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临证用药心法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编辑于2024-07-02 09:27:13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李辛用药心法
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
上焦层次
表层气分(温开)
麻黄
中品 苦,辛,温
“三焦交通信使” 气味皆薄、轻可去实、升浮之品,亦降气、通络、破癥坚积聚; 中虚者慎用,免致大汗而泄阳气
藿香
辛温
“中焦的和风” 散寒湿、开表气、或增余热,
防风
上品 甘,微辛,温
“以风拂平” 柔化交通表里内外,亦属中焦
苏叶
辛,温
“平衡鱼蟹的寒湿” 祛寒湿之力逊于藿香,清化升浮、稳定上焦气机,亦属中焦
苏梗
微苦,微辛,温
“中焦的门童” 柔开中上焦以达表、清化气机、稳定三焦,亦属中焦
生姜
辛温
“胃舒之友” 散寒化痰、温开肺胃及表气,解鱼虾毒
香薷
微辛,微温
“柔版麻黄” 宣通表里上下,夏日用之以微开上焦而无泄阳气
羌活
上品 辛,微苦,温
“地表之风” 行气、通经络,散寒除湿止痛之力甚于麻黄
表层气分(凉开)
生石膏
中品 辛,甘,寒
“退热专家” 清降火热之邪而达表、清化神气之郁火
青蒿
微苦,微酸,寒
“透血分热而达表” 凉降气机、轻开上焦
淡竹叶
中品 甘,平,寒
“轻灵凉化” 清化湿热、引肺热从小便而出
薄荷 辛,凉
“清新醒神” 清利头目、升浮轻剂、开胃气
蝉蜕 甘,咸,微寒
“皮表解放者” 清利头目、止惊痫、透疹外出
菊花 上品 甘,微辛,微苦,凉
“养阴气之花” 护阴分、养阴气、清降火热、解表气、舒经络,柔补中上焦
桑叶 苦,微辛,甘,平
“凉阖之叶” 祛风热、阖降柔开之品、清利头目、凉润
芦根 甘,微寒
“自然的气阴调理” 稳定上焦气机、益气、生津液、益肺、畅三焦
佩兰 上品 微甘,微苦,平
“保持中焦气机流通” 通衡中上焦、柔升之品、引湿热透表而出、通达中上二焦、复其升降、利三焦而助小便
表层血分(温开)
荆芥 中品 辛,温
“安全的皮表清理” 祛风寒、散郁热、通络解表、通血络、轻清升浮之品
白芷 中品 芳香,辛,温
“美肌润肤” 气味俱轻,温经络、长肌肤,止带、疗疮疡
桂枝 上品 辛,甘,温
“温经散寒” 通行气血、通经络、补神气、强心,亦属中焦药
杏仁 下品 苦,辛,温
“上焦降气者” 气薄味厚,易生郁热;降肺气、亦入血分,化痰
半夏 下品 辛,温,生品有毒
“痰闭专家” 开表气、祛风寒痰、开胸畅气、温胃补中、化滞消瘤
艾叶 辛,微苦,温
“爱的给予” 扩大能量场域、温经散寒、安神舒体、护神气、流通血分,可内服、外敷或艾灸
苍术 苦,辛,温
“湿浊专家” 开表气、化湿浊、祛风湿,亦属中焦
表层血分(凉开)
浮萍 中品 微苦,微辛,凉
“退疹良药” 轻浮之品、升散发表、助邪排出
连翘 下品 微辛,苦,凉
“肌肤热疾良药” 祛风毒、解表气、清利热邪、破积滞
金银花 苦,甘,寒
“处理感染专家” 清解血络之瘀热、消风热、解毒
忍冬藤 微苦,微辛,凉
“表层深部疏通” 解表、疏通气机、祛风热
黄芩 中品 苦,寒
“上焦凉风” 轻开上焦、祛风热痰、开胸畅气、清利头目、醒神
蒲公英 甘,微苦,凉
“消防队” 清化血分热毒、消痈肿、润化瘀血
牛蒡子 微苦,微甘,辛,寒
“疏通热结” 疗热阻于身半以上(咽喉、淋巴肿痛)、润肺凉化
桑白皮 中品 甘,微辛,凉
“肺热清理者” 清降上焦热、开胸化痰、利小便、清利头目
益母草 微辛,甘,微苦,平
“驱邪者” 清宣风热、引热从小便出、利邪外出
中焦层次
在中焦层,分为四类:阖中焦、开中焦、中焦沉降药、中焦升浮药,在每一类中,又分为气分药和血分药。中焦药都有运化水谷、转输气血和调节气机升降的功能。
中焦气分(阖)
山药 上品 甘,平
“补中、补虚羸”“精气化生的支持者” 阖收精气、助生化
诃子 苦,酸,微甘,温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保护” 阖收精气神、补中气,保护神气格局、安神、强胃气,下焦阖收运通药
干姜 中品 辛,温。
“温暖的脾胃守护者” 守而不走、温化肺胃
白人参上品 甘,微苦,微凉
“元气恢复者” 亦属下焦,止渴,也是中气恢复者
白扁豆 甘,平
“胃气支持者” 和胃气、柔和地滋养气阴、守而不走
粳米 甘,平
“胃之气阴的最佳提供者” 柔补胃气
麦芽 甘,平
“唤醒胃气” 滋养、活化胃气;柔阖中焦、微微的升浮之力
谷芽 甘,微凉
“平静的少年” 功同麦芽,滋养之力略胜;补中气、柔化下行
大枣 上品 甘,微温
“美味甜点” 补益气血、味厚而略腻,胃气郁滞、湿滞者者慎用
茯苓 上品 甘,淡,平
“隐藏的力量” 像通草,创造一个流动蕴育的气场以协助胃气和谐,大剂量有降气安神之功,增加定力
西洋参 甘,苦,凉
“形气活化者” 养气阴、生津液、增加头脑和肺部需要的能量,忙碌急躁者用之,加速上焦气的运转;平和者服之,则阖降气机
莲子 甘,平
“柔和安定的使者” 阖收中下焦、守而不走、稳定神气、安神补虚
砂仁 微甘,辛,温
“温暖的伙伴” 温中和胃、柔运中焦
甘草 上品 甘,凉
“令人放松舒缓的和谐者” 在神的层面,提升接受度;在气的层面,放松胃部、调柔气机、解毒
山楂 酸,甘,微温
“中焦的缓和推动者” 补气活血,亦属血分药,略粘滞
中焦血分(阖) 部分药亦属下焦
黄连 上品 苦,寒。
“冷静的苦修士” 清利头目、清心、稳定气血,小剂服之厚肠胃
黄柏 上品 苦,微辛,寒
“沉降而开” 通达于四末、散邪外出,亦属气分药;浮阳不收者,可阖收阳气,稳定气机
龙胆草 上品 苦,寒
“龙之胆” 清明神气,阖收而降、定五脏、强志、疗恐惧不安、化湿浊
阿胶 上品 甘、微温
“女性之友” 补血虚风劳、四肢酸痛、润中,亦属下焦
灶心土 辛,微温
“来自大地的支持” 亦属下焦,温中阖收、止血
苏子 甘,辛,温
“虚弱之肺的朋友” 补中上焦、温补肺气、通络化痰
白果 甘,微苦,平,小毒
“沉静的君子” 创造稳定的气场以助中上焦气机运化,柔开而达表,慎用大剂量
酸枣仁 上品 甘,芳香,平
“祝福的力量” 阖降气机、安舒神志、利上焦、保持气机稳定
麻子仁 上品 甘,芳香,平
“润导之药” 在神的层面,带来安心和满足感
吴茱萸 中品 苦,辛,热,小毒
“温暖的能量保护场” 布散之力宽大、驱寒、温运中下焦、固中
中焦气分(开)
佛手 甘,辛,温
“最佳中焦助手” 柔开之品、和运中焦,助气流通表里内外
菖蒲 上品 辛,微甘,温
“宽心之品” 升浮之药,行表气、开窍、醒神、通行表里上下、舒展气机
陈皮 辛,苦,温。
“中焦的老管家” 运中健胃、理气下行、开胸畅气
白术 上品 苦,微甘,温
“土地之领主” 建中、补中气而达表散邪
苍术 苦,辛,温
“湿浊专家” 亦升浮而通表气
青皮 苦,辛,温
“中焦小旋风” 效强于佛手,深入血分、降气下行
木香 上品 辛,甘,温
“暖心之物” 较之佛手之柔开,气味雄壮、保护安定神机与气机,疗恐惧失眠
川楝子 下品 苦,微辛,凉
“肝经疏导者” 亦入血分和下焦,理气之力大于沉香,凉降之品
茯苓 上品 甘,淡,平
“隐藏的力量” 柔和地降运中气,亦能阖补中气,安神
佩兰 微甘,微苦,平
“保持中焦气机流动” 柔开之品,协理中上焦气机运通
苏梗 微苦,微辛,温
“中焦的门童” 柔开之品,功同佩兰而温通之力略强,开宣中上焦肺胃之气,亦属上焦
竹茹 甘,凉
“清新的竹荫” 柔运之品,功同佩兰,而宣上之力不足,引热下行、调和肠胃,功同甘草
柴胡 上品· 苦,微辛,平
“刷新” 行气解郁达表,轻开中上焦、柔行血分
威灵仙 微辛,温
“三焦门户开通者” 运通三焦、疏通经络,开表气、通二便、化郁结
中焦血分(开) 部分药物亦属下焦
当归 中品 辛甘,微苦,温
“妇科要药” 大剂用之,补益气血;小量用之、通行气血;散邪出表、走而不守、行诸周身,气厚之品、过用生热
香附 辛,微苦,温
“肝木之使者” 疏调木气、通行气血、温补中气
艾叶 辛,微苦,温
“无分别地温暖给予” 扩大能量场域、保护、澄清、补充、流通血分
蒲黄 上品 甘,微温
“血分组织者” 活血化瘀、补中、清热、流通血分
夏枯草 下品 微苦,辛,凉
“西伯利亚寒风” 行深血分,大剂用之,散瘿结气;小量用之,消实化滞
琥珀 甘,平
“定魄之精华” 行血分、降通之力,亦属下焦药
茵陈 上品 微苦,甘,平
“中焦清洁工” 清化湿浊、化食积、调畅气机、健中
血余炭 苦,微咸,温
“血之精灵” 阖收之品、行深血分,通行周身内外、安神、定气血
丹参 上品 微辛,甘,苦,凉
“血府执政官” 化瘀血、凉润气血
栀子 中品 苦,微辛,寒
“内在聪慧的冷美人” 行于血分、清心降火解毒,味薄之品
栝楼皮 苦,甘,凉
“固执的战士” 气味厚、行气而沉降下行、化胸中痰、助寐
桂枝 上品 辛,甘,温
“温经脉” 通行上下之气血、散寒、通经活络、补心气、强精神,亦属上焦药
三七 甘,微苦,凉
“血分侍卫” 清理血分、去邪气不洁、化瘀血、凉血、补血
中焦气分(降)
大腹皮 微辛,甘,苦,温
“运通之信使” 通行周身之气、化皮肤肌肉之壅滞、亦入血分
鸡内金 甘,咸,微温
“化虚滞良药” 补中、亦入血分;化“有形”之聚(瘤肿、结石、陈旧瘀血)、温中,尤适于小儿脾胃积滞
厚朴 中品 辛,微苦,温
“中焦润通” 滋养中气、助运化,亦入血分、畅胸中气、助大便、导邪外出
荔枝核 甘、涩,温
“下坠之石” 补血、降气下行、理下焦气
中焦血分(降) 部分药物亦属下焦
大黄 下品 苦,寒
“破关之将” 最好的血分流通药,通降三焦、行气活血、泄热通便
酒军 苦,微辛,微温
“温和的将军” 效似大黄而柔和,驱热而下,降通、化瘀通络
莱菔子 甘,辛,微温
“人参的对手” 效似苏子而气味略强,化痰消食,勿与人参同用
枳实 中品 苦,酸,微辛,凉
“瓶子刷” 清利肠胃、行气化积
白芍 中品 酸,苦,凉
“阖收者” 阖补中气、稳定气机、益阴气,补益之力较赤芍佳,行血分
赤芍 酸,苦,凉
“行深部之血” 行中焦血分而降下,通经络、清利思维
槟榔 苦,辛,温
“气血阻滞的切割刀” 活血化瘀、去食积、阖而降气、破癥结
代赭石 下品 甘,微温
“血分柔化者” 补中、温化气血、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降气化瘀
桔梗 下品 苦,辛,温
“化痰” 宣肺化痰、消肠中滞毒,亦属血分药
中焦气分(升) 此类药物亦属上焦
黄芪 上品 甘,温
“中焦激发者” 补中益气、温肌肤、补气血,升浮之品
藿香 辛,温
“中焦的和风” 祛风散寒、宣通中上焦
苏叶 辛,温
“柔开中上焦” 调和中焦气机以运化正常、解夏季寒湿
荷叶 微苦,甘,凉
“夏日凉风” 调和中焦气机以运化正常、解暑湿
浮小麦 甘,平
“上浮的气球” 升浮之品、补三焦之气、温表
防风 上品 甘,微辛,温
“以风拂平” 柔化交通表里内外、亦属上焦
葛根 中品 甘,微辛,平
阳明之信使” 柔和地打开身表以上经络,升浮之品、解肌发表 (阳明皮部)
升麻 上品 微苦,凉
“接通和唤醒阳明之表里” 清热,气味皆薄、升浮之品,化中焦淤积,解毒
川芎 上品 辛,温
“头痛良药” 辛温升散之品、温通气血、通经解肌,小心上火
下焦层次
根据“阖”的作用层次,又可分为三类:精、阴、气,代表不同的深度、细微度和流通度。 根据“开”的层次,又可分为三类:开通表里内外(全身)、开血分、开水道(利小便)。
下焦(阖)
阖精
菟丝子 上品 辛,甘,平
“强志,怯者服之,增加勇气” 通络、有升浮之力,辛而能散郁火,勿过量
巴戟天 上品 甘,辛,微温
“虚寒风湿之良药” 温阳达表、强筋骨
山药 上品 甘,平
“补中、补虚羸” 阖收精气、助生化,亦属中焦药
山茱萸 中品 酸,温
“虚极,阖收元气之品”
肉苁蓉 上品 甘,微温
“干涸之流的救助者” 竣补精气、养五脏、强阴
枸杞子 上品 甘,温
“助阳、动阳” 气味厚滞,强阳
龟板 上品 咸,平
"阖定下焦" 阖收阳气、安神
生杜仲 上品 苦,凉
“强腰脊” 固元气
何首乌 苦,温
“祛血分毒” 气味柔和、消肌肉间壅气
桑寄生 上品 苦,平
“补精、柔运下焦” 通络、去风湿痹、助消化
熟地黄 甘,酸,微苦,微温
“柔补精血” 固元气;久服生郁热,小剂量服之良
白人参 上品 甘,微苦,微凉
“安神志、开心” 安神、阖收精气
五味子 上品 酸,温
“温柔地把能量收向下焦” 收涩精气、养五脏、补诸不足、助气化
补阴 多有去血热之功
生地黄 上品 甘,微苦,微酸,凉
“定血分之气” 助精血化生、解血毒、养阴
玄参 中品 苦,甘,凉
“行血分、凉血解毒”
麦冬 上品 甘,平
“主胃络脉绝、羸瘦短气、补中” 养阴生津
天冬 上品 甘、微苦,凉
“主治诸暴风湿偏痹,清降凉收之力” 镇心、去热
女贞子 上品 苦、平
“去热毒痹” 补阴气、“静”药
沙参 上品 甘,平
“柔补胃中津液” 和胃气、养阴
石斛 上品 甘,微苦,凉
“温和的存在,去邪气” 补中上焦、益精阖补下焦,久服带来一种神气的完整感
玉竹 上品 甘,平
“除烦闷” 润肺
天花粉 中品 苦,甘,微寒
“补虚安中” 祛胃中烦满而热、生津、消肿毒,亦属中焦
桑椹 甘,酸,凉
“纯粹的助阴” 滋阴、其效速、无生热之弊
百合 中品 甘,平
“肺和悲伤的安抚者” 阖元气、畅心胸、平静的力量、润肺
旱莲草 酸,苦,平
“凉润清静的树荫” 安神、除虚热
阖精气 矿物类:多镇定安神
生牡蛎 上品 咸,凉
“清理思绪” 阖精气、清晰思维、降气下行
生龙骨 上品 甘,平
“质朴地收阖到内” 阖气归元、舒缓神气
灶心土 辛,微温
“来自大地的支持” 温阖中下焦、提升勇气
珍珠母 咸,平,凉
“觉察和保护” 清晰思想、松静意识、澄清迷惑、冷静观察
磁石 中品 辛,凉
“冷静地重新排序” 安神定志、回复平衡感(眩晕、迷乱)、去周痹风湿
紫贝齿 咸,平
“勇气的恢复” 强化意志力、勇气和清晰远见
石决明 咸,凉
“助眠药” 纯粹的镇定作用、稳定气机、有助于决断力
朱砂 上品 甘,凉
“温暖安宁的阳光” 带来精神之光和能量,与外部世界重新联通;虚己、通神明,治疗恐惧和噩梦
下焦气分(开)
表里内外流通 助元气运行十二经络及三焦,或补阳气
附子 下品 辛,热
“内在的正午阳光” 温中下焦、通行表里上下十二经络、阖中回阳,治疗恐惧
细辛 上品 辛,温
“温通双刃剑” 温通,与麻黄同用、易散肺气、适合络脉瘀阻寒闭,慎用大剂
桂枝 上品 辛,甘,温
“经络温暖者” 温通经脉、升阳气、温上焦
肉桂 上品 辛,甘,热
“火之空间” 温、阖、固下焦元气,守而不走
补骨脂 苦,辛,热。
“点燃肾之火” 兴阳、向上向外,过用则泄下焦元气,慎用
冬虫夏草 咸,甘,温
“轻平补剂” 温养下焦而不动阳气、不耗精、补下焦气、守而不走、助生气
红参 甘,微苦,温
“冬日暖阳” 温养周身,但流通性不如人参
鹿角胶 咸,甘,温
“强阳之品” 升阳运督、温通周身阳气,重剂或久服易损下焦,慎用
淫羊藿 中品 甘,微苦,微辛,温
“晨曦般的阳气” 走而不守、通达之力、散寒除湿
白人参 上品 甘,微苦,微凉
“元气的恢复者” 阖收中下焦,安神志、定魂魄,明目开心益智
红景天 微苦,微温
“助力之友” 补充能量、升浮、动阳气
沉香 芳香,甘,微辛、微苦、温。
理下焦气” 调和下焦之气,阖、降,温而不燥
下焦血分(开)
鳖甲 中品 咸,凉
“无情的清理者” 降下、疏肝之淤滞、攻邪外出,有时会带来精神上的不适感
阿胶 上品 甘,温
“深层血分的滋养和化瘀、津枯血燥者之友、妇科良药” 益精血之力速、柔和地活血
全蝎 咸,辛,平,有毒
清晰的调节者” 精神冷静、动血气、微补三焦之气、保持气机稳定感
蟅虫 中品 咸,微苦,凉
“痛经良药”(瘀血证) 下血闭、血积、癥瘕、破坚
阳起石 中品 咸,温
“血分重整的发起者” 力宏,大于蟅虫、破下焦血闭、阖助下焦、补不足
牛膝 上品 微苦,酸,微温
“柔和地流通腰膝” 强筋骨、下行至足、药力持久缓和、引寒湿下行排出、舒缓气机
桃仁 下品 苦,温
“鼓动气血” 行气血、通行周身内外、消胸中滞气
水蛭 下品 咸,微苦,凉
“最佳化瘀药”
乳香 辛,苦,温
“血分调节者” 效力柔和细腻、稳定气机、梳理内外血气以复其自然
没药 甘,苦,微温
“血分清理者” 能入深层血分细微脉、常与乳香同用、阖降
琥珀 甘,平
“定魄之精华” 定魂魄、安神、理下焦血分、通络、逐风、寒、热邪、利气下行、尿血尿痛之良药
昆布 咸,凉
“凉润良品” 柔阖缓收、润而下行、药力持久缓和
海藻 中品 咸,凉
“深海之涌动” 血分药,气味俱厚、纯阴、沉也。咸能软坚,通行气血、不循常道、增加体内压力、当与流通药同用
芒硝 上品 咸,苦,寒
“快速清理者” 亦属中焦药,逐六腑积滞、利大小便、祛血毒、过量或致吐泻,孕妇、体弱者慎用
三焦水道
薏苡仁 上品 甘,凉
“信息不定的利水药” 会带来神气的不稳定、情绪摇摆,久服建中焦、强肌肤、祛风湿痹
瞿麦 中品 甘,微苦,寒
“清血热利尿” 柔开深层血分、下闭血、通络脉、利小便
通草 甘淡、平,体轻,升浮
“助三焦蒸腾气化” 清晰思想、畅胸中气、欢喜满足感、自然地提升三焦能量、稳定精气格局
冬瓜皮 甘,平
“开宣三焦气机” 皮类走表、柔开上焦,作用层次不如猪苓深入,利小便
白茅根 中品 甘,凉
“三焦水精布化” 气味较通草为厚,可入血分、降气而达于四末、补中益气
车前草 甘,平
“顺畅水道” 利小便而有升浮之气,轻开上焦、利三焦气
车前子 上品 甘,平
“缓和的瀑布” 较车前草略厚重,利水、通淋止痛、阖收精气、利气下行
泽泻 上品 甘,凉
“下焦之水阀” 入血分、阖收下焦、作用到深层的水液代谢、利水
猪苓 中品 微苦,平
“冲泄之水” 本列最强之利水药,行气利水之效速、入血分,久服伤精气
滑石 上品 甘,凉
“三焦凉润剂” 有升浮之能、可升可降、益精气、引湿热自小便而出、清利三焦、清晰思维,儿科常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