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四节基础研究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四节基础研究,考原理和实务都需要重视该章节,笔记中除了书中的内容,也有实务题目的总结。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编辑于2024-06-26 16:50:35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七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原理与实务都有涉及,实务中考交通的那一题就是在这一节,引起重视。还需要学习最新的综合交通,别忘了---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第六节城市用地布局,考原理和实务都需要重视该章节,笔记中除了书中的内容,也有实务题目的总结。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四节基础研究,考原理和实务都需要重视该章节,笔记中除了书中的内容,也有实务题目的总结。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七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原理与实务都有涉及,实务中考交通的那一题就是在这一节,引起重视。还需要学习最新的综合交通,别忘了---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第六节城市用地布局,考原理和实务都需要重视该章节,笔记中除了书中的内容,也有实务题目的总结。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注册城乡规划师 规划原理——第五章四节基础研究,考原理和实务都需要重视该章节,笔记中除了书中的内容,也有实务题目的总结。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基础研究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文字)
因果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定量分析(计算)
频数和频率
次数
集中量数分析(平均数、众数)
众数:次数最多
离散程度分析(极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极差:最大-最小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两函数x,y
多元回归分析
多函数x,y,z
线性规划模型
用于:一定资源,消耗最小,获利最大
系统评价法
不同方案的比较等
模糊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空间模型分析(有图)
实体模型(带位置)
实物表达
平立剖面图、鸟瞰透视图
有了平立剖,就可定实物
概念模型
几何图形法
如分析图
等值线法
等高线,可达性
方格网法
叠加,用于综合评价
图表法
玫瑰图,直方图等
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
区域环境
大环境
目的: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分工
历史文化环境
城市的形成、发展过程、城市的发展动力,形态演变原因。 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_以便更好的延续+发展
形成/发展过程、发展动力、形态演变原因
社会环境方面
习俗、文化素养、社会道德、生活情趣等
物质方面
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形式与组合、建筑群体布局、城市轮廓线等
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自然环境
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条件
气象条件
风向、气温、降雨、太阳辐射
生态环境
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被、绿地、废弃物处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
人口方面
年龄结构、自然/迁移/社会变动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
家庭规模、家庭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社会组织、政府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情况
经济环境
整体的
经济总量及增长变化、产业结构、资源状况、经济优劣势
各产业部门的
主导产业的,如工业、农业、商业等
土地经济方面的
土地价格/供应潜力及方式、一级/二级市场及运作概况
建设资金的筹措、安排、分配
公共项目/私人资金的运作、为吸引资金的政策与措施、历年公共设施/市政设施资金来源、投资总量及资金安排程序与分布
广域规划及上位规划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的依据之一
国空: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城市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地方特色和发展阶段综合确定城市性质。
城市土地使用
以三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000大地坐标,1985国家高程)为基础,主要内容: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 三调全面查清了我国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 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园地3亿亩,林地42.6亿亩,草地39.67亿亩,湿地3.5亿亩,建设用地6.13亿亩。数据还显示,10年间,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类合计增加了2.6亿亩,可以看出我国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状况
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耕地细化调查
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
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
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
城市交通设施
道路、广场、停车场
对外交通设施
公路、铁路、机场、车站、码头
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住房、居住环境
现状居住水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居民住房意愿、居住环境、当地住房政策
市政公用工程系统调查
给/排水、供热/气/电、燃气、环卫、通信/管网情况、水源、能源供应状况及发展前景
城市环境状况调查
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
大气、水质、噪声
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
工矿企业等主要污染源
调查方法
现场踏勘
城市土地使用、空间结构、交通量的调查
抽样或问卷调查
全员调查、抽样调查
访谈、座谈会调查
面对面、如文字记录的民俗民风、领导市民愿望、专家意见
文献资料搜集
统计年鉴、地方志
三大资源分析
土地资源
三大功能
承载功能
生产功能
生态功能
景观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
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如:地价极差——空间布局
开发经营的集约型
土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
不轻易改变
不同用地功能的整体性
水资源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
城市的特色和标志
正确评价水资源供应量是必做工作
国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矿产资源
开采和加工促进新城市的产生
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它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
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城市环境容量
类型
城市人口容量、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建筑容量、交通容量等
城市人口容量
有限性、可变性、稳定性
制约条件
自然条件、城市现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文化条件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
建设用地范围内居住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暂住期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城市人口的构成
年龄构成
看就业情况、劳动力潜力;推算人口自然增长及趋势
性别构成
影响结婚、育龄、就业等
规划要解决男女基本平衡
家庭构成
影响住房类型,居住区配套服务等
劳动构成
劳动人口
基本人口
如工业、交通运输等直接创造价值
基本人口对城市规模起决定作用
服务人口
为当地服务的机关、文化、商业服务机构等,随城市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非劳动人口
(被抚养人口)小、老、没参加工作的人
研究劳动人口在城市总人口的比例,调查和分析现状劳动构成是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职业构成
职业构成与产业结构——城市性质、经济结构、城市设施社会化程度等
城市人口的变化
自然增长率
(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
机械增长率
(本年迁入人数-本年迁出人数)/年平均人数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独立预测方法
增长率法(逻辑斯蒂曲线模型)
适用:基本人口难以确定,历年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数据较全的城市
时间序列法(趋势外推法)
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城市发展因素稳定的城市
相关分析法(经济/劳动力需求预测法)
影响因素个数及作用大小确定的城市
区位法(位序—规模法)
城镇体系发展完善,等级系列完整,接近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模式地区的城市
职工带眷系数法
新建的工矿小城镇
校核方法
环境容量法(土地承载力)
土地、水、电力、基设等当地最稀缺资源来限制城市人口
比例分配法
城市占区域人口按比例分配
类比法
发展条件、阶段、城市性质相似的城市,类比推算
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规模=人口*人均用地
受人口规模、气候分区两因素影响显著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人均:65—115,其中气候区1267的是65—115;345的是65-105
现状超105的,只能减;
全图允许调整最大增幅为20
新建城市的85—105;首都的105—115;边缘地区少数民族,部分山地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上限为150
单项指标
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气候区1、2、6、7的为28—38㎡/人;3、4、5的为23—36㎡/人
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5.5㎡/人
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12㎡/人
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1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
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指标、人均收入指标、产业比例结构指标
社会发展目标
人口总量指标、人口构成指标、生活水平指标(平均寿命)、人口素质指标(教育程度)
城市建设目标
建设规模、用地结构、人居环境质量、基础设施配套、社会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等
环境保护目标
城市形象与生态环境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城市职能
一定地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着眼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对外服务)
城市职能
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导促进因素
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比较突出、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主要职能
非基本职能
为城市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城市性质
最主要的主要职能、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城市性质
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有稳定性
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区别
城市职能:①利用现状资料分析现状职能;②可有好几个,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同;③客观存在
城市性质:①在城市规划期限里的城市目标、方向;②只抓最重要最本质的;③带有发展意向
确定的依据
从承担的方面:在国家/地区的经、政、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找主要因素
确定方法
放在大区域背景中分析,不能就城市论城市
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及特点,明确主要职能,指出发展方向。避免“共性”和“主次不分”
定性+定量;以定性为主
定性分析:分析城市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主要是经济分析:①起主导作用的行业在全国/区的地位、作用;②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③用地比重大小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城市空间变化/拓展:非建设用地→城市用地。弹性发展区=城市发展方向. 弹性发展区+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 (留白是在集中建设区内,弹性发展区是在集中建设区外)
城市结构:该研究着眼于城市空间整体的合理性; 城市发展方向:该研究着眼于城市空间发展的可能性及合理性。
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地质、生态保护对开发建设活动的限制等
人工环境
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制约或诱导着
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形态结构
现状建设水平影响到与新区的关系,进而影响城市整体形态结构,如城市新区是依托旧城区在各方向上均等发展?或另行建立完整新区?
规划与政策性因素
土规中的农田保护政策、文物保护规划/政策
其他因素
土地产权问题、农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城中村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