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元朝(1206-1271-1368)
这是一篇关于元朝(1206-1271-1368)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并尊号为成吉思汗。随后,蒙古帝国不断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朝、大理等政权,招降吐蕃诸部。
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变化。完全按照高中课本,提炼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书中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秦朝(BC221-BC207)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元朝 (1206-1271-1368)
政治
建立
巩固统一的措施
驿站制
行省制
概况
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了行政效率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
促进民族交融
边疆治理
官员名称:宣政院
措施
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台湾:在福建的澎湖设巡检司
法律与教化:对唐宋法律弃之不用
优抚政策:众济院
政治制度
中央:一省制
地方:行省制、多级行政制度
选官制:科举制遭到破坏,时断时续
官员的监察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赋税制度
沿袭唐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方征丁税和地税,南方征夏税与秋粮
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户籍制度:职业定户,诸色户计
民族关系:“行汉法”,四等人制,回回
灭亡
经济
货币:纸币为单一货币,后出现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农业:棉花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大力推广,元朝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手工业:元朝烧制出了青花瓷和釉里红并且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商业:1.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2.外贸税收是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经济重心南移:1.元朝拉直了大运河 2.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文化
元曲、话本、书法、绘画
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政治: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加强
国家政策:宋朝重文轻武;元朝破坏科举制,民族高压政策,大多数汉族文人在官场失意
思想与技术:理学思想的影响;印刷术的推动
对外交流:对外政策开明,对外交流频繁,兼收并蓄
阶层: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科技:元朝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编订新的历法《授时历》
文字: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