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手财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和数据点,包括分红信息、生产类资产、资产负债表、经营类资产、投资类资产等。还提到了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重要的审计对象。审计人员还需要对公司的业务概要、董事会报告、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重要事项、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手财
重要提示
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只有出示这样的意见的报告才有阅读的价值
审计意见部分出现我们……公允反映了……,就代表标准无保留意见,此处必须有
分红信息
重点
财务会计报告
资产负债表
生产类资产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
折旧政策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如果公司某年突然改变折旧政策,投资者就一定要小心。必须搞懂公司为什么改,改的合理与否,改了会带来什么利益
折旧可能是隐藏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该减值不可逆
利用这一点,某些公司可以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
先主观低估可变现净值,计提大额减值,降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损失记录在当年,然后第二年将该资产出售
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税费后就是利润。通过这样的操作,可成功压低第一年的利润。抬高第二年的利润,实现报表利润的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
如果我们关注的企业发生了某年对某资产计提大额减值,第二年就将其出售,而且出售时的成交价显著高于账面成本,我们就可能需要提高警惕。按照公司有操纵报表的嫌疑考虑
一般来说,但凡有操纵爆表的行为,那就肯定不止一处。正如沃伦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只要你在厨房里发现一只蟑螂,你很快就会遇到他的亲戚们
在建工程
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更新改造等尚未完成的工程
一旦建好了,就应该转成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不需要计提折旧
如果一家公司在建工程数目巨大,持续多年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投资者一般就需要对其报以怀疑
如果没有合理解释,就可能藏着两种危险
一种是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了,但公司为了避免折旧,美化当期利润,故意不将其转入固定资产
另一种更糟,有些公司通过在建工程,将公司的钱支付给虚构或关联的承建人或供应商,然后再以采购本公司商品或服务的名义,变成营业收入流回公司
这种在建工程往往在拖延中寻找机会,通过类似长期停建、意外损毁等名义计提高减值损失,光明正大的毁尸灭迹。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从固定资产里划出来还未处理完毕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是造假高发区?
生物资产的分类
生物资产指有生命的动植物,是否有生命是它和农产品的分界线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但可以单独辨认的资产
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版权和非专利技术等
和固定资产一样需要计提折旧,只是无形资产的折旧被另外取名为摊销
如果某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无法确定,那就不做摊销,只能期末做减值测试
和固定资产减值处理方法相同,减值一经确定,同样不允许转回
我国土地是公有制,企业购买的只是土地一定年限内的使用权,所以通常记录无形资产
有一种公司例外,房地产公司记录存货
开发支出
一般来说,利润高的公司更愿意把研发支出都计入费用。这样可以减少当期税收支出
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的公司,利润数据的可靠性会高一些
大概率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回报,这样的支出可以资本化,计录无形资产
在支出发生到形成无形资产之间记录为开发支出或研发支出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与企业日常生产制造相关的科目
经营类资产
为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资产,比如货币资金、存货,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各种应收款、预付款等科目
投资类资产
指公司将所获现金拿去投资所产生的股权、债券、基金、信托理财、投资性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等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董事会报告
公司业务概要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重要事项
次要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重点观察股东人数的变化以及前十大股东的变化
董事、监事、高极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
员工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管和核心人员的履历、薪酬以及员工结构,其中高管和核心人员履历有助于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员工结构和人员信息可以先于业绩变化看到公司的扩张与搜索意图。
除此之外,员工薪酬水平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潜在的造假企业,找到资产负债表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附注,查看本期增加数据,用该数据除以员工总数,计算出员工当年平均薪酬。通过观察平均薪酬数据是否合理(算出员工平均年薪数千元或者数百万元,这就需要警惕了),与往年相比,与同行相比观察是否有异常,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开一些陷阱。它还可以衍生其他一些数据,如人均营收,人均利润,薪酬占利润比等。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增加数据不能直接理解为员工到手收入,这里面还包括为员工缴纳的各种保险、福利和补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