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
最全的郝明政治考研课堂笔记!亲自整理,记录自己正在进行的考研学习内容,由于本人也是学生正在考研,该笔记会随着我的复习逐渐完善、定期更新,预期于2025年末迎来最终版本。
编辑于2024-08-08 22:17:54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
是否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静止孤立主观反映论×
运动变化能动反映论
增加实践
增加运动
马克思主义划清的三次界限
实践与认识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唯心主义先验论
内涵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基本观点看待认识的过程,即强调“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类型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不足
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
内涵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观点看待认识的过程,即强调“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类型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观点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被动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的反射活动
不足
首先,离开实践考察认识,没有看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其次,没有把认识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举例
朴素~
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观点
认为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优点
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其次,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强调认识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直接经验
间接来源
联系
互不决定
互不比较
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
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
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改造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即真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或促成实践的成功,反之亦然。
错误的认识也可以指导,只是会导致实践的失败
认识的运动过程及其两次飞跃
认识辩证过程的含义
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认识辩证过程的总特点
(1)反复性
既受认识主体条件——生理、心理、实践、认识能力等的限制;
又受认识客体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有一个逐步显露的过程
(2)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从而要求人的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实践是具体的(实践是不同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所以要求人的认识一定要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事物相统一。
(2)实践是历史的,所以要求人的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超越或落后于实践是造成“左”(进步、超前)、右倾思想(落后、保守)的认识论根源。
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实践到认识)
内涵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其实质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相互区别
(1)感性认识
①内涵: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方面的认识;
②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③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2)理性认识
①内涵: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②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③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相互联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相互渗透
(1)感性中有理性
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指导;
②感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
(2)理性中有感性
①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理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感性认识的形式——语言。
互不为来源——实践
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
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
只强调感性认识而否认理性认识称之为经验论,在实践上会导致经验主义
只强调理性认识而否认感性认识称之为唯理论,在实践中会导致教条主义
如何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1)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认识到实践)
内涵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为什么要实现第二次飞跃)
(1)实践的需要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理论的需要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如何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例如,要量体裁衣,而不是按图索骥
(2)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认识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理性因素
主要、指导作用
认识中的认知因素(自觉的)、逻辑因素
作用
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
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主要包括本能、欲望、习惯、动机、目的、信仰灵感、直觉、顿悟、猜测、联想、想象
作用
激活、驱动、控制作用
真理与价值
真理
真理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正确反映,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
特征
1.客观性
真理的根本特征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第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要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反对真理多元论,认为同一对象的真理有多个。例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即坚持了真理观中的唯物主义,区别了唯心主义真 理观,因此必须尊重真理,不要主观臆断
2.绝对性
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在真理适用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确定不易的,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一原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着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认识。
方法论意义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绝对的坚持真理
3.相对性
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认识有待扩展,认识有待深化。这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真理不会被“推翻”,只会发展
方法论意义
一旦条件发生改变,不断的发展真理。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相互区别
真理
人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真理的本质就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谬误
人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向谬误转化
(1)真理有一个适用的范围条件,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条件,真理就会变为谬误。
(2)真理是一个过程,要不断实现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两者的统一,真理就变为了谬误。
谬误向真理转化
(1)让谬误回归到原本适用的范围条件,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2)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在不断批判谬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从而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表明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实践的特点表明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
内涵
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一定的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
作用
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一定符合逻辑
逻辑正确不一定是真理
局限性
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
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因为实践是历史的,随实践的不断发展最终会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时无法检验某些理论的正确性。
价值
内涵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基本特性
(1)价值具有客观性。
来源于客观事物
(2)价值具有主体性。
取决于主观感受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情况而定
(4)价值具有多维性
不同角度有不同特点
价值评价
内涵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价值评价通过揭示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形成对客体的不同态度。
特点
(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但不由主体决定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标准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虽具有主观性,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反映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因此,对于任何主体而言,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习近平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互区别
实践的真理尺度——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从客体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即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实践的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从主体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即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
相互联系
真理是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价值是真理的目的和归宿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不一定是真理
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真理由相对向绝对转化,人的需要和利益也日益多元。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必须勇于创新
内涵
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就是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然而,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创新
内涵
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分类
理论创新
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实践创新
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指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
这种良性互动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从必然走向自由
相互区别
自由
内涵
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自由是有条件的
一是认识条件
二是实践条件
必然性
内涵
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相互联系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是自由的前提和限度
根本目标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
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