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湘淮军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313历史学基础;晚清中央地方关系变动;中国史,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的正规军屡遭失败。为了自保,1853年咸丰皇帝下令各地督办“团练”地方武装。曾国藩以此为契机,以湘勇为基础,利用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纽带,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军纪管理,从而形成了湘军。
历史学考研;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包含纲领性文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文化政策等,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历史学,313考研,古代非洲诸国及社会变迁思维导图,古代非洲的历史丰富多彩,经历了多个文明和国家的兴衰更迭,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以下是对古代非洲诸国及社会变迁的概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适用于考试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湘淮军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湘、淮地方势力的崛起
湘、淮军的形成
原因:正规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屡屡失败;1853年咸丰皇帝下令各地督办“团练”地方武装以求自保
曾国藩以湘勇为基础,以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纽带,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严格军纪教育形成湘军,成为清政府后期主要依靠力量
1862年,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在安徽编成淮军,并积极与外国侵略者合作,成为继湘军之后的又一军阀武装
湘、淮地方势力崛起
原因:湘淮军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清廷须调整同曾国藩集团的关系以争取其支持
表现:1860年,咸丰皇帝采纳肃顺主张,给曾国藩以地方实权;1861年,慈禧太后上台后令曾国藩统辖四省军务,甚至任用大员也听从曾国藩的意见
结果:曾国藩集团发展成为地主阶级当权派中最大的实力派,不仅拥有军政大权,而且掌握了地方政权和财权
满汉官僚关系调整
原因:湘、淮地方势力的崛起,清廷维护统治的需要
表现:慈禧太后上台后对汉族地主官僚一改从前既使用又限制的方针,对曾国藩集团放手使用;曾国藩湘军集团在南征北战中逐渐掌握地方财、政、军权
实质:汉族地主阶级在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地方督抚中满汉比例的变动,尤其集中的反映了这一点)
内轻外重、督抚专权
原因:军事力量的私有化(由军归国有到军归将有); 湘淮军的饷需由将领就地筹划,筹饷制度进一步巩固兵归将有、各私其军的格局 也即:地方军政权力膨胀和财政权力的扩大
表现:”东南互保“、”柯岑之争“
实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