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理小中考知识点汇总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听满分学姐一句劝,平时背背知识点,八下区域地理真不用使劲学,把八上学好了,再使劲翻翻书比啥都强!
编辑于2024-07-26 09:18:28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听满分学姐一句劝,平时背背知识点,八下区域地理真不用使劲学,把八上学好了,再使劲翻翻书比啥都强!
只收录了作者这边的一些知识点,对我来说很好用(一下提升20分不是盖的),还可以根据大家那边的情况在这个导图上进行补充;如果对大家有用,请大家多多点赞收藏,并推荐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到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所有史实整理,包括重点性质、意义、作用、精神等内容,作者用这个期末历史(闭卷)直接开挂(65/70),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补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听满分学姐一句劝,平时背背知识点,八下区域地理真不用使劲学,把八上学好了,再使劲翻翻书比啥都强!
只收录了作者这边的一些知识点,对我来说很好用(一下提升20分不是盖的),还可以根据大家那边的情况在这个导图上进行补充;如果对大家有用,请大家多多点赞收藏,并推荐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到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所有史实整理,包括重点性质、意义、作用、精神等内容,作者用这个期末历史(闭卷)直接开挂(65/70),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补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
地球与地图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的运动
地图
世界地理
概况
海洋与陆地
天气与气候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区域地理
亚洲
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经纬度位置
纬度:11°S~81°N
经度:26°E~170°W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面积与范围
面积范围
4400万平方千米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是世界第一大洲
与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
亚-非
亚-北美
地理分区
东西南北中、东南
自然环境
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主要地形区
高原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
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广布,季风性气候显著
河流与湖泊
河流
河流的流向及分布
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太平洋水系
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澜沧江)
印度洋水系
湄南河、恒河、印度河
北冰洋水系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内流河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湖泊
里海
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量很高的咸水湖
巴尔喀什湖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
社会经济
人口与人种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东部和南部人口较为稠密,西部和北部人口较为稀疏
东亚、东南亚及北亚的东部大多为黄色人种
南亚和西亚大多为白色人种
经济
经济差异大、只有日本和韩国是发达国家
邻近地区与国家
日本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到45°N之间,北温带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接日本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
领土组成(自北向南)
北海道岛
本州岛(面积最大)
四国岛(面积最小)
九州岛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
河流众多,短小湍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北);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南)
自然灾害
多火山地震
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为活跃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影响
弊
火山喷发
航班延误,农作物减产
引发海啸
威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
利
火山灰是自然的化学肥料,利于农业生产
建设科研基地,开发旅游业
措施
提高建筑物抗震标准
运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房屋均为木质结构,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加强防震教育、防震演练,提升民众自救能力
社会经济
工业
发展条件
利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科技力量雄厚
弊
市场狭小
资源不足
发展特征
以进口加工贸易为主
投资立国
分布范围
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问题:供水、供电、用地紧张,水污染严重
太平洋沿岸
京滨、名古屋
濑户内海沿岸
阪神、濑户内、北九州
原因
城市人口集中分布,消费市场较为广阔
工厂沿海靠近码头,交通便利
港口多,条件优越,可供大型船舶停泊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低
发展变化
扩大海外投资
高科技工业向本州岛北部、九州岛南部扩散
传统加工贸易工业向中国东部和东南亚转移
面临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
文化
民族
民族单一:大和民族
文化
东西方兼容
中国对日本的影响
文字
服饰
宗教
建筑
茶道
东南亚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
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
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
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世界上重要的运输航道
“海上生命线”“黄金水道”
范围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
地形崎岖多山岭,平原少
河流
中南半岛
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湍急;下游水道变宽,水流平缓
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河
马来群岛
短小湍急
气候
气候特征
湿热
中南半岛(不包括马来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马来半岛
热带雨林气候
社会经济
农业
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缅甸、越南
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优势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温高
降水多
劣势
洪涝灾害频发
人文条件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充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喜食米饭,市场需求量大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与出口国
泰国
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和棕榈油的生产国与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
世界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与出口国
世界第一大油棕的生产国与出口国
马来西亚
世界最大的蕉麻和纤维的生产国与出口国
菲律宾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印度尼西亚
主要的石油输出国
马来西亚、泰国
锡产量居世界前列
人口与城市
以黄种人为主
城市和人口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优势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劣势
洪涝灾害频发
旅游资源
吸引我国游客的优势条件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交通便利,距离较近,路途耗时短
位于热带地区,景观与我国差异较大,且景点众多
语言沟通障碍小,有文化认同感
印度
位置范围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西临阿拉伯海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夏季风
西南季风
来自海洋
性质:湿润
6~9月为雨季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冬季风
东北季风
来自大陆内部
性质:干燥
10~次年5月为旱季
河流
流向
东西流向(受地势影响)
恒河
印度的圣河
布拉玛普特拉河
上游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
讷尔默达河
戈达瓦里河
人口
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特征
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人口众多的影响
优势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
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劣势
人均资源少,资源短缺,发展水平低
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环境污染……
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政策
结果:只在广大城市得以实现
粮食生产
农业条件
有利条件
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耕地广阔(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严重且频发
生产技术落后
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粮食不稳定,产量低,商品率低
进行绿色革命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生产技术改进,引进良种
实现粮食自给有余
粮食作物
水稻
分布
东北部平原,半岛沿海地区
条件
水稻喜温喜湿,生长需要较多水分
地形平坦,降水充足
小麦
分布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条件
小麦耐旱能力较强
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
社会经济
服务外包产业
承接国际非核心业务,完成产品后续服务的产业
特点
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较低
英语普及
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世界办公室”
分布变化特点
班加罗尔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由大城市向沿海小城市扩散
俄罗斯
位置
半球位置
全部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
纬度位置
北极圈从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属于中、高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印度洋
面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被称为欧洲国家的原因
欧洲部分人口占全国4/5
首都莫斯科在欧洲
经济、文化、政治活动集中于欧洲部分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河流与湖泊
主要河流(自西向东)
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
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期短
亚洲部分地广人稀,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
亚洲河流为南北走向,而俄罗斯的运输多为东西走向
湖泊
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深淡水湖
自然资源
特点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大国之一
主要资源
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
社会经济
工业
特点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滞后
发展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
四大工业区
圣彼得堡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分布特点
大部分在欧洲部分,靠近原料产地
交通
客运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
货运以铁路管道(石油和天然气)运输为主
铁路
特点
西密东疏
西伯利亚大铁路
横跨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桥”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在南部的原因
气候
北部气候寒冷,冻土广布,修建铁路难度较大,而南部气候优于北部
资源
亚洲部分南部资源丰富,再次修路有利于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
人口、城市
俄罗斯亚洲南部工业、人口、城市比北部多,市场需求量大,邻国众多,便于对外联系
水路
内河航运
伏尔加河
航运价值
流经东欧平原
距海近,降水量多
流量丰富水流平稳
沟通“五海”
白海
黑海
波罗的海
亚速海
里海
形成水运网
管道
石油、天然气
东半球的其他地区与国家
中东
“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
中低纬度地区、跨热带和北温带
海陆位置
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五海
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三洲
亚洲、欧洲、非洲
两洋
大西洋、印度洋
重要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世界油阀”
土耳其海峡
位置之争
世界石油的宝库
地位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多,出口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分布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石油输出
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输送路线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
欧洲西部及北美洲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欧洲西部及北美洲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
太平洋
东亚
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业
开发新能源
石油之争
匮乏的水资源
原因
自然环境
地形
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气候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河流
分布不均
多国共用
河流稀少
措施
开源
海水淡化
节流
节水农业(喷灌、滴灌)
设置阶梯水价
水源之争
多元的文化
基督教
少数教徒
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
波斯人
土耳其人
犹太教
犹太人
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宗教之争
中东冲突频繁的原因
欧洲西部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完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纬度位置
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跨北寒带、北温带,无热带分布
海陆位置
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为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地势
南北高、中部低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中部: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南部: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
气候
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
东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
多瑙河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10')
莱茵河
世界上货运量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河流
社会经济
人口与人种
总人口居各大洲第三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以白色人种为主
经济
工业
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
特点
工业技术水平高
工业产品质量优
工业化程度高
工业生产效率高
工业部门齐全
原因
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畜牧业
在欧洲西部,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原为主的地形
多汁牧草草场广布
畜牧业发达
饮食结构
旅游业
丰富的旅游资源
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法国卢浮宫、荷兰风车
便利的交通
铁路、公路、海运、内核航运和航空运输均很发达
完善的服务设施
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程度高
旅游业发达的条件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横跨南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组成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
以高原为主
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雪峰”
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海拔高,气温低,峰顶积雪终年不化
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河流
尼罗河
世界第一长的河流
赞比西河
刚果河
社会经济
人口与人种
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之一
以黑色人种为主
资源与经济
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生物资源丰富
经济特点
单一商品经济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单纯依靠几个国家,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大
解决措施
发展多样化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
加强邻国间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发展国民经济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矛盾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需求量大
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
过度放牧
土地荒漠化
粮食减产
解决措施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加强团结合作,减少种族纠纷与部落冲突
引进人才和技术
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澳大利亚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
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北面与亚洲隔海相望,南面与南极洲遥遥相望
领土组成
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岛屿+塔斯马尼亚岛
面积是世界第六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
以高原、平原为主
地形区(自东向西)
东部:海拔200~100米的大分水岭
中部:地平的中部平原和大自流盆地
西部:低矮广阔的西部高原
地势
东西高,中间低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成半环状分布
降水由四周向中间递减
河湖
墨累河
最长、最大的河流
北艾尔河
最大的湖泊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特点
原始性,单一性
原因:长期孤立于海洋之中,自然条件单一,生物进化缓慢
代表物种
国徽
袋鼠
鸸鹋(国鸟)
考拉(国宝)
琴鸟(国鸟)
鸭嘴兽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羊毛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势低平,起伏小
热带草原气候广布,气候干燥,草场广阔,适宜绵羊繁殖
中部有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
无大型肉食动物,无天敌
人文条件
港口多且优良,运输发达
市场需求量大
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特点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
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人文条件
世界矿产资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海港交通便利,采矿技术发达
人口与城市
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
原因
气候
东部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温暖湿润
交通
东部沿海多优良港湾,对外交通便利
历史
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早
20世纪70年代(1970-1979)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经济支柱
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
位置范围
半球位置
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
地跨热、温、寒三带,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北临北冰洋,东南与墨西哥湾相接
本土北临加拿大,南临墨西哥
组成
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
以平原为主
三大地形区
落基山脉
中央平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势
东西高,中间低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大
西部沿海分布着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成条带状分布)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河湖
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得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
伊利湖
休伦湖
安大略湖
社会经济
人口与人种
“民族大熔炉”
以白种人为主
合称“美利坚民族”
世界人口第三大国
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
特点
机械化、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地位
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有利自然条件
气候
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光热条件优越
地形
平原占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
水源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土壤
土壤肥沃
农业带
工业
工业特点
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工业部门
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工业区
东北工业区
传统的化工、钢铁、汽车工业
最大的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飞机、航天、石油等产业
西部工业区
新兴的电子信息、飞机、航天等
高新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新材料技术产业
中心:“硅谷”
巴西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亚热带
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东部、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
河流
亚马孙河
世界上第二长河,流量第一的河流
Q.亚马孙河为什么流量大?
地形因素:河流所在地西、北、南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
气候因素: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热带雨林
环境效益
调节全球气候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经济效益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遭到破坏的原因
刀耕火种
过度播种农作物
耗尽土层表面养分
修建公路、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由于被破坏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生物资源减少
氧气制造被破坏
影响全球气候
保护措施
保护
设立国际基金
建立自然保护区
加强环保教育
开发
实行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社会经济
人种
以白色人种为主
以混血人种为特色
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
气候温暖湿润、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经济条件好
农业
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地形平坦
主要经济作物
咖啡、甘蔗,柑橘,大豆等农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
工业
重工业发达
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丰富
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原料
海运发达,进出口便利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海陆位置
中间是南极大陆
周围海洋(逆时针)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范围
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
海陆分布
海包陆
“冰雪高原”
环境特点
降水量
55mm/年
“白色荒漠”
风速
17~18m/s
“风库”
气温
≈-50℃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海陆位置
中间是北冰洋
周围大陆(逆时针)
北美洲、欧洲,亚洲
范围
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海陆分布
陆包海
环境特点
降水量
100~250mm/年
风速
10m/s
气温
≈-18℃
代表动物
北极熊
科学考察的宝地
考察价值
南极
自然资源
“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淡水资源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原始环境
古老且冰层厚
北极
自然资源
石油、煤、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原始环境
科考站
南极
已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
在建:罗斯海新站
考察时间:11月——次年2月
北极
黄河站
考察时间:7月——9月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问题
滥杀野生动物
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
措施
北极
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南极
1959.12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中国地理
概况
从世界看中国
疆域
位置及优越性
半球位置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方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无寒带
优越性
纬度较低,光热条件好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端,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
优越性
东部海岸线漫长,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边境贸易发达
领土四至点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段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135°E)
最东端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73°E)
跨纬度广,东西时差大
陆地大国
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
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于世界第三
陆上国境线
2.2万多千米
大陆海岸线
1.8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逆时针)
哈萨克斯坦:与我国接壤的最大的内陆国老挝:东南亚唯一内陆国
海洋大国
隔海相望的国家
朝鲜-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
顺时针)
海域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岛屿
台湾岛(最大)
台湾海峡
海南岛
琼州海峡
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
省、县、乡
34个省级行政区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
特点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净人口多
增长速度快
问题
利
劳动力丰富
消费市场广大
国防兵力充足
弊
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破坏严重
措施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
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使“世界七十亿人口日”推迟五年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分布特征
以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影响因素
地形
东高西低
气候
东暖湿,西干燥
交通
交通网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发达,西部相对落后
开发历史
东部开发历史悠久,西部开发相对较晚
民族
组成
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
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超过1600万人)
人口超过500万人的少数民族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省
分布
汉族集中分布区
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西北、西南、东北
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风俗
自然环境
地形与地势
地形
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一望无际
青藏高原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降水最多,“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山脉
东西走向
天山山脉
阴山山脉
燕山
昆仑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秦岭
大巴山
大别山
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
六盘山
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
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
唐古拉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山区面积广大的影响
有利影响
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不利影响
地面崎岖,道路不平
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地势
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影响
气候
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河流
众多大河自西向东流,便利了东西交通
水能
河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阶梯分界线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级阶梯的地形区
一级阶梯
高原
青藏高原
盆地
柴达木盆地
二级阶梯
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级阶梯
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气候
气温特征
冬季
南北温差大
夏季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五带一区)
寒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区
降水特征
时间特征
集中于4-10月份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
空间特征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干湿区
干旱区
200mm以下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湿润区
800mm以上
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原因
跨纬度广,气温差异大
东西距离长,降水差异大
地形复杂
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于夏季和秋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低温,分干湿两季
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海陆热地性质差异显著
季风
冬季风
风向:偏北风(西北、东北)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寒冷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
夏季风
风向:偏南风(东南、西南)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性质:温暖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增温增湿
季风区&非季风区
分界线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先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
气温南高北低
海陆位置
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高气温低【+100m=-0.6℃】
河流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地理差异
自然地理差异
自然差异
气温
降水
地势
人文差异
农业
东耕西牧
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高西低
秦岭—淮河一线
意义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1月0摄氏度等温线
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大西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地势
地形
以高原、平原为主
地势
西高东低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六盘山-秦岭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河流
黑龙江、嫩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
水文特征
流量较小,有结冰期、汛期短、含沙量大
土壤
黑土地
黄土地
农业
主要的旱作农业区
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
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可提供灌溉水源少,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
改良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如滴灌/喷灌)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主要作物
东北三省
位置与范围
自然环境
地形与河流
以山地、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图们江、鸭绿江(6‘)
气候与植被
“冷湿”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针叶林为主
社会经济
农业
地位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气候
地形
土壤
人地关系
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不利条件
气候
纬度高,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多低温冻害
人地关系
劳动力不足
主要农作物
水稻、春小麦、甜菜、大豆、玉米、花生
东北地区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的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广布,雨热同期
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冬季低温可以冻死害虫,减少病虫害
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推广
工业
地位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面临问题&振兴措施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设备老化、人才外流、产业结构单一
1.加大力度培养高科技人才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
3.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销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4.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
5.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黄土高原
北京
南方地区
概况
长江中下游地区
香港和澳门
台湾
西北地区
概况
塔里木盆地
青藏地区
概况
三江源地区
内海(自主权,可排他)
Q.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气温低
南极地区纬度位置更高
南极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高,气温低
南极地区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反射太阳光,获得热量少
“风库”与外界热量交换少
温带作物种植适宜条件
夏季气温高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灌溉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