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与发电机安装
一篇关于机械设备安装和发电设备安装考点的思维导图,包含基础、安装工序、安装方法、安装要求与精度控制、试运行、锅炉设备、汽轮发电机设备、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编辑于2024-07-30 17:58:16设备与发电机
常用设备
机械设备
基础:
种类与应用: 1、材料组成不同:素混凝土基础(载荷小、变形不大)、钢筋混凝土基础(载荷大,变形较大)、垫层基础(允许沉降,如大型储罐) 2、埋深不同:浅基础【扩展基础、联合基础(轧机、铸造生产线、玻璃生产线)、独立基础】、深基础【桩基础(透平压缩机、汽轮发电机组、锻压设备)、沉井基础(冶炼、石油化工的烟囱和火炬、发电厂洗涤塔】 3、结构形式不同:大块式基础、箱式基础、框架式基础(电机、压缩机) 4、使用功能不同:减振基础、绝热层基础
验收要求: 1、混凝土强度验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怀疑时,检测单位复测;重要设备做预压强试验,并有预压沉降记录,如大型锻压设备、汽轮发电机组、大型油罐 2、基础位置、标高和几何尺寸验收:基础坐标位置、不同平面标高、平面水平度、预埋地脚螺栓标高和中心距、预埋地脚螺栓孔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垂直度、锚板标高、中心线位置、带槽锚板和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检测中心线,纵横两方向取最大值 3、外观质量验收:无裂纹、空洞、掉角、露筋; 4、预埋地脚螺栓:(直埋地脚螺栓)螺母垫圈配套,中心距(根部和顶部纵横两方向测量)、标高(顶部测量)及露出长度符合要求;(活动地脚螺栓锚板)中心位置、标高、带槽或带螺纹锚板水平度符合要求;(T形头)与基础班按规格配套使用;(膨胀地脚螺栓)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MPa,混凝土有裂纹的部位不得使用
安装工序: 1、程序: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检查验收——基础测量放线——垫铁设置——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固定与灌浆——零部件清洗与装配——润滑与加油——设备试运行——验收 2、开箱检查: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设备名称、规格和型号,重要零部件按标准检查验收;随机技术文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装箱清单)及专用工具;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其他 3、垫铁作用:找正调平机械设备、把设备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产生的预紧力通过垫铁均匀的传递到基础;按规范、设计图、设备图纸的规定设置 4、吊装;电视塔钢天线、大型轧机牌坊、超大型龙门起重机、石化反应塔等推广应用计算机控制和无线遥感液压同步提升的新技术 5、设备安装调整:调整设备自身和相互位置状态(中心位置、水平度、垂直度、平行度),精度检测是检测设备、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误差(垂直度、平行度、同轴度) 6、固定与灌浆:(一次灌浆)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孔;(二次灌浆)精找正、地脚螺栓紧固、检测合格后对底座与基础间;灌浆料(细石混凝土、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和其他如CGM高效无收缩、RG早强微胀等。 7、零部件清洗:对装配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复查,如对齿轮啮合、滑动轴承的侧间隙、顶间隙做好记录;组合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配 8、润滑加油:分散润滑(人工)、集中润滑(润滑站、管路及附件组成润滑系统) 9、试运行:按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负荷试运行的步骤进行 10、验收资料:机器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安装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说明、施工图设计变更文件、机器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隐蔽工程施工记录、机器设备安装记录、试运行记录、重大问题及处理文件
安装方法
安装方法: 1、整体安装:关健在于保证设备的定位位置精度和各设备间相互位置精度 2、解体安装:不仅保证定位位置和相互位置精度,还必须再现制造、装配的精度,保证其安装精度要求 3、模块化安装:保证组装精度、安装精度,同时达到制造厂的标准
典型零部件装配:螺纹连接装配、过盈配合件装配、齿轮装配、联轴器装配、轴承装配 1、螺纹连接装配:按预紧力要求做测量,如有密封要求的容器、设备上的重要螺纹连接件;紧固方法有定力矩法、测量伸长法、液压拉伸法、加热伸长法 2、过盈装配件装配: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和加热装配法(现场主要); 3、齿轮装配: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靠紧(0.05mm塞尺不应塞入);啮合轴向错位(B≤100mm时,≤5%B;大于100mm时,小于等于5mm);压铅法检查啮合间隙(2根铅丝,直径不超过间隙3倍,长度不小于5个齿轮距);着色法检查啮合的接触斑点(涂在小齿轮上,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3~4转;圆柱与涡轮的接触斑点区域齿轮侧中部、圆锥齿轮趋于齿侧面的中部接近小段、齿顶和齿端棱边不应有接触,可逆转的齿轮副,两面均应检查) 4、联轴器装配:分为刚性(凸缘和夹壳)和挠性两类;塞尺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每转90°测量一次,记录5个位置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测量端面间隙时,应将两轴的轴向相对施加适当的推力,消除轴向窜动间隙后测量;(无间隔轴)对中要求转子轴的对中调整采用双表或多表找正法,考虑轴向窜动的影响;(有间隔轴)对中,除符合无间隔要求外,还应符合转子轴的对中调整可采用单表找正法,计算调整量时应计找正架自身挠度对表值的影响 5、滑动轴承装配:瓦背与轴承座孔的接触要求、上下轴瓦中分面的接合情况、轴瓦内孔与轴颈的接触点数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厚壁轴瓦)未拧紧螺栓时,用0.05mm塞尺检查上下轴瓦结合面,任何部位塞入深度不大于结合面宽度的1/3;(薄壁轴瓦)中分面处0.02mm塞尺,不应塞入,接触面不宜刮研;塞尺检查侧间隙,压铅法检查顶间隙,铅丝直径不大于顶间隙3倍,单侧间隙为顶间隙1/2~2/3 6、滚动轴承装配:(压装法)压入力通过专用工具或垫软金属棒、金属套传递,不得通过轴承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温差法)加热温度不高于120℃,冷却温度不低于-80℃;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在对称于中心线120°范围内、与轴承盖在90°范围内均匀接触,用0.03mm塞尺检查,不得塞入轴承外圈宽度的1/3;采用润滑脂的轴承,应在轴承1/2空腔内加注规定的润滑脂,稀油润滑的,不应加入润滑脂
设备固定: 1、地脚螺栓:固定地脚螺栓、活动地脚螺栓、胀锚地脚螺栓、粘接地脚螺栓 2、固定地脚螺栓:与基础浇灌一起,固定没有强烈振动和冲击的设备。直钩、弯钩、弯折、U形、爪式、锚螺栓等 3、活动地脚螺栓:工作室有强烈振动和冲击的重型机械设备。T形头、拧入式、对拧式 4、胀锚地脚螺栓:部分静置设备或辅助设备;中心到基础边缘距离不小于7倍螺栓直径;基础强度不小于10MPa;钻孔处不得有裂缝。 5、粘结地脚螺栓:与膨胀基本同,粘结时孔内杂物吹净,不得受潮 6、垫铁:坐浆法和压浆法施工;平垫铁、斜垫铁、开孔垫铁、开口垫铁、钩头成对斜垫铁、调整垫铁
安装要求与精度控制
安装要求: 1、基准线:平面安装的基准线与建筑墙、柱实测轴线允许偏差20mm,(与其他设备无联系的)与安装基准线20mm,安装基准点-10~+20mm;(与其他设备有联系的)安装基准线2mm,安装基准点1mm;永久基准线、点采用铜材或不锈钢,埋设在设备基础或现浇楼板框架梁的混凝土内,如烧结机的主轴线(纵向)和头部大星轮轴线(横向);记录有实测结果的永久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布置图存档;汽轮发电机组、透平压缩机、大型储罐设置沉降观测点。 2、垫铁设置:地脚螺栓旁至少一组,接缝处的两侧各一组,每组不超过5块;平垫铁厚在下,薄在上,厚度不小于2mm;平垫铁露出10~30mm,斜垫铁露出10~50mm,深入长度超过地脚螺栓中心 3、无垫铁要求:无收缩灌浆料或环氧树脂做二次灌浆的设备采用无垫铁;临时支撑和调整螺钉,调整螺钉支承板表面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且与基础接触面积不小于50%,相邻顶面标高偏差小于±2mm;灌浆料达到75%设计强度 4、二次灌浆:强度等级比基础高一级;接触要求较高时,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5mm;外摸板至设备底座外缘距离不小于60mm;精度要求高,精平24h内灌浆,一次性完成
影响精度因素:设备基础、垫铁埋设、地脚螺栓、设备灌浆、设备制造、设备基准件、测量误差、环境因素 1、设备基础:强度、沉降、抗震性能 2、垫铁设置:承载面积和接触情况 3、设备灌浆:强度和密实度 4、地脚螺栓:紧固力和垂直度 5、设备制造: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圆周、直线、传动)、配合精度(轴承装配)、接触质量(齿轮啮合)】 6、设备基准件:标高差、水平度、铅垂度、平行度、直线度,直接影响各部件相互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如龙门刨床床身导轨的直线度和导轨之间的平行度 7、测量误差:仪器精度和基准精度;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计量单位、测量精度四要素;形状误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位置误差(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倾斜度、对称度) 8、环境因素:设备基础温度变形(温度升高时,中间上拱,降低时,中间下陷)、设备温度变形(汽轮机转子支承热变形,导致转子中心改变)、恶劣环境场所(安装质量偏差)
精度控制方法: 1、提高安装进度的方法:装入固定补偿件或修配法补充加工抵消过大安装累计误差;有利于抵消附属件安装后重量的影响、设备运转时产生作用力的影响、零部件磨损的影响、摩擦面间油膜的影响 2、偏差方向的控制:(补偿温度变化)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时,温度高的一端(汽轮机、干燥剂)低于温度低的一端(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线倾斜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补偿受力偏差)悬臂转动机构,控制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使用过程中磨损)齿轮啮合间隙、可调轴承间隙、轴封等密封装置间隙、滑道与导轨间隙、导向键与槽的间隙;(安装进度偏差的相互补偿)控制相邻辊道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的方向相反,控制相邻设备水平偏差方向相反。
试运行
步骤及准备工作: 1、运行步骤:(设备调试)润滑、液压、气动、冷却、加热和电气及操作控制系统单独模拟调试,生产工艺、操作程序和技术文件要求;(单机试运行)先手动后电动,先点动后连续,先低速后中高速;(联动试运行);(负荷试运行) 2、准备工作:施工全部完成,施工记录及资料齐全;有关的工艺管道设备吹扫、清洗、气密完成;有碍检查部位以外的保温保冷及防腐基本完成;有关的土建、水、气、汽等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施工结束;调试人员掌握操作规程
单机试运行要求: 1、目的:检验设备装配和安装的准确度,主要检查设备的传动、操纵、控制、润滑、液压、监测系统 2、流程:按工艺流程进行,与机器设备监控系统同时试验 3、运行时间:机器设备的单机运行时间2h,如带有变速箱和液力耦合器,按技术文件要求单独进行 4、介质:水、空气、氮气;以水为介质进行的功率不得超过额定值,以空气和氮气进行的功率和温升不得超过额定值, 5、运行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设备,启动前进行预热或预冷,与机械设备连接的高温或低温管道的螺栓进行热紧或冷紧 6、运行中:检查主要部位温度和各系统压力参数、振动值、齿轮副链条与链轮啮合平稳无异响、皮带打滑、温升(滚动40、80;滑动35、70)、油箱最高温度不超过60℃、电力电压仪表
结束后及时完成的工作: 1、通用:切断电源;卸压排气排水排污;检查紧固件(拆临时,恢复正式);检查阀门、清洗过滤器;必要时更换润滑剂;除临时及附属装置,进度复查;清理打扫;记录签字 2、压缩机:排除气路和气罐中的剩余压力,清洗过滤器更换润滑油,排除进气管及冷凝收集器和气缸及管路中的冷凝液,检查曲轴箱时,应停机15min后打开 3、离心泵: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一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及时用情随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道,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
典型设备单机试运行: 1、风机:(离心风机)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风机,2h后检查,轴承表面温度不超过环境40℃,振动速度有效值不超过6.3mm/s;(轴流风机)表面不高于环境40℃,滚动轴承正常温度不超过70℃,瞬时最高不超过95℃,温升不超过60℃,滑动轴承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5℃,安全和连锁报警与停机控制模拟实验 2、压缩机:(螺杆式)启动压缩机运行2~3min,无异常后连续运行30min,停机时,润滑油泵应在停转15min后再停止,停泵后,清洗各进油口过滤网;(离心式)空气,缓慢升压,每5min升压不超过0.1MPa,润滑油温度和振动稳定后连续运行4~8h 3、水泵:吸入口充满液体排除空气,不能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介质清水,流量不小于额定值的20%,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滑动轴承最高不超过70℃,滚动80℃;运行时间(≤50KW,30min;50~100,60min;100~400,90min;大于400,120min。 4、输送设备:由部件至组件,组件至单机,单机至全输送线;先手动后机动,先低速后高速,由空负荷逐渐带负荷至额定负荷;空负荷不少于1h,且不少于2个循环,可变速输送设备最高速空负荷运行时间不少于全部试运行时间的60%;额定带负荷不少于1h且不少于1个循环;停车前先停止加料,卸料口无卸出后停车,多台联合运行的,停车顺序与启动顺序相反 5、起重机:空载试运行应分别进行各档位下的起升、小车运行、大车运行和取物装置的动作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
负荷试运行及验收: 1、负荷试运行:按设备公称功率的25%、50%、100%的顺序分段进行,部分设备(如起重)还需做超过设备额定负荷的试验;详细记录(设备本身几何准确度、产品质量的检查记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情况记录,对发生故障原因的分析,试运行的总结和结论,试验人员及试验日期) 2、验收: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负荷试运行3个步骤。
发电设备
锅炉设备
组成及容量: 1、锅炉本体设备:锅炉钢架、锅筒或汽水分离器及储水箱、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燃烧器、空气预热器、烟道等;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只有汽水分离器和储水箱,不含锅筒 2、辅助设备:引风设备、给煤制粉设备、吹灰设备、除灰排渣设备 3、容量:常规电站机组300~1000MW,锅炉蒸发量一般1000~3150t/h,主要包括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热电联产的火电机组多采用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1000MW超超临界是趋势
安装技术
安装程序:设备清点、检查验收——基础验收——基础放线——设备搬运及起重吊装——钢架及梯子平台安装——汽水分离器及储水箱(锅筒)安装——前炉膛受热面安装——尾部竖井受热面安装——燃烧设备安装——附属设备安装——热工仪表包装装置安装——单机试运行——报警及联锁试验——水压试验——风压试验——酸洗——吹管——热态调试与试运行
钢架安装:焊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 1、程序:基础检查划线——柱底板安装找正——立柱、垂直支撑、水平梁、水平支撑——第一层钢架找正——高强螺栓终紧——验收及基础二次灌浆——其余各层钢架及平台扶梯安装——顶板梁安装 2、找正:弹簧秤配合钢卷尺检查中心位置和大梁间的对角线误差;用经纬仪检查立柱垂直度;用水平仪检查大梁水平度和挠度;板梁挠度在板梁承重前、锅炉水压前、锅炉水压试验上水后及放水后、锅炉整套启动前测量。 3、660MW机组锅炉:柱脚纵横中心线与基准面纵横中心线允许误差不大于±5mm;立柱垂直度允许误差为柱长的1‰,最大不大于15mm;各立柱中心距偏差不大于间距的1‰,最大10mm,对角线差不大于1.5‰,小于15mm。
受热面组合安装:地面组合和高空安装 1、程序:设备及部件清点检查——合金设备光谱复查——通球试验及清理——联箱找正划线——管子就位对口焊接——组件地面验收——组件吊装——组件高空对口焊接——整体找正 2、组合方式:(直立式组合)占用面积小,便于吊装,缺点是刚才耗用量大,安全状况差;(横卧式)优点是克服直立缺点,缺点是占用面积大,操作不当可能造成设备变形和损伤 3、受热面吊装:先上后下;炉膛(垂直水冷壁吊杆——垂直水冷壁组件——过渡段水冷壁——中部水冷壁——炉膛上部过热器、再热器——冷灰斗水冷壁);后竖井(包墙吊杆——包墙(一侧缓装)——尾部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缓装的一侧包墙)
燃烧器和预热器: 1、燃烧器:调平喷口位置、角度和尺寸并用压缩空气做冷态调整,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并冲洗 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控制径向密封间隙、轴向密封间隙、圆周密封间隙,安装后必须进行冷态调整
密封和水压试验 1、密封:安装结束后,进行气密性试验,风压试验压力炉膛工作压力+0.5KPa做正压试验,负压风压试验值0.5KPa 2、水压试验:焊接工作完成,探伤、外观检查合格
热态调试与试运行: 1、化学清洗:清洗单位有资质;4个阶段(水清洗、清洗药品配置、上药清洗、清洗液排放);清洗结束至锅炉启动不超过20d,否则采取防腐保温 2、蒸汽吹管:临时管道要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在排气口加装消声器;吹管包括过热器、再热器、主蒸汽管道及再热蒸汽;汽包吹洗时压力下降值控制在不大于42℃范围内;吹洗过程中,至少有一次停炉冷却12h以上。 3、严密性试验和安全法调整:工作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汽包、联箱、受热面组件和汽水管路的膨胀情况;整定完毕的安全阀做标识,严禁隔绝或楔死 4、锅炉试运行:300MW以上机组,连续完成168h满负荷试运行
汽轮发电机设备
汽轮机
组成:本体设备、蒸汽系统设备、凝结水系统设备、给水系统设备、其他辅助设备 1、静止部分:气缸、喷嘴组、隔板、隔板套、汽封、轴承、紧固件 2、转动部分:动叶柵、叶轮、主轴、联轴器、盘车器、推力盘、机械危急保安器
程序:基础和设备验收——底座安装——气缸和轴承座安装——轴承安装——转子安装——导叶持环或隔板安装——汽封及通流间隙检查调整——上下汽缸闭合——联轴器安装——二次灌浆——气缸保温——变速齿轮箱及盘车装置——调节系统安装——调节系统和保安系统的整定与调试
安装技术: 1、基础验收:汽轮机基础的标高检查和各基础相对位置、沉降观测点的检查及建设单位提供预压记录 2、气缸和轴承座:(低压缸组合)低压外下缸后段(电机侧)与低压外下缸前段(汽侧)先分别就位,试组合后分开清理垂直结合面后正式组合;气缸找中心的基准可用激光、拉钢丝、假轴、转子等;低压外上缸试组合检查水平、垂直结合面间隙合格后正式组合;低压内缸就位找正、隔板调整,吊装定位后,进行通流间隙调整;汽缸与轴承座的中分面标高允许偏差1mm,与轴承座横向水平允许偏差0.02mm/m,纵向水平与转子杨度匹配。(整体到货中高压缸)通过铺装在缸体端部的运输环对转子和汽缸的轴向、径向进行定位; 3、转子安装:(转子吊装)使用制造厂提供的具备试验证书的专用横梁和吊索;(转子测量)轴颈椭圆度、不柱度的测量,转子跳动测量(径向、端面和推力盘瓢偏),转子弯曲度测量,联轴器端面止口配合间隙测量;(转子叶片)叶片静频率测试;(中心孔)需由场内探伤检查报告,并提供质量合格证明 4、隔板安装:假轴找中心、拉钢丝找中心(钢丝直径不超过0.4mm,拉力为破坏力的3/4)、激光准直仪找中心; 5、汽封及通流间隙的检查调整:间隙过大,修刮汽封块在洼窝中承力的接触部位;间隙过小,修刮或加工汽封片边缘使其尖薄平滑。 6、上下汽缸闭合:先试扣,不间断进行;低压缸螺栓冷紧(先采用50%~60%规定力矩左右对称预紧,再用100%力矩紧固);高压缸螺栓热紧,使用专用工具,按冷紧相同顺序进行,一次完成,一次性完不成完全冷却后再加热 7、凝汽器:组装完毕后,汽侧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在汽封洼窝以下100mm,维持24h无渗漏 8、轴系对轮中心找正:高中对轮中心找正、中低对轮中心找正、低低对轮中心找正、低发对轮中心找正;首先以低压转子为基准,其次以全实缸、凝汽器灌水至模拟运行状态调整,再次找中心时端面张口和圆周高低差有预留值;轴系初找、凝汽器灌水至运行重量后复找、气缸扣盖前复找、基础二次灌浆前复找、二次灌浆后复找、轴系联结时复找
发电机
组成: 1、旋转磁极式发电机定子: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端盖 2、转子:转子锻件、励磁绕组、护环、中心环和风扇
程序:台板(基架)就位、找正——定子就位找正——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发电机传转子——氢冷器安装——端盖、轴承、密封瓦调整安装——励磁机安装——对轮复找中心并连接——整体气密性试验
安装技术: 1、定子吊装:液压提升装置吊装、专用吊车架吊装和行车改装系统吊装;300MW(180~210t)、600MW(300t)、1000MW(400t以上) 2、转子安装:穿装前单独进行气密性试验;重点检查集电环下导电螺钉,中心孔堵板的密封情况;转子穿装滑道式方法、接轴方法、用后轴承座作平衡重量的方法、两台跑车的方法;护环、轴颈、风扇、集电环不得作为着力点;
风力发电
安装程序:施工准备——基础及锚栓安装——塔底变频器、电器柜安装——塔筒安装——机舱安装——发电机安装(若有)——叶片与轮毂地面组合——叶轮安装——其他零部件安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
技术要求: 1、基础、变频器、塔基柜:安装塔底平台后,一次进行变流器、塔底控制柜和水冷柜的吊装就位 2、塔筒:由下到上安装;第一节安装前在第一节塔筒下法兰外缘和内缘各涂一圈密封胶,螺栓紧固电动扳手和液压扳手按厂家指导要求 3、机舱:检查机舱主轴法兰(连接轮毂)和机舱紧固件质量;检查液压站、定位销子,按厂家要求装风速仪、航空灯等附件 4、叶轮:轮毂固定在组合支架上与3片叶片组合;
太阳能发电
光伏发电: 1、程序:施工准备——基础检查验收——设备检查——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汇流箱安装——逆变器安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2、方案:应包括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防止光伏组件损伤的针对性措施 3、支架要求:固定支架和手动可调节支架采用型钢结构 4、光伏组件:接线在组串后进行开路电压和断流电流测试,施工时严禁接触组串的金属带电部位 5、汇流箱:所有开关和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垂直度偏差小于1.5mm; 6、逆变器:基础型钢底部高出抹平面10mm,电缆孔防火封堵 7、设备及系统调试:光伏组件串测试、跟踪系统调试、逆变器调试、通信调试、升压变电系统调试
光热发电: 1、槽式光电程序:施工准备——基础检查验收——设备检查——集热器支架安装——集热器及附件安装——换热器及管道系统安装——汽轮发电机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2、塔式光电程序:施工准备——基础检查验收——设备检查——定日镜安装——吸热器钢结构安装——吸热器及系统管道安装——换热器及系统管道安装——汽轮发电机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3、槽式:塔架安装按照驱动塔——边塔——侧塔的顺序;集热器组合式初拧,全部安装完成后终拧;每个单元集热器安装后进行旋转试验,角度在-180~180°,误差±10°;(0°位置验证)集热器开口位置调整到0°,测斜仪测量,倾斜高差≤3mm;(集热器单元旋转)应达到设计旋转极限点±120°误差值≤10°; 4、塔式:塔式吸热器管屏设备安装时对称进行,单面安装不多余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