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八上历史第七课 思维导图,详细分析了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运动及其后果,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的一次重要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也为中国后来的民族复兴和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快收藏下来,以便考试复习!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九下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思维导图整理,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原因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
直接原因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时间
19世纪末
过程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到 1900 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
口号
扶清灭洋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扶清
有利于争取清政府的官兵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盲目排外
特点
进步性
反帝斗争
落后性
具有迷信色彩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性质
是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国联军侵华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1900年-1901年
侵略者
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记忆口诀:饿得话 每日熬一鹰
司令
前期:西摩尔;继任者:瓦德西
第一阶段
①廊坊阻击战
②大沽口炮台被攻陷
③围攻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第二阶段
①天津保卫战(聂士成)
②北京被攻陷
③慈禧太后携光绪出逃
④联合绞杀义和团
《辛丑条约》
1901年
与签国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内容及其危害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担保
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丧失军事自主权,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了列强策划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大本营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方便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地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或者这么表达: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