起各个朝代重点小说家与经典作品,穿插值得拓展思考的亮点知识,在建立起宏观框架的同时,帮助你打开学科思维。
编辑于2024-05-26 12:11:41小说篇
先秦两汉
神话传说
散文
分析先秦两汉历史散文中的小说因素
故事情节
人物刻画
结构模式
笔法
叙述视角
魏晋南北朝
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两个系统
白话小说
成熟形态:宋元话本
文言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言小说可统称为:笔记体小说
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轶事、或只言片语
情节与人物的展开已经初具规模
缺少艺术虚构,不成熟
成熟形态:唐传奇
小说的起源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逸史
史传
分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志怪小说
名解
背景:魏晋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佛道方术思想盛行,由此形成了记叙神仙鬼怪的民间故事,称之为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冥录》
这类作品糟粕的部分纯属宣扬迷信思想,但是其精华的部分则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积极地浪漫主义色彩
系统与分类
两大系统
《山海经》
绝域殊方的山川物产
《穆天子传》
神仙灵异之迹
三种分类
地理博物
张华《博物志》
鬼神怪异
干宝《搜神记》
佛法灵异
颜之推《冤魂志》
代表作
干宝 《搜神记》
刘义庆《幽冥录》
影响
远承 上古时代神话传说
近继 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中的神鬼妖异故事
下开 唐代传奇和宋代评话中烟粉灵怪故事先河
一直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
志人小说
名解
分类
笑话
邯郸淳《笑林》
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野史
葛洪伪托刘歆作《西京杂记》
逸闻轶事
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
名解
艺术特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语言
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
写人
重在表现人物特点,通过独特言谈举止写出人物性格
修辞手法多样
对比表现人物
漫画式的夸张
影响
为唐传奇积累了写作经验
唐
唐传奇
名解
“传奇”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含义,唐传奇得名于裴铏的小说《传奇》
以“传奇”为小说名,当始于元稹的《莺莺传》(原名《传奇》)
唐传奇作者以史家笔法,传逸闻轶事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发展阶段
初期:唐初 至 玄宗.肃宗
作品现存很少,艺术也不完美,但情节已经较多变化
《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
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游仙窟》
繁荣:代宗.文宗
梦幻
沈既济《枕中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神怪
沈既济《任氏传》 李朝威《柳毅传》
爱情
白行简《李娃传》
蒋防《霍小玉传》
元稹《莺莺传》
《西厢记》演变过程
唐 元稹《莺莺传》(会真记)唐传奇
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向往,被无情摧残
女子祸水论-张生 始乱之,终弃之
鲁迅锐评«中国小说史略»
宋 赵德麟«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说唱形式
批判张 同情崔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
全面改造
情节
寒门闺秀的爱情悲剧-才子佳人团圆美满
歌颂自由爱情,肯定崔莺莺
形式
民间说唱-代替文人文言小说
元 王实甫《西厢记》“王西厢”
总结性意味的在创造,以代言体 的 戏剧形式加以完美表现
篇幅扩大
反对封建礼教,歌颂渴望爱情进一步深化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明 贾仲明«凌波仙»吊词: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是传奇概念,由唐小说性质 向元杂剧转变的例子
题材未变,文体和表现形式发生本质转变
历史
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侠义
李公佐《谢小娥传》
已经出现 传奇专集
牛僧孺《玄怪录》薛用弱《集异记》
后期:文宗 至 唐末
传奇专集 大量出现
李复言《续玄怪录》
裴铏《传奇》
《叶隐娘》《昆仑奴》
袁郊《甘泽谣》
《红线》
豪侠小说与讽刺小说取代爱情小说而兴起,丰富了唐传奇的内涵
《虬髯客传》晚唐豪侠小说成就最高
唐末
内容逐渐驳杂
兴盛原因
缘起于六朝志怪、轶事小说
深受“说话”、变文、俗赋等各种“俗文学”的影响
佛道两教 想象丰富的离奇故事
古文运动对文体解放的促进
唐代士人浪漫的风尚、追新求异的社会心理 “行卷”“温卷”
艺术特点
创作意图
注重审美价值、愉悦性情
鲁迅“始有意为小说”
虚构性
题材:不拘泥于史实
结构:用史传手法
情节: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委婉,引人入胜
人物描写:细节、尤工白描式的肖像描写
修辞:简洁明快、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缺陷
史传笔法太过简洁,必要的交代有时更用归纳,对小说来说并不合适
小说与史官文化的关系?
普遍有议论成分,有些还夹杂诗篇,造成小说文体不纯
影响
白话小说、民间文学、戏曲、散文
“笔记” “笔记体小说”
文学性萎缩、历史性膨胀
敦煌俗文学
变文
俗赋
词文、歌辞、诗歌
宋元
宋元话本
笔记
隋唐已经产生,但是广泛流行是在 南宋
文言志怪集
夷坚志
南宋
明
长篇 (明代四大奇书)
讲史小说
《三国演义》
名解:第一部 长篇章回体小说
直到晚清,长篇小说几乎无一例外的沿袭
成书与版本
艺术特点
思想倾向
影响
《水浒传》
英雄传奇小说
成书
艺术特点
思想倾向
忠义观?
影响
神魔小说
《西游记》
神魔小说
版本
作者
艺术特点
许仲琳《封神演义》
世情小说
《金瓶梅》
世情小说
版本
艺术特点
影响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短篇小说
拟话本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明代文人根据宋元话本小说进行编辑加工,进而模拟模仿话本写作
最高成就:三言二拍
冯梦龙 三言
凌蒙初 二拍
瞿佑《剪灯新话》
清
鲁迅概括主流有四
拟古派
《聊斋志异》
名解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影响
讽刺派
《儒林外史》
名解
人物分类
讽刺艺术
艺术特色
流产-谴责小说
名解
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人情派
才子佳人小说
《红楼梦》
版本
后四十回
悲剧意识
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悲剧精神的体现
时代悲剧
社会悲剧
人生悲剧
思想
艺术成就
影响
主题争论
侠义派
俞万春《荡寇志》
近代小说
公案侠义小说
狭邪小说
《醒世姻缘传》
李汝珍《镜花缘》
《海上花列传》
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涌现出的最具影响力的 四大谴责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古代小说观 演变
先秦
《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荀子.正名》故智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两汉
桓谭《新论》
王充《论衡》
班固《汉书.艺文志》
魏晋南北朝
观念
徐干《中论》
鱼豢《魏略》
三部以小说命名
刘义庆《小说》
无名氏《小说》
殷芸《小说》
作品
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
唐
观念
刘知己《史通》
文学家
韩愈《重答张籍书》
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作品
唐传奇
标志着我国古代 短篇小说 趋于成熟
宋元
观念
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
桃源溪父《宋人小说序》
宋元话本
明
观念
李昌祺、刘敬、翟佑
刘敬《剪灯余话》
翟佑《剪灯新话》
李贽
冯梦龙
六经皆以情教也
作品
短篇
拟话本
三言二拍
中长篇纳入
明代四大奇书
清
蒲松龄 “孤愤著书”
《聊斋志异》
曹雪芹
《红楼梦》
1898年 梁启超
小说界革命
《新小说》杂志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