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16华南师范715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思路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全题型导图解析,必备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快来码住,上岸妥妥的!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全题型导图解析,含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快来码住,上岸妥妥的!
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全题型导图解析,含有简答题、论述题、诗文赏析、现当代阅读等知识点。快来码住,上岸妥妥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2016华南师范715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思路
选择题(重复往年题目较多,查看往年导图解析即可)
判断题(重复往年题目较多,查看往年导图解析即可)
简答题
郭沫若《凤凰涅槃》艺术特色
出自
郭沫若第一本诗集《女神》
内容
借凤凰涅槃传说,象征旧世界和旧我的毁灭以及新世界新我的诞生
浓烈的浪漫主义特征
火山爆发似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概
大量采用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等手法
充满奇特的想象和绚丽浓厚的色彩
大量运用神话传说
运用极端性的色彩推进情感、感觉
自由体新诗的形式
诗句不受长短、格律的限制
总结
具有史诗的艺术框架
浓郁浪漫的抒情
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达到”诗剧合一“的效果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个人因素
自身性格和农民的局限性
朴实善良
沉默木讷
钻牛角尖
自暴自弃
个人主义与小农意识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
充斥黑暗、剥削、压榨
社会地位
地位低下
层次阶级
下层阶级
李贽的文学观及文风
简介
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
标新立异且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
思想
极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
正面肯定人的生活欲望的合理性
强调人的个性与价值
文学观念
包含离经叛道的因素
“童心说”
绝假纯真
不受道学等外在”闻见道理“的干扰
最初一念
人本然的私心
强调自我情感的表现
文学风格
主张”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
打破前后七子复古理论的禁锢
作品
论点鲜明,立意奇特
直率辛辣,锋芒毕露
《赞刘谐》
《离骚》的艺术特色
大量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驰骋想象
糅合深化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
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广泛运用比兴手法
继承《诗经》的比兴传统
发展比兴手法
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
生动表现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
体现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
突破《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大量的内心独白,虚设的主客问答
锤炼对偶句以美化诗句
错落整齐又富于变化
节奏和谐音调抑扬
屈原作品影响
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基础
论述题
儒释道对唐宋文学的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人本关怀
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
士人应有忧患意识
道家道教影响
返归自然
李白笔下的泰山、天姥山、莲花山神仙幻境
李贺笔下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
李商隐笔下的圣女、嫦娥、龙宫贝阙等
佛教影响
士人理想
生活情趣
拓广文学体裁
俗讲与变文
便于讲唱
内容为佛经
带有通俗文学的性质
儒释道融合(三教合一)
北宋建立以后
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
社会责任与个性追求(理智、平和、稳健、淡泊)并行不悖
具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
士大夫多采取与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
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都曾提出“以俗为雅”主张
扩大诗歌题材范围
增强诗歌表现手段
诗歌更贴近日常生活
以《边城》和《小二黑结婚》为例,论述沈从文和赵树理对中国乡土描绘的异同
沈从文
明确强调写作者的个性
创作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抒情小说,获得“文体作家”的美誉
作品集中创作于30年代
代表作《边城》
描述桃源仙境般的山水世界
“自然”是其生存法则
赵树理
作品创作集中在40、50年代
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
创作特点
文以载道倾向明显(问题小说)
小说与意识形态保持清醒密切的联系
代表作《小二黑结婚》
争取婚姻幸福和生活自由(小二黑、小芹)
与老一辈封建落后思想(二诸葛、三仙姑)坚决斗争
同反动封建势力(混进农村政权的流氓恶霸分子金旺、兴旺)作斗争
二者共同点
文化背景
出身农村又受现代思想影响
彼此相通的心理情结
相同或相近的观察社会与生活的视角
深切关注底层乡土中国,关注乡土村民
二者 相异点
沈从文立足都市,通过想象筛选乡村风土人情来弥补都市现代文明的缺失
客体远观对象
表述对象与读者对立存在
赵树理选择乡村生活,面对立体化的纷杂世界
主客体的统一
自我观照、自我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