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绘画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个关于绘画的基本情况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学 金融学 管理学思维导图,包含经济学名词、经济人、经济管理学效应、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字母含义、微观经济-生产与成本、微观经济-市场论、微观经济-生产要素价、微观经济-市场失灵等。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史(全)的思维导图,包含多张思维导图,如混沌时期1、混沌时期2、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夏、商历程、西周、周分封制、东周、楚、晋、魏、其他诸侯等。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精确细致的归纳出中国近现代进程中重要的历史节点,更好的辅助我们了解历史,会做历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绘 画
基 本 原 则
以整体着样眼
以线为主
平面构图
美 学 原 则 与 西 方 不 同
散点透视的“游目”
从结构的具体性上 讲“游目”
西 方
焦点透视
从一原理即可推出整个体系
游 目
仰观俯察
远近往还
代 表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夏圭《长江万里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以大观小
从画面的统一性上讲“游目”
中国文化相信:宇宙有一个“道” --绘画相信有一个最佳视点,不是“焦点”,是“天眼”
天眼
注重画的整体和谐
遗 貌 取 神
离形得似 注重“神似” 以写意为主
画人物,着力表现他的精神和个性;
画山水、花鸟、树木 则着力表现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意趣
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
游目式的 笔、色、墨
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
用线表现空间,空间式有深度的
深 度
吴道子式的白描 靠线的浓淡枯湿形成
运用光效作用
工 笔 重 彩
运用色彩,主要为了表现事物的特性,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 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 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
西洋画
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 表现客观事物的色彩变化 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 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
线 条 画 法
以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 来体现画中丰富的韵律节奏 从而造成一种空灵的艺术效果
西方
注意描写对象的比例,高低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和 书 法 的 关 系
书法同源
最早的文字是图画,象形文字又使图画线条化
书画同工具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
书画同线形艺术
法是线条艺术,中国画是点线艺术
书法相通互补
题画文字是书法,部分书法如同画,讲构架美
绘 画 分 类
宫 廷 绘 画
“神品”为第一 “逸品”为第二
政教 实用性
绘具有榜样性的文臣武将和历代帝王
如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闲 适 性
内圣外王
身在朝廷,心存江湖
宋代 宫廷画院的山水花鸟画
主要追求:精巧 最佳载体:彩墨画
文 人 绘 画
“逸品”为第一 “神品:为第二
主要是表现士大夫的情趣
不紧跟朝廷的政治伦理要求,随士大夫自己的境遇
六朝玄学的心境
宗炳之 体现闲情
佛教为宗旨
王维 充满禅意
要旨:抒情达意 顶峰:水墨画
宗 教 绘 画
在寺库与石窟之壁
佛教人物、佛经道教故事
吴道子
南北朝壁画
面对大苦大难的宁静和崇高
唐 壁画
想把现实的欢乐在未来延续的愿望
五代壁画
多了世俗性、民间性、戏剧性
目的: 解释宗教内容 多:彩色壁画
市民绘画
主要指小说戏曲剧本中插图
民间 绘画
主要与民间习俗有关
财神、门神、送子图
山 水 画 风 俗 画
山 水 画
隋唐为独立画种,从人物画的背景地位中彻底脱离出来
分青绿山水,水墨山水
宗炳
王微
隋
展 子 虔
《游春图卷》
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
使山水画从原“水不容泛,人大于山” 幼稚阶段达到和谐自然的成熟
唐
北 宗
李 思 训
李 道 昭
总
喜用强烈而又鲜明的色彩
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 世称“金碧山水”“青山绿水”
画法是着色山水
下 传
南宋 画院 四大 家
马远
马一角
夏珪
夏半边
创 水墨苍劲 的画风
李唐
刘松年
赵伯驹
南 宗
王维
从抒情角度描绘山水
画被称为“水墨山水”
元 四 家
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
五 代
以真山真水为范本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秀丽和壮美 同时在画中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荆浩
董源
北宋米芾称其作品为 “江南画”
关同
范宽
分 法 不 切 实 际
明
戴进,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石涛,八大山人,王时敏
风 俗 画
宋大量出现
反映社会生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李唐《村医图》
李嵩《巴船下峡图》
无名氏的《耕织图》《归牧图》
人 物 画 花 鸟 画
人 物 画
顾 恺 之
三 绝
画绝
画技高超
才绝
才华横溢
痴绝
做人太痴
画 论
有意识的追求“传神”效果,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总”
作 品
1
《女史箴图卷》
女 史
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 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
箴
规劝、告诫
2
《洛神赋图卷》
地位
中国,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
人 物 画 大 师
张 僧 繇
“画龙点睛”
没骨法
只用彩色而不用墨骨
以色彩深浅增强立体效果
在建康(南京市)的凹凸寺画的图案被称为凹凸花
陆探微
极重笔法,刀刻
所画人物极重笔法
六 朝 三 杰
阎立本
李公麟
宋
人物能区别面貌、性格、年龄
《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
陈洪绶
明(老莲)
形象夸张变形,高度概括,以表现人物的个性
中 国 画 最 早 成 熟 的 种 类 高 度 成 熟 于 隋 唐
花 鸟 画
中唐出现,五代成熟,发展迅速
“画鹤名家”薛稷 殷仲容善画花鸟
从最初的工艺装饰演变成独立的画科
西 蜀 画 家
黄筌、黄居寀父子
采用勾线填色的技法→“勾勒法”
画风→“黄体”
工 笔 画
江 南 画 家
徐熙
直接用色彩点染 不用墨笔勾勒→“没骨法”
画风→“徐体”
写 意 画
真山真水为范本 寄托作者感情
宋徽宗赵佶
风格工整艳丽、高贵优美
《芙蓉锦鸡图》
四 君 子 画
以梅兰竹菊为题材
借物抒情,表现文人的节操和雅趣
文同、苏轼、郑思肖、杨无咎
元
柯九思
王冕
善画荷花
陈淳 徐渭
清
任伯年,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燮(郑板桥善画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