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族节日
这是一个关于民族节日的思维导图,从古老的七夕乞巧,到中秋团圆之夜,再到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生态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这些节日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于2024-08-02 17:46:00民 族 节 日
中 西 方 不 同
中 国 产 生 和 演 变
远古农业生产
鲜明农业文化特色,
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天文、历法)
祖先 崇拜
祭祖仪式和 合家团圆之乐
表明节俗中保留着祖先崇拜的痕迹
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伦理特色
原始禁忌
追求平安吉祥、驱病灭灾,避凶趋吉
西 方
欧洲及西亚诸国的节日大多直接源于宗教或受宗教的影响
且要举行一定宗教仪式
总
西方节日重“神”,所体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中国节日重“人” 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事(如农事)”的关系
与 宗 教 活 动 的 关 系
春 节
地 位
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
年
产生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
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 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
尧舜为“载”
夏代称“岁”
周代称“年”
时 间 概 念
汉前
历法没有定型
周代年终为十月,岁首为十一月
汉 武 帝
以夏历纪年,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 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
→作为年节的正月初一被确定下来
→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于除夕开始进行,逐渐形成节日风俗
风 俗
洁 祀 祖 祢
包 括
拜天地
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
表 达
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
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
对乡亲邻里的祝贺
中华民族重视 伦理人情的体现
宗法观念 在人们 心理上的反映
进 酒 降 神
放 爆 竹
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为岁时风俗
初→火烧竹子→“爆竹”
后→将火药装入竹筒→宋后普遍改用鞭炮
春 联
初
桃符,上画神荼、郁垒二神以驱鬼
五代
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
汉-唐
门神
门神
神荼
郁垒
五代
门神 →钟馗
据说唐玄宗梦中捉鬼之人
像
玄宗口述
吴道子画成
宋末
门神→秦琼、尉迟恭
唐太宗
喝椒柏酒
据说可以消灾灭病,健康长寿
喝屠苏酒
年 节 元 日 元 旦 三 元
灯 节
起 源
古代 祭祀 遗风
和天地崇拜有一定关系
汉武帝曾于正月上辛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从昏祭到明
太一神
太乙或泰一 →远古时太阳神
天神中最尊贵者
→汉代以隆重仪式祭之
佛 教 传 入 中 国 后
汉 明 帝
效仿印度佛教做法
下令正月十五日 夜宫廷寺院燃灯礼佛
因 此
中国的仙道思想与 印度的佛教礼仪 相结合而成灯节
唐
十 分 盛 行
正月十五日夜
士族庶民,家家挂灯
有宵禁 但在元夕灯会即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解除宵禁
宋
增为五天
灯会的规模更大,灯彩也更丰富
明
恢复古制,规定
初八上灯
十七日收灯
清
张灯
初为五夜
后改为三夜
十四试灯
十五正灯
十六罢灯
形成的成语或俗语
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光彩夺目、金吾不禁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上 元 节 元 宵 节
三 月 三
来源
古“上巳节”
原 因
避凶就吉
但无疑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
活 动
“修禊” “禊祭”
史载春秋郑国已有此风俗
男女老少到郊外水边嬉戏,以消灾解难
流杯曲水/流觞曲水
的亭子
“禊赏亭”或“流杯亭”
记录
王羲之《兰亭序》
北 京
中南海流水音
故宫乾隆花园禊赏亭
恭王府流杯亭
潭柘寺猗犴亭(俗称流杯亭)
清 明 节
时 间
一般在冬至后第105天
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清 明
天清气明
三月的 第一个节气
清明节
最初是个农耕节
后形成寒食节
介子推
唐
清明节与寒食节已合二为一
上坟祭祀
推墓祭祀
风 俗
扫墓
郊 外 踏 青
→今天的春游
唐代已盛
明清
北京人踏青
折柳佩带
据说可免毒害
荡 秋 千
本名鞦韆→春秋时期北方山戎族的一项习武活动
传入中原,演变为娱乐活动
汉武帝
宫中祝寿 祈求千秋万岁
让宫女们荡之为嬉
为避讳,倒念秋千
唐 宋
唐玄宗 天宝年间
在宫中树起秋千架 让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
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
与 古 时 寒 食 节 相 合 而 成 唯 一 与 节 气 合 一 的 节 日
端 午 节
习俗
悬挂艾草
饮雄黄酒
起 源
吴越地区龙图腾崇拜
为了纪念屈原
源于夏至
五月初五是“恶日” 活动为了辟邪驱恶
总
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
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 →把节日的活动都附会到他的身上
历 史 进 程
秦汉
已经形成
两 汉
辟 恶
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彩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 →“长命缕”或“续命缕”
隋唐
已少辟恶气氛而多欢乐景象
龙舟竞渡盛于一时
尤以今湖南一带为盛
宋
融入道教影响
作天师泥像挂于门户之上→也含驱邪
明
卫生 保健
用雄黄画额,涂耳鼻
节前打扫屋子,洒雄黄水
在门上插艾叶,其味也有避瘟功效
古 卫 生 节 五 月 初 五
乞 巧 节
牛 郎 织 女
妇女们常在这一天晚上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心情喜悦的时候,向他们乞求智慧和技巧
《诗经·小雅·大东》
织女和牵牛星
无爱情纠葛
汉《古诗十九首》
成为相爱而不能相见的情侣
魏晋南北朝
正式结婚。婚后不久发生悲剧
唐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
风 俗
南北朝时代已经形成
仪 式
在庭院中摆上香案,供上瓜果
妇女们
拿着五彩线在月下比赛穿针,穿得快者为巧
七 夕 女 儿 节 爱 情 节
中 秋 节
名字缘由
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恰当一秋之中
起 源
战国末期的神话,嫦娥奔月→人们于八月十五祭月以盼嫦娥回来
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我国远在周代已有秋日拜月的活动
形成
至迟在唐代已经形成
唐代很多赏月诗句
实质
中秋节是庆贺丰收的农事节日
风 俗
祭月赏月
吃 月 饼
唐代已有,明清以来特别兴盛
元末
汉族人民为了反抗蒙古族统治 曾用月饼相约起义时间
明
月饼做的很大
凡回娘家的女子要在中秋节赶回婆家 与丈夫公婆一块吃月饼
卖“兔儿爷”
因为有玉兔捣药的传说
与 春 节 端 午 节 合 称 三 大 传 统 节 日
重 阳 节
风俗
饮菊花酒
名称缘由
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
来源
避凶驱恶的主旨
东 汉
至迟形成
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志》为免灾于九月初九全家登山饮酒
魏晋南北朝
已经流行
风 俗
登高聚会
饮酒赋诗
出门弹簧嫁出去的女儿
腊 八 节
十二月初八,成道节(受佛教影响的节日)
来源
释迦摩尼
腊八粥
中国佛教徒
在这一天用米和果子煮粥供佛
传入民间
演变为民间习俗,宗教色彩已经消失
少 数 民 族 的 节 日
壮族
三月三歌节
回族
开斋节
古尔邦节
宰牲节
蒙古族
那达慕
傣族
泼水节
藏族
雪顿节
藏戏节
酸奶
彝族
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