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思维导图,商务管制是指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安全、促进公平竞争等目的,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限制措施。目的:包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防止不正当竞争等。
编辑于2024-07-09 14:48:09自考00089国际贸易 第十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1947年创建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处理国家间(含单独关税区)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的国际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思维导图,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它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思维导图,商务管制是指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安全、促进公平竞争等目的,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限制措施。目的:包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防止不正当竞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考00089国际贸易 第十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1947年创建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处理国家间(含单独关税区)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的国际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思维导图,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它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自考00089国际贸易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思维导图,商务管制是指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安全、促进公平竞争等目的,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限制措施。目的:包括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防止不正当竞争等。
国际贸易与商务管制
出口管制
含义
1904/1710名词解释
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进行管制的行为
原因
由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出于安全、外交政策以及保障国内供给的考虑,对出口实行限制和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确立的基本原则
1.国家安全原则
2.对外交往原则
3.保障国内供给原则
4.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出口管制国家的确定
世界各国,尤其是政治经济大国,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本国情况,对不同的国家予以不同的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的内容
(1)战略物资和先进科学技术。
(2)国内生产所需的较为短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国内市场供应不足的某些商品
(3)实行“自动出口限制”的商品。
(4)历史文物、艺术珍品、贵金属等。
(5)被列入对进口国或地区进行经济制裁范围的商品。
(6)出口生产国组织通过的“限产保价”的商品,要管制出口。
出口管制的实施机构
实施出口管制的国家和地区都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负责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的措施
各国的出口管制一般是通过发放出口许可证的方式来实施的
出口许可证分类
1.一般许可证
根据管制货单和输往国别分组管制表,如属于普通许可证项下的商品,即按一般出口许可证的程序出口,这类商品的出口管理很松
为了便于出口,规定出口商出口这类商品时,不必向商务部贸易管理局提出申请,只要在出口报关单上填明管制单上该商品的普通许可证编号,经海关核实,即可办妥出口证手续
2.单项有效许可证
是由美国商务部发放的一种批准出口许可的官方文件
该证列明了具体批准的出口商品或技术资料的名称、数量,指定了具体的收货人及最终用途,有效期一般为一年
出口商必须依据订货单或合同填写申请表格,逐项申请,获批准后,应严格按许可证上载明的条款执行
属于下列情况的,均需申请单项有效许可证
(1)出口至任何目的地的“战略商品”;
(2)出口那些因“国家安全”原因而实施管制的商福至一些“受限制国”;
(3)出口那些受“外交政策”原因而管制的商品至一些敏感地区;
(4)出口“未公开”的技术资料至某些国家;
(5)出口“短缺商品”至任何目的地。
3.特殊许可证
1810名词解释
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一种许可证形式,与单项有效许可证性质相同
属于特殊许可证和单项有效许可证项下的商品在出口时,必须提交书面申请,获取许可证后,方能出口
但是,特殊许可证比单项有效许可证包含的内容多,常常可代替若干个单项有效许可证使用
形式
1.分销许可证
这种许可证是为了方便美国出口商实现国际销售计划和销售网络而采取的优惠办法,它可以至少替代25个单项有效许可证使用
一次办理后,可以在两年内不限次数地重复使用,其间不再逐项办理审批手续
2.提供服务的许可证
该证是指批准美国出口商或制造商出口备件或替换备件至外国用户的一种许可证
凡是对已出口的机器、设备提供售后服务所需的零备件、替换件,只要对象是美国公司在外国的分公司、母公司,均可申请这种许可证
该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为一年,经批准可延长两年
3.项目许可证
该证是指就一个较大的工程扩建或新的项目建设所需商品或技术发放的出口许可证
如国外的航空公司使用的美国制造的飞机,其航行所需的备件、飞机的维修设备等的出口均可申请。项目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可申请顺延一年
对出口违法的处理
实行出口管制的国家均规定,凡是未经许可而出口,或将批准出口的商品、技术从批准项目的地方私自向未经许可的地区或国家装运,要受到出口执法部门的处理
出口违法行为可能导致行政制裁、罚款或监禁以及按法律采取的其他惩罚,或多项制裁。
多边出口管制
含义
2310/1804名词解释
是指多个国家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的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达到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多边出口管制组织
1.巴黎统筹委员会
1994年3月31日,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被“瓦森纳安排”取代
2.“瓦森纳安排”
联合国成员实施的多边管制
当一个联合国成员违反《联合国宪章》,被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其进行制裁时,联合国其余成员有义务遵守联合国决议,对其进行出口管制
贸易制裁
含义
2304/2210/1410名词解释
是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自身经济贸易利益和规则,对某一国家采取限制或剥夺贸易权益的行为和措施
原因
01 维护经济贸易利益
02 追求政治目的和利益
03 谋求军事和安全利益
04 报复歧视性贸易行为
层次
低烈度贸易制裁
低烈度经济贸易制裁大多因为国家之间个别经济部门的个别产品发生摩擦,得不到解决而引致的
特点
(1)制裁被严格限制在个别部门的个别产品,制裁的规模小,程度轻;
(2)这种制裁容易被使用;
(3)对制裁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影响不大。
中烈度贸易制裁
中烈度经济贸易制裁多因出现严重经济贸易摩擦后未能妥善积极处理而引致的
特点
1.制裁的范围较广
2.受到制裁的领域较宽
3.制裁的影响面大
高烈度贸易制裁
高烈度经济贸易制裁多由政治和安全问题引起
特点
1.制裁的范围涉及整个经济贸易关系
2.断绝经济贸易往来
3.对被制裁的国家产生了严重后果
方式
1410简答题
01 取消已经达成的贸易合同
02 中止义务,进行报复
03 限制、禁止部分或全部贸易往来
04 冻结存款、资产与援助款项等
效应
制裁后果
通常,贸易制裁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的,结果可能达到国家的某种目的,但对进行贸易的厂商会构成伤害
后果
1.对制裁国有利有弊
2.出口商受到伤害
3.有时可以实现或部分实现预期目标
4.有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5.单边制裁难以奏效
6.多边制裁后果不一
7.容易造成人道主义灾害
影响贸易制裁效应的因素
1.贸易依存度
经济制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制裁国对国际贸易尤其是对制裁国的依赖程度
这种依赖性表现在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供给弹性上,被制裁国的贸易弹性越小,制裁对其的伤害越大;反之则越小
2.制裁的时期性
3.制裁的群体性
贸易制裁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条件
2404论述题
1.制裁的合法性和国际支持
①合法性
贸易制裁必须基于国际法律框架,如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双边或多边协议等,以确保其合法性。制裁的发起和实施需遵循国际法原则,避免侵犯他国主权和合法权益
例如是否满足反倾销措施的三个条件
确定存在倾销
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或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②国际支持
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是贸易制裁成功的重要条件。多边制裁往往比单边制裁更具影响力,因为多边制裁能够集合多个国家的力量,对目标国形成更大的压力
2.目标国的具体情况
①经济依赖度
制裁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国对制裁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如果目标国对制裁国的经济依赖较高,制裁可能更容易迫使其改变行为
②政治稳定性
目标国的政治稳定性也会影响制裁的效果。政治稳定的国家可能更有能力应对制裁带来的压力,而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则可能更容易受到制裁的冲击
③替代市场
目标国是否拥有替代市场也是影响制裁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目标国能够迅速找到替代市场以弥补制裁带来的损失,那么制裁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3.制裁的精准度和强度
①精准度
制裁措施需要精准地针对目标国的关键领域或行业,以确保制裁的效果最大化。例如,针对一个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可能会对该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②强度
制裁的强度也是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适度的制裁可能不足以迫使目标国改变行为,而过度的制裁则可能引发反制措施或国际社会的反对
4.制裁的持续性和灵活性
①持续性
制裁需要持续进行以维持其效果。如果制裁国在关键时刻放松制裁或撤回制裁措施,可能会削弱制裁的威慑力并导致目标国恢复不当行为
②灵活性
制裁措施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目标国的反应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灵活的制裁策略可以确保制裁始终针对目标国的要害,从而迫使其改变行为
5.其他因素
①国际舆论
国际舆论对制裁的支持或反对也会影响其效果。如果制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那么其效果可能会更好;反之,如果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制裁,那么其效果可能会受到削弱
②国内政治因素
制裁国的国内政治因素也可能对制裁产生影响。例如,国内政治压力可能迫使制裁国在关键时刻放松制裁或撤回制裁措施
国际商务违规行为管制
国际商业贿赂与反贿赂
国际商业贿赂的定义
1910/1504名称解释
商业贿赂是指市场交易的经营主体,在经营交易过程中,采取秘密手段向交易对方的单位或对交易业务有决定影响的人提供报酬或其他好处,以促成业务交易,挤掉别的竞争对手,从而占领市场的行为
WTO对国际商业贿赂的定义是:向外国政府官员提供金钱、贵重物品等其他好处、承诺和利益,以换取外国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已谋取商业利益和回报
商业贿赂的危害
1504简答题
1.形成恶性竞争
2.浪费社会资源
3.破坏市场秩序
4.腐蚀政府机制
容易产生贿赂行为的产业
在垄断行业和政府严格管制的行业中,垄断与管制往往加重了资源稀缺,加大了商业腐败的可能性
世界银行的调查表明,公共工程建筑、国防采购、石油天然气、房地产、电信以及电力行业、采矿、交通、医药等行业是容易产生贿赂行为的高发行业
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反贿赂
为了保持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始进行反贿赂的立法行动
反贿赂措施
1.国家反贿赂立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开始通过立法形式进行反贿赂行动。其中,美国表现得十分突出
2.全球性反腐败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反贿赂和反腐败斗争从国家发展到国际社会
(1)联合国的全球性倡议。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反贿赂协定。
(3)欧盟所制定的《欧洲理事会公约》。
(4)国际商会《打击国际商业交易中的勒索和贿赂的行为准则》。
(5)透明国际组织
透明国际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TI)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柏林,是世界性的反腐败非政府组织(NGO)
反联合抵制与反垄断
联合抵制是指采取共同行动,阻止或者妨碍其他国家与之从事贸易往来的企业进行贸易,使该企业受到损失或者放弃商业机会
2204名词解释
一些国家企业通过托拉斯活动对贸易进行垄断、贸易限制和合谋,以阻碍公平竞争。对此,各国通过反托拉斯法或反垄断法予以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