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党史重要时期
这是一篇关于党史·重要时期的思维导图,详细列出了从1922年-1976年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期。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党史·重要时期
1922年-1923年 :工人运动高潮(罢工)
香港海员大罢工: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安源(江西)路矿工人大罢工: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胜利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经济斗争→政治斗争)
1924年-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5年
五卅运动,上海
英国帝国主义镇压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1927年
四一二事变,上海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
标志大革命的部分失败,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七一五事变,武汉
汪精卫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束
革大军阀的命
群众基础广泛
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
南昌起义,南昌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人物: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
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
※八七会议,汉口
意义: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方针,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选出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秋收起义,湖南
文家市决策提出战略重心转移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意义
旗号:工农革命军
诞生第一面军旗:红色背景,白色五角星,镰刀锤头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广州
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
旗号:工农红军(首次)
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东方的巴黎公社”)
※三湾(江西)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最早建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1929年
※古田会议(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会议),福建
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
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百色起义(右江暴动)
1934年-1936年:长征
江西瑞金出发→湘西(湘江战役)→贵州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1935年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四川金夹山)→过草地→六盘山(最后一座山)→陕北吴起镇
毛泽东平生最得意之作:四渡赤水 《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结束
1935年
遵义会议
张闻天《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责军事工作。肯定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开始确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
一二九运动
※瓦窑堡(陕北)会议
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而且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
分析了国内阶级新变化
1936年
西安事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和平解决
1937年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洛川(陕北)会议
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确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国共党外合作),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
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基本政策
八路军:朱德总指挥,彭德怀副指挥;新四军:叶挺军长,叶剑英副军长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
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论新阶段》: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2年
延安整风运动
开端标志:1941年,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核心,调查研究),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
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
1945年
※中共七大,延安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首次使用毛泽东思想
1946年-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锦州
意义:首次在兵力数量上超越国民党
淮海战役
徐州
牺牲最重
歼敌数量最多
样式最复杂
平津战役
1949年
渡江战役
解放南方各省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
说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执政党角度出发:毛泽东警告全党要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京赶考”
记忆:“2”——两个转变,两个务必
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66年-1976年:文化DGM时期
导火索: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结束标志:195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发端于南昌起义
奠基于三湾改编
定型于古田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