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色彩阅读笔记
色彩阅读笔记
第一条
绘画色彩的名词术语
原色: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间色:即“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称为“三间色”。
复色:即“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
第二条
色彩三要素
① 色相 色相是指不同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的必要名称,例如,光谱色的基本色相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
② 纯度 纯度表示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或彩度,也即色彩的纯净度。具体纯度是表明颜色中是否含有白、黑或其它颜色。
③ 明度 明度表示色彩的强度,反映明暗感受,
色彩之间的明度差别包括两个方面: ①指不同色相的明度差别,如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的明度最低; ②指同一色相的明度差别,如大紫、蓝紫、葡萄酒紫等,比较亮的色彩称作“高明度”,比较暗的色彩称作“低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色彩称作“中明度”,以“高、中、低”三种明度感觉概括色彩。
第三条
色调
画面的色彩倾向称为色调。 色相上分,有红、绿、蓝色调等; 从明度上分,有亮、暗色调等; 从纯度上分,有高、低纯度色调; 从冷暖上分,有冷色调和暖色调
第四条
色相环
① 同类色 同类色是指同一种色(或邻近的一种色)在色环中,30°或者45°范围内的色彩
② 邻近色 邻近色是指色相相近的各种色,色环上在45°~90°内的色彩
③ 对比色 对比色是指在24色色相环中,120°范围内的色彩。
④ 互补色 互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对角)的颜色,称为互补色,也是对比最强的色组。又称余色。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中性的灰黑色,那么这两种色彩为互补色。如黄与紫、蓝与橙、红与绿均为互补色。
互补色具有两种特征: a.两个互为对比的颜色如红和绿,靠近并置在一起时,它们各自的色彩都在视觉上加强了饱和度,显得色相、纯度更强烈; b.两个互补色调和后成为明度、纯度都降低的灰黑色。
第五条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基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进行的颜色差异对比。色相对比可以发生在饱和色与饱和色之间,也可以发生在饱和色与非饱和色之间。在色相环中,色相对比的强弱可以由色相环上的距离来表示。邻近色、类似色的色相对比弱,对比色的色相对比强,互补色的色相对比最强
明度对比
绘画通过将明度的变化浓缩到一定的范围,运用明度对比的方法使画面营造出空间和体积感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颜色饱和纯度的对比,也就是颜色鲜艳灰暗程度上的对比
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指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由联想而产生的,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冷暖对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对比形式
间色对比:
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两两相混合所得的颜色,如红黄相混合得橙色,红蓝相混合得紫色,黄蓝相混合得绿色。间色的色相对比比原色对比弱,自然界的许多色彩多呈现为间色对比
补色对比
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它是人的视觉感受所呈现的一种视觉残象的生理反应。补色对比是在色相环中,距离180°、直径两端的两种颜色并置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在实际应用时,应调整明度、纯度、面积的比例关系或利用无彩色隔离起到缓冲的色彩对比关系
同时对比
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或视觉偏差现象称为同时对比,这种现象是在生理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的视觉残像
在相同灰色背景上的红、黄、绿、蓝四种颜色,会感觉红色周围的灰背景偏绿,黄色周围的灰背景偏紫,绿色周围的灰背景偏红,蓝色周围的灰背景偏橙。
同时对比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 在同时对比中,两种色彩互为互补色时,纯度越高,两者的对比越明显。 ② 当高纯度色彩遇到低纯度色彩时,高纯度色彩显得更加鲜艳,低纯度色彩在对比中显得更加灰暗。 ③ 当高明度色彩与低明度色彩进行对比时,高明度色彩更亮,低明度色彩更暗。 ④ 当两种不同色相相邻接时,会把各自的补色残像加给对方。 ⑤ 当两种色彩在面积、纯度方面相差悬殊时,面积小、纯度低的色彩处于被诱导地位,受影响较大。 ⑥ 在有彩色和无彩色之间的对比中,有彩色不易受影响,无彩色会有较大变化,无彩色会倾向于有彩色的补色变化。
连续对比
色彩的连续对比是指不同的画面或不同的地点,人们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先后看到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颜色所产生的色彩比较,是时间运动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
当人眼看第一种颜色时,停留的时间越长,影响就越大;看第二种颜色时就会产生倾向于前一种颜色的补色的错视,这种现象是由视觉残像及视觉生理、心理自我平衡的本能所致。当看红色一段时间后,再看黄色,黄色上面会有微微的绿色呈现,是偏带绿色的黄色,这一现象就是连续对比
肌理对比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包括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结构等。物象表层的视感、触感对色彩的影响力很大
位置对比
对比远近、大小、包围、上下、左右、相接等。在保持双方色彩一切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位置远时对比较弱,接触时对比较强,切入时对比效果更加强烈,一色包围一色时对比最强
形状对比
形状与色彩常常是同时出现的,是绘画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形状是色彩存在的形象要素,一个颜色的出现总是伴随一定的形状同时被我们所感受,而对比着的色彩也会因形状的变化受其影响,这个并不是现实发生的,而是人的主观感受。
面积对比
将两个明度和纯度强弱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要想得到对比均衡的效果,即色量平衡问题,必须调整二者面积的大小,弱色占大面积,强色占小面积,这种对比的现象称为面积对比。 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和面积。色彩纯度高、明度高、面积大,则色彩力量强;反之则力量弱
第六条
色彩和谐的形式
1.同类色和谐
即在统一的色彩,只在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上做变化
2.邻近色和谐
色环中的相邻色或相似明度、纯度的色彩,如黄与绿、蓝与紫的搭配。这种相邻色的搭配,在纯度和明度上相近,感受上和谐统一
3.间隔和谐
适合对比强烈的色彩,在两种色彩之间加入另一个附加色,构成色彩间隔,两种色彩之间的色彩间隔会形成一种秩序,将原本不搭配的色彩转化成和谐的组合。
4.次序与协调
当多种颜色出现时,要考虑颜色之间的色调、面积、纯度、明度等色量关系的比例,这些色量关系影响了画面的色彩节奏与形式美、次序美,要考虑不同的表达对象放在一起后色彩所呈现的和谐、协调、有秩序、有条理、有组合、有效率和多样性统一的状态
EDHuRkMT
颜色讲的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