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这是一篇关于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的思维导图,《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玛丝洛娃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然而,上诉失败后,他只能陪她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玛丝洛娃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是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编辑于2024-07-01 23:35:00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汉族,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1891年12月17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景星学社社员,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汉族,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1891年12月17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景星学社社员,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作者简介
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评论家、剧作家; 同 时也是非暴力的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他生于贵族家庭,1岁半丧母,10岁丧父,由亲戚抚养成人,是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1845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2年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 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俄历)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个人作品
代表作
作者影响
托尔斯泰不乏崇拜者,最著名的是三个人:甘地、曼德拉、马丁·路德·金。 ——甘地自1908年开始给托尔斯泰写信,两人通信直到1910年后者去世。受托尔斯泰影响,甘地形成了“非暴力”思想,带领人民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摆脱了英国的统治,赢得印度独立。 ——曼德拉最喜欢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他也接受托尔斯泰的“非暴力”思想,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国内黑人的尊敬,于1994年至1999年间就任南非总统。 ——马丁·路德·金从托尔斯泰的著作中获取灵感,将“非暴力”和“直接行动”作为社会变革方法,曾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人物评价
列宁的著名评语:“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提出了非常有力的、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拍着胸脯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身;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饼子。’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穷困、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疯狂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神父代替有官职的神父,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
列宁一方面肯定托尔斯泰,一方面否定他;肯定是因他对社会的揭露、批判,否定是因他“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句话,列宁嫌托尔斯泰不够革命,恨不得托尔斯泰是高尔基,《复活》是《母亲》,而托尔斯泰确实不是高尔基,《复活》也确实不是《母亲》。
作品简介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复活》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
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妓女生活使她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作陪审员。当他认出她肘,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并准备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面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斯结合,从而走向"新生"。
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
故事梗概
《复活》上——乱七八糟的生活
喀秋莎玛丝洛娃的妈妈是个喜欢未婚生子的女仆,她已经生了5个,去世了5个,喀秋莎是第6个,因为被主人看见并喜爱而生存下来,喀秋莎三岁她的妈妈就去世了,喀秋莎在主人家过着半养女,半女仆的日子。主人老小姐的侄子跟喀秋莎两见而别,喀秋莎却有了孩子,喀秋莎被老小姐赶出门,迫于生活的压力,迫于不想吃苦又想过美丽快乐的日子,喀秋莎走上了妓女之路。然而卖力当了7年妓女,喀秋莎成为谋财害命的被告。今天她该上法庭了。 聂赫留朵夫是位公爵少爷,他穿着华丽气派,生活高贵雅致,雍容华贵的世界里,生活的主题是在有夫之妇玛利亚瓦西里耶芙娜和玛利亚柯察金小姐(他是有多喜欢玛利亚这个名字)之间做稳定的左右为难,还有为他继承的太多的数不清的财富和资产而头疼,会绘画会英德语语,他在贵族中都莫名其妙的高人一等受人尊敬。今天他要上法庭做陪审员,陪审的案子,是被告伙同茶酒中下毒毒死客人,并侵占客人财产。被告中有一位妓女,可是聂赫留朵夫发现,她居然是当年自己姑母家那个半养母半女仆,那个跟他有过两天情分的喀秋莎。 原来聂赫留朵夫就是当年老小姐的侄子,他原本可是个正义纯洁为了理想甘愿把父亲的土地分给农民的人,他第一次去姑母家跟喀秋莎产生了朦胧的相互爱慕之情。然而转眼三年他已经成为一个挥霍无度享乐利己的军官,他第二次去姑母家,兽性的自我让他诱奸喀秋莎转身离去,等他几年后第三次去姑母家听说了什么喀秋莎私生子变坏妓女的故事,然而,他可不能容许自己难过自责,他很快就摆脱了各种自责和怜悯,依然做轻松享乐的自己。直到8年后的此刻在法庭上他又看见了已经成为被告的喀秋莎。
《复活》中——灵魂的觉醒
检察官陈词,律师陈词,喀秋莎被认定为一个有点知识本该自立自强,却走上运用知识谋杀商人之路。辩护律师陈词,喀秋莎是当年被诱奸而导致堕落的。这居然让陪审席上的聂赫留朵夫偷偷掩面而泪流满目,十年不见,几乎再也没有想起过的记忆突然就让他看到曾经那张让他心动的青春而纯净的脸面已经变得沧桑而浮肿,然而他不要心生怜悯,他更多的是怕别人知道他就是当年诱奸她的那个人,让着一切赶快结束,“这跟我不能有任何的关系。”这本是不该存在的记忆。 最后判决如下:卡尔津金流放苦役八年,玛丝洛娃流放苦役四年,叶菲米娅·包奇科娃褫夺一切公权及特权没收其财产,处以三年徒刑。卡尔津金和叶菲米娅欣然服罪,玛丝洛娃却悲愤的吼叫哭泣。聂赫留朵夫顾不得撇清关系了,他居然一休庭就去为玛丝洛娃的上诉奔走起来。 当晚聂赫留朵夫需要去柯察金小姐家去赴约,为什么他觉得原来还算安逸的一切富贵浮华都让他觉得卑鄙无耻,他甚至心中自己问,我从来都是讨厌柯察金小姐的,我为什么要跟她结婚。 回到家,聂赫留朵夫依然烦躁,他回忆起喀秋莎十年前的白色连衣裙和乌黑的大眼睛,如果他曾经有过爱,那就是从喀秋莎开始又从喀秋莎结束的,那是早就远离他的纯真美好。他讨厌他过世的妈妈,他讨厌他的生活,他讨厌柯察金小姐,他讨厌有夫之妇玛利亚瓦西里耶芙娜,那包裹着肉欲的兽性让他甚至有点厌弃自己。这样的厌弃何异与做了妓女的喀秋莎的无耻堕落? 曾经那个饱含激情真诚活力的聂赫留朵夫什么时候不见了,剩下个虚伪懒惰贪婪可耻的聂赫留朵夫堕落在空虚苟且的生活的罗网。他检讨梳理自己十年来一次次的放纵堕落,他好像突然内心里那个蒙尘太久的良知的精神的自我。 与此同时,玛丝洛娃怎么也不明白自己从事多年的专业窑姐技能怎么会不管用了,居然让一群男人判了她为苦役犯,喀秋莎要跟自己吃饱穿暖的“好日子”说再见了,她现在是苦役犯喀秋莎。 第二天一早,聂赫留朵夫欣喜的收到了有夫之妇玛利亚瓦西里耶芙娜的结束信,他也可以再不去柯察金家,他现在只想做一件事,他要去找喀秋莎,求得她的原谅,如果有必要,就跟喀秋莎结婚。结婚!以求得他灵魂和道义上的圆满。 聂赫留朵夫一路狂奔去法庭要见喀秋莎,他甚至横冲直撞告诉检察官“我就是当年勾引了喀秋莎的人,害的她被判了不该判的罪,我要帮助她,我要跟她结婚。”折腾了一天他没有见到喀秋莎,但是他感受到心灵上的快乐,他探知到那个灵魂深处真正的圣洁的自我的觉醒。 其实,他不知道十年前的喀秋莎怀孕以后去深夜两点的雨夜站台找过他,喀秋莎看到高贵的聂赫留朵夫开心的笑着享受着快意人生,而喀秋莎只能淋着雨顶着冷风,在泥水中拼命追赶载着根本没看见她的聂赫留朵夫的火车,然后看它远去,“我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我不过是他的一件玩物而已”,喀秋莎从那就彻底的忘记了这段钻心的伤痛。 第三天聂赫留朵夫准时奔赴看守所,在历经波折后,他终于看见了狱中的喀秋莎,喀秋莎带着专业妩媚的微笑向他这个有钱人走来,然而,喀秋莎突然收起了笑容,她认出他来了,在嘈杂的人群中,他说“我来了,我是来请求你宽恕的。”
《复活》下——践行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喀秋莎已经是个没有灵魂的女人,她只是因地制宜的发出职业而妩媚的微笑。她早就把他带给她的美妙的高贵的情感世界以及陡转直下的屈辱和罪恶感掩藏在肮脏的现实之下,过去早就跟她无关了。她只是想利用聂赫留朵夫来为自己谋福利,然而聂赫留朵夫并没有责怪她,他知道自己对她的伤害太大了,他努力让自己去信任喀秋莎。 聂赫留朵夫为了喀秋莎继续上诉,帮她申请监狱里的工作,帮她解救和帮助犯人觉醒,同时他又跑去自己的庄园,把土地租给农民,搬离自己的豪宅,住到喀秋莎教育周围的小破旅馆。 喀秋莎也开始改变,但是革新之路并不太好走,她愿意做聂赫留朵夫希望她做的一切,戒酒戒烟戒卖弄风骚,然而,世人却用原来的标签来对待她,她心理很难过,她已经重新爱上他,但是她不舍得跟他结婚,因为这个牺牲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太大了。 上诉结果维持原判,聂赫留朵夫释然的跟喀秋莎一起踏上去西伯利亚之路。然而,喀秋莎却慢慢的爱上了犯人西蒙松。虽然聂赫留朵夫舍家撇业最终没有换来喀秋莎的婚姻,可是聂赫留朵夫看到了喀秋莎的改变,而且,他找到了更多有意义的事业。 《复活》是托尔斯泰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作品,被他自己誉为最喜欢的作品。据说为了写《复活》他深入监狱体验生活,所以他可以把犯人,妓女,监狱长,狱中场景写的惟妙惟肖。 喀秋莎是女仆的私生女(母亲的榜样做的不好),她存活下来是侥幸(主人救了她),但是她的存活下来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纯情善良让她被引诱而最终导致堕落,走上一条丧失良知,泯灭人性真善美的道路,她被诬陷和错判(如果有的话)也许更象是对她长期放纵沉沦好逸恶劳的审判。 聂赫留朵夫在生活中也走过歧途,他从一个热情真诚的少年变成一个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的“圈子”里的人,他有太多不愿意想起的过去,直到他再次遇见沦为妓女的喀秋莎,他潜意识里的愧疚,懊悔才得以浮出水面,让他对自己进行了痛彻心扉的灵魂拷问。他觉醒,他要承担当年错误的责任,他要跟喀秋莎结婚,他要重新唤醒喀秋莎的自尊自爱,并真的亲力亲为不顾非议去坚定的践行。 所幸在他的努力下,喀秋莎真的开始改变,聂赫留朵夫也在救赎喀秋莎的过程中挖掘了自己的天性,完满了自我。 其实最后不论他俩结不结婚,他俩人的互相拯救互相救赎已经完成,这段关系不因为他们是否在一起而始终是圆满的。 有人说,命运其实就是每个生命天生而来的使命,所谓爱与自由,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在爱的安全感中自由的追寻和探索自己特有的生命意义,这可能也是所谓的不忘初心吧?我们暂且不论聂赫留朵夫和喀秋莎的各种行为决定的对错,他们却的的确确是通过生命火花的碰撞和相互爱慕,各自找到了那个“天命”中的自我,那个更真实的本我,也许这就是《复活》的真实意义。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个人背景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交,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创作过程
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小说写于1889至1899年,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问罪过,不幸婢女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托尔斯泰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用了10年时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小说原计划创作四部,但只创作了三部。
人物介绍
聂赫留朵夫
《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那时的爱是纯洁美好的。"在他眼里,只有妻子才是女人,凡是不能成为他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女人,而只是人"。 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工具"。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爱情的侮辱,但那时他无法控制自己,从而导致了一个女人的悲剧; 第三阶段是——从仟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在他忏悔的过程中,通过对他的所见所闻,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沙俄专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
卡秋莎·玛丝洛娃
作者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愤怒。正是这种感情触动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由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亿,"悔罪"的聂赫留朵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井使她重新"爱"上他。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作者让玛丝洛娃进入政治犯的圈子;跟这些人接触,使玛丝洛娃感到亲切和自然。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情,虽然说是出于同情,确也是合适的。这能使她的灵魂感到轻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的结合将会把玛丝洛娃带入革命者的队伍。而聂赫留朵夫的那种仁慈的"忏悔",无论怎样真诚,却终究免不了带有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宽宏大量的意味。玛丝洛娃意识到过去的爱情已经永远不能"复活",她也不再需要这一切了。而此时在她面前展现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义的、鲜活的、真实生活,这才是玛丝洛娃真正的新生和灵魂的"复活"。
西蒙松
西蒙松,是《复活》中的女主角卡秋莎·玛丝洛娃的丈夫。政治犯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意志力极强又有着自由思想的人。他是军需官的儿子,认为父亲所挣的钱是不义之财,应该交还人民,为此跟家庭决裂;认为恶势力的存在是因为人民没有受过教育;离开大学时加人民粹派,任过乡村教师,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为此他被捕了。 流放途中,与玛丝洛娃接触最多、对之施加影响最大的,也正是玛丽亚和西蒙松;玛丝洛娃的变好,其实是近朱者赤。玛丝洛娃最终接受了西蒙松,而“生气蓬勃的卡秋莎(即玛丝洛娃——引者注)得到西蒙松这样的人的爱情,现在已经走上一条稳固可靠的正路”:玛丝洛娃完成精神上的复活。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的《复活》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一方面,在对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反动的国家、法律、教会制度的揭露上,很难找出另一部作品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宗教对于托尔斯泰非常重要,而"托尔斯泰主义"也与他的宗教思想密切相关。托尔斯泰历来被看作集多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而其最显著的矛盾就表现在他的宗教思想上:一方面,他激烈地揭露和抨击俄国黑暗的教会:另一方面,又热烈宣扬宗教道德思想。但是如果结合19世纪俄国现实的话,就会理解他身上的矛盾性。首先,俄罗斯民族信仰宗教,托尔斯泰要宣扬其思想就必须顾及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这一特点;当时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腐败、残暴使得生活其下的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无奈之下只有从宗教中寻求慰藉和解脱。所以,作为宗法制农民代言人的托尔斯泰也必须从宗教角度为俄国人民寻求摆脱的路径。托尔斯泰是艺术家和思想家,而并非政治家和革命家,又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有把改造社会的关键点寄希望于以博爱为核心的宗教道德理念上,希望以此来解决社会矛盾。要注意的是,托尔斯泰主义虽然来源于宗教思想,但在托尔斯泰那里,他将现代宗教意识概括为全人类兄弟姐妹般的友爱团结。可以说在这里宗教就不是一种迷信思想,而是一种道德准则。
在《复活》中,道德问题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大量的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价值。过去很多观点认为,书中充满了托尔斯泰布道式的道德说教,并把这些视为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有些批评家甚至干脆认为《复活》是托尔斯泰变成道德家之后艺术走下坡路的一个证明。比如小说中含有教会无法接受的渎神言论,也含有社会批判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书中所反映的司法环境:诉讼过程不公正,监狱关押缺少人性,只会增加犯罪率;另外,根据福音书的说法,人也没有权力审判别人。
宗教的救赎
托尔斯泰主义和俄罗斯的宗教哲学有很多关联之处,但在《复活》一文中,这种精神的自我拯救和自我完善与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结合在一起,因而这种解决的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并充满了内在的矛盾。作为上层的统治阶级的一员,自然在认识到自身的罪恶之后,可以通过宗教的手段,来实现对自我救赎。然而对于从来就处于下层的穷苦百姓,他们的救赎要依靠什么呢?显然只能靠宗教。由于这种局限,托尔斯泰艺术的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在失足后仍可重新站起来,并在道德上获得新生。所以才会造就典型的托尔斯泰式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他作为陪审员出席庭审时意外调到被控杀人的妓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十年前他诱奸并抛弃了她,从而导致她沦落风尘。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他想和她结婚,井跟随她到西伯利亚服苦投。他抛开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把大部分土地分给农民,奔赴西伯利亚。但玛丝洛娃拒绝这种"牺牲",嫁给了一个政治犯。
其实,岂止是平民,对于贵族也一样,《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母题当作贵族的专利,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人若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人一旦自觉,则可能"复活"。所以托尔斯泰主张以"道德的自我完成"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提倡"不以暴力抗恶",是反对阶级斗争的。
玛丝洛娃最后原谅了聂赫留朵夫,可这并没有改变她被流放的命运。人是一个作为过程的存在,当人的物质形式消灭以后,无论是托尔斯泰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是任何一位有理性的文学家都难于讨论关于灵魂的问题。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面对着无处不在的恶,人们怎么样才能摆脱。原谅与宽恕对恶能起到任何作用吗?当然,暴力不能解决一切,尤其不能解决人性深处的,不依赖社会制度而存在的矛盾,例如贪婪、妒忌、淫欲、暴力等。但是,幻想在一个恶的环境中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来达到自我解放,是不现实的,只有在实现物质上的解放后,才有条件实现精神上的解放。只有在每个人摆脱了饥饿、寒冷、奴役、压迫的束缚之后,才有可能追求灵魂的自由。
矛盾的诉求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最终也没能找到解决俄国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方法,作品最后也只写了聂赫留朵夫希望从福音书找到解决的方法。不少人认为这是托尔斯泰的一个局限,他在小说中对革命者是不抱太大希望的,所以也就没有深入去探讨这些革命者并持一定的反对态度。他宣扬的只是一种非暴力政策,即"不以暴力抗恶",他虽然厌恶当局者,但是却反对报复政府的统治,所以他通过革命者表达了这个思想,即书中纳巴托夫说的;"不应该摧毁整个大厦,只要把这个美丽,坚固,雄伟,为他们所热爱的古老大厦内的房间作一次重新分配就行了"。只希望通过福音书里的教义教导人们向善,企图以此感动所有的人,使统治者也向善,达到社会的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可是,这种改良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聂赫留朵夫最终也没有真正找到出路。
托尔斯泰虽然没有找到社会的真正出路,但他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思想以及其忏悔过程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复活》中最后男女主人公在心灵上,道德上都达到了复活,实际上也是作者心灵和道德的复活,他更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并且思想上也达到了新的飞跃。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尽管不赞成摧毁当时的制度,但托尔斯泰对俄国统治机关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法院唯一的宗旨就是维持社会现状,因此他要迫害和处决那些品德高于一般水平并想提高这个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谓政治犯,同时又要迫害和处决那些品德低于一般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谓犯罪型。"
艺术特色
对比
《复活》的结构与描写的基本原则,是尖锐的对比。小说中描写了极其广泛的生活画面:从法院到教堂,从监狱到流放所,从莫斯科到彼得堡,从城市到乡村,从俄罗斯到西伯利亚。通过这些画面,作者把上层社会与人民生活进行对比,把贵族老爷、达官贵人与贫苦的老百姓进行对比,把统治者与犯人进行对比。
心理描写
托尔斯泰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重见玛丝洛娃后,思想上引起的一系列的激烈斗争。小说巧妙地利用外界的事物和现象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外界事物影响着人的情绪;有时又由于人的情绪使周围环境带上一种特殊的色彩。如法庭审判、监狱的情况,农民和流放犯的生活,都积极地影响着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和情绪,有时聂赫留朵夫的恶劣情绪又产生对周围环境的厌恶感情,如聂赫留朵夫在参加法庭审判后到柯尔查庚家看见他家的一切都感到厌恶。作者通过聂赫留朵夫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贵族地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现了聂赫留朵夫道德自我修养的整个过程。
讽刺
托尔斯泰所运用的讽刺手法,有他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是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利用揭露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造成有力的讽刺效果。例如作者对法庭的官员所进行的描述对整个法庭描写就是这样。托尔斯泰对整个法庭的描写从它的陈设到审判的程序都作了详尽的描绘,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法庭好像是很庄严很神圣的,但实际上却是极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通过逐步深入的描写,托尔斯泰揭露了那些执法者都是装模作样的。他们假装正经,故作姿态,都是一些道德败坏,草菅人命的官僚分子。像这样揭露法庭表里不一的讽刺手法,就辛辣地嘲笑了沙皇俄国法庭韵伪装公正,和貌似神圣的丑态。托尔斯泰还常常用他本人的解释来揭露贵族及官吏们的卑鄙和虚伪,并以此充实他对人物性格讽刺性的刻画。在果戈理的作品中,当书中人物大言不惭地谈论着卑鄙的事情时,他们自己就揭露了自己。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人物常常隐讳着自己的罪恶。正因为这样,作者对他们的揭露就更为尖锐有力。
作品评价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翻译家 力冈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