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格局的演变
展示了从15世纪到21世纪初世界格局的演变历史。整个演变过程总体趋势是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并在多个阶段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与封建制度相比,这一历史进程是巨大的历史进步,标志着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早期和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特点,不同地区的文明相对独立发展。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一个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的时代。适合高中备考!
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详细知识清单,详细梳理了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欧洲历史的主要事件和趋势,特别关注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动。,从经济角度看,欧洲经历了从积累财富到商业中心转移的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通过海外探险活动获取了大量财富。政治和社会层面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不断拓展势力范围,逐渐确立了各自的殖民霸权。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知识导图,详细概述了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导致了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而经济结构则显著地向工业化方向转移,农业比重减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如发电机、电动机等,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详细概述了从1949年至今的新中国经济史,主要聚焦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变迁。划分了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十年(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徘徊两年(1976-1978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4世界格局的演变
总体趋势:从分散走向整体&多极化发展
现代
1967年欧洲共同体--1993欧盟
1961不结盟运动
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发展和第三世界兴起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俄罗斯继承苏联多数遗产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1914-1918一战
影响
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战后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组织(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有效性
体系内矛盾重重
世界格局
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开始改变
1939-1945二战
欧洲遭受致命打击
雅尔塔体系
1945联合国
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强权政治
严重损害一些国家利益
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1947-1991冷战
根源
美苏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
定义
美苏两为首的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全面冷战
古巴导弹危机1962
1949德国分裂
1961--1989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德国合并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55-1975
过程
序幕:铁幕演说1946
政治
美: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演说(冷战开始)
苏: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
经济
美: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援助计划)1947
苏:经济互助委员会1948
军事
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
苏:华沙条约组织1955
形势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既有缓和又有争夺,美国占优。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攻美守。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转下
早期&中古时期
不同地区的文明多元
通过陆路进行一定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全球性流动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商品流动
早期殖民扩张
中断非洲美洲原有社会发展历程,打破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化格局
亚洲古老帝国受到冲击
欧洲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大量贵金属流入
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亚洲、非洲、美洲建立殖民地
18-20世纪初
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
与封建制度相比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生产力快速发展
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两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
使世界联系紧密
为进一步殖民扩张提供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