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觉醒》
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书中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帮助读者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引导读者洞悉如何真正成事。书中解答了许多关于个人成长和认知提升的常见问题,如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如何保持耐心和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和提高学习能力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认知觉醒》
外观世界,四力五套
专注力
专注力提升方法
冥想
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呼吸和对身体的感知上面和 把意识拉回到自己手头做的事情上面
拉伸区学习
舒适区会让你沉迷,但得不到提升 困难区会让你痛苦,得到挫败感而退却 拉伸区——有一些困难,但能通过能力而完成的事情 得到成就感更好进入沉浸状态
学习力
学习力提升方法
拆解目标法
把太大太模糊的目标 从困难区拆解到拉伸区 分解成小目标
深度学习法
听书与看书远不如给别人讲书, 最快学会一件事、一本书的方法 就是传授给别人
行动力
行动力提升方法
正向的行动回路
早起时做阅读或锻炼的习惯 而不是刷视频、看热点 精力成聚合状态,并自动增强
建立清晰力
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 1代办事项.2计划完成. 3实际完成.4备注
情绪力
情绪提升方法
心智带宽的提升
心智带宽一旦提高,认知力、行动力 和自控力相应都不会弱
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 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 比如明天的演讲、考试压力 等。
视角过于单一
子主题
193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家中失窃。 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 他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 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 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 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 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爱戴的总统,连任四届
人生五件套
早冥读写跑
早起的方法
早睡 不管几点睡都在固定时间起 或醒来之后与自己对话 (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也要加油)
冥想的好处
异于常人的专注力 情绪平和
读书的好处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 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打开更多的窗户,看到 不一样的世界)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脑子的进化史
潜意识
元认知*
消除焦虑
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赛,而是和理想的自己,我们都是在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弱点。 墨菲定律一书中曾说过,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最终都会出错,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们能做的就是预测会发生的事情,然后欢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并允许。 罗斯福任总统期间,他自己坦承,如果自己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时间是正确的,那么他就达到了自己期望的最高值。
你自己想明白的,是从你的体系中萌芽生长出来的;而从书上看到的,非常容易停留在做个笔记画个线,涂个手绘画个圈,自以为懂了的层面。不要害怕书上早就写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刻画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轨迹。—《刻意练习》Scalers
获得焦虑
1,日程排的满满当当,同时想做的事情太多,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2,看身边的朋友都在变得更优秀,而自己没有进步 3,追求完美,不允许人生留下一点点遗憾
作者
有一个年轻人,曾经和许多人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 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后就找朋友们聚会,时常喝到烂醉,从不主动看书、运动,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刷视频、看八卦新闻,打游戏、实在无聊了,就蒙起被子睡大觉....直到36岁那年,他才突然觉醒,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定得主动做点什么才行。 于是,他开始早起、阅读、写作、健身。他的思维完全改变,他的人生也发生了惊天逆转。从一个被生活推着走的人,最终成为了一个知名的自媒体人和作家,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正能量。 这个人,名叫周岭。《认知觉醒》就是他自2017年开始改变后,写下的成长与蜕变之书。书上提出的成长理念与方法,不仅帮助了他走出混沌,更能帮助像他一样焦虑与迷茫的年轻人觉醒与改变。
跑步的好处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写作的方法
我们往往更愿意听故事而不是听道理,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两个小人都会很满意。
如何生活幸福
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人类三种需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 ·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如果会反思跟复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也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对经验的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来自成甲《好好学习》
专注力弱的表现
没办法静心去做一件事情,做事拖拖拉拉,得不到高质量的回报 请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另一件事情,而不是只专注眼前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专注力强的表现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 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元认知(自我观察)
对自我行为审视和主动控制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属于被动反思。被动反思的人, 只有在遇到问题,被逼到墙角的时候才会开始认真 审视自己,寻求出路,而那些主动反思的人,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会及时反思复盘,总结方法与经验 ,寻找更优化的方法,获得的成长与进步也会更快更多。
酝酿效应—变聪明的方法
(书中原话)真正的答案不一定在我们意识关注的脑区。此时就需要潜意识的发散模式来帮助我们,它能够让大脑跳出原来的工作区域,让神经元随机地和不相关的区域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也许能解决问题的答案。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 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观点1,没有参与)实际上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面对一个难题时候,常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钻研仍然无法给出答案,但是当我们放下这个问题一段时间后(通常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在看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这个过程其实是酝酿效应。最早大家都认为人在远离问题时会在潜意识里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酝酿效应有没有潜意识参与?
酝酿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的,它的来源是阿基米德测金子的故事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观点2有参与)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酝酿过程中,存在潜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是在潜意识里组合,而在穿插其他事情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墨菲定律》
如何获得关联能力
多走多看多阅读多反思以及对某件事情极致的热爱与投入,你就能获得大脑中两个或多个并不关联的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产生了强关联的能力,一个快速的变聪明的方法
快速学会一件事物的方法
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就是“把自己正在学习的东西教给其他人,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想弄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把它解释清楚! 原话,一件事情 , 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说清楚 , 那就代表你没有完全地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