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复习
本导图基于名牌985mooc制成,使用时可配合23版《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导图中的页码对应了书中的各种知识点,详细且全面,有需要的赶紧收藏下来吧!
编辑于2024-06-12 14:20:52毛概复习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理论成果
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P4
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上述的各思想的综合,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P10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主要内容
活的灵魂,P2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部分组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P27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P29
毛泽东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漫长又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我们党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而且在党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独立自主,P30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主要内容,P20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国际战略与外教工作理论等内容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分别是什么
总路线,P45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基本纲领,P52
毛主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与党的基本纲领相结合,并进行了具体阐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三大法宝,P59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P83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P85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也有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作出的伟大创造
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8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及经验教训
重大意义,P110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尽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经验教训,P112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遗憾的是,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先后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反右派斗争也被严重扩大化,特别是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教训极其惨痛。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P116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都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P128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三是坚持理论创新,四是坚持独立自主,五是坚持中国道路,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七是坚持开拓创新,八是坚持敢于斗争,九是坚持统一战线,十是坚持自我革命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P132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P142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仿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P134
邓小平在文革结束之后,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P150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P1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党的建设理论
考的东西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概括,P158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总起来说,这一阶段是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59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P16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P170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P15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P187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P19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P20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P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要素,P205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P228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24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P2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接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里没有)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十个明确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十四个坚持
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关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全面性,历史性的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讲)
世界观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