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道德经27
这是一篇关于道德经27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这章的智慧在实修层面如何进行,对后人的启发,核心思想及解释,结构层次。在“五善法则”中,包括了“善行无搬迹”、“善言无瑕请”、“善数不用筹策”等,这些特点分别指行动自然流畅、言语清晰无瑕疵、计数心算迅速等,都体现了顺应自然、不强行干预的态度。此外,还提到了“普闭”和“普结”,分别指善于封闭和捆绑的能力,这些也都在无为而治的原则下被阐述。
这是一篇关于从私情到大情:菩萨道的觉醒之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2. 菩萨的境界,1. 菩萨的内涵。从私情到大情的转变,是菩萨道觉醒之旅的核心内容。它要求修行者不断超越自我、扩大心量、深化认识、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觉醒、解脱,并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与希望。
这是一篇关于修行之路:从著境生心到事事无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观自在的重要性,修行要点,修行误区,成佛的标准,修行阶段,修行方法,何为生死心,修行目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27
结构层次
五善法则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圣人的处世哲学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袭明与要妙
是谓袭明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核心思想及解释
:描述了达到高度智慧和能力的五个方面,分别是行动、言语、计算、封闭和捆绑。这些“善”均体现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理念。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动的人,其行动自然流畅,不留痕迹,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善言无瑕谪:善于言谈的人,言辞清晰,没有瑕疵,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计数的人,心算迅速,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于封闭的人,能够确保事物不被外界干扰,即使没有锁具也能保持紧闭。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于捆绑的人,其捆绑牢固,即使没有绳索也难以解开。
:圣人通过五善法则来教化世人,拯救人和物,使社会和谐,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善于拯救和教化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同样善于拯救和利用物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会浪费。
:袭明是指内心明亮,通达事理;要妙则是强调珍视资源和学习的重要性。
是谓袭明:圣人的五善法则体现了内心的明亮和智慧。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榜样和导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善人则是善人提升自我和修炼的资源。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如果不珍视这些教导和资源,即使拥有再多的智慧也会陷入迷茫。
对后人的启发
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27章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重要性,即顺应自然、不过度干预。这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和人际关系处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珍视资源和学习
:通过珍视身边的资源和向他人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这章的智慧在实修层面如何进行
践行五善法则
: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五善法则,使自己的行动、言语、计算、封闭和捆绑都符合自然的规律,达到无为而治的状态。
:在生活中,要珍视身边的资源和机会,向他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保持内心明亮
:通过冥想、反思等方式,保持内心的明亮和清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和谐共处
:在人际关系中,要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和谐共处,避免过度干预和强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