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海南居民语言种类多,主要使用的方言有海南话、黎话、临高话、儋州话、军话等10种。
海南的民俗节庆有:农历正月十五的换花节;为纪念南北朝时期海南部族首领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军坡节”;
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的海南国际椰子节。
黎族为我国岭南民族之一,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黎”作为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现有人口约146.3万。
黎族居住的地方处于亚热带,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
黎语属汉藏语系。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奉行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还保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
《竹竿舞》场面欢快热烈,鼻箫是黎族独特的乐器。
黎族手工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就领先于中原,并以黎锦、黎单闻名于世。元初,我国著名的纺织能手黄道婆,就是到海南学习了黎族的纺织技艺才名垂青史的。
黎族文化遗产中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有《打柴舞》、纺染织绣技艺以及“三月三”节日等。
黎族传统民居多为竹木结构的楼房或草房。黎族儿女年后就住在屋外的“寮房”里,以便自由恋爱,俗称“放察”。
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称“儋耳”。妇女曾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为“雕题”。
黎族的饮食比较简朴,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日进三餐,喜稀不喜干,并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烧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炊方法。黎族妇女爱嚼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