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怪诞行为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编辑于2024-08-10 15:03:22本书延续了作者在行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从艾瑞里自己经历的一次“网曝”事件开始,通过对导致人们不信任公认真理、接受另类事实、甚至全盘接受错误信息的心理和社会过程的阐释,揭示了导致人们陷入虚假信息和不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情感、认知、性格和社交,帮助我们了解是什么驱使原本理性的人接受了非理性的信念,学会识别行为决策过程中的错误信号和心理干扰,启发读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破除偏见与伤害。 艾瑞里认为,尽管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成令人信服的假新闻故事,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抵御这些伤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并非植根于冲突,而是植根于同理心的策略。我们越早认识到误信谬见首先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我们就能越早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延续了作者在行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从艾瑞里自己经历的一次“网曝”事件开始,通过对导致人们不信任公认真理、接受另类事实、甚至全盘接受错误信息的心理和社会过程的阐释,揭示了导致人们陷入虚假信息和不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情感、认知、性格和社交,帮助我们了解是什么驱使原本理性的人接受了非理性的信念,学会识别行为决策过程中的错误信号和心理干扰,启发读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破除偏见与伤害。 艾瑞里认为,尽管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成令人信服的假新闻故事,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抵御这些伤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并非植根于冲突,而是植根于同理心的策略。我们越早认识到误信谬见首先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我们就能越早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怪诞行为学》
《怪诞行为学1:可预测的非理性》
引言: 飞来横祸让我与行为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
作者因为被烧伤受了三年洋罪,所以与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杠上了!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相——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例子
经济学人杂志的定价
电子版59
引诱人选择套餐
既多花了钱,又高兴
印刷版125
托儿
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
电视机销售
30多寸的600多元
托儿
引导人买40多寸的
他想卖的就是40寸的
40多寸的800多元
50多寸的1400多元
托儿
餐馆的菜价
主菜定价特别贵
托儿
引导第二贵菜的消费
主菜就是摆出来看的
第二贵的菜定价便宜很多
两个圆的大小相同吗?
三座房子的选择
价格差不多
新式的
完好
旧式一和旧式二容易比较
放弃了比较新式的
旧式一
托儿
屋顶快塌
需买来修缮
维修费折进价格里
旧式二
完好
度假地选择
巴黎
带免费早餐
罗马
带免费早餐
罗马
托儿
不带免费早餐
两个罗马容易比较
巴黎比较起来就太麻烦了
约会对象的实验
太啰嗦,略
卖面包机的例子
略
参加聚会
带上一个低配的你
身形相似
容貌不如你
我们做选择靠的是什么
不是靠精确的价值计量
而是具体情境里的 比较
不知道六缸汽车价格,但能推断肯定比四缸的贵
一切选择都是相对的
就像夜间的飞机需要跑道两边的指示灯
自行车不知道买哪款,直到看到广告
不知道换什么音响,直到听到比原来好的
不知道过什么生活,直到看到亲朋的生活
这种比较的特点
不分性质,什么东西都需要比较才能做选择
有形的
杂志、自行车、主菜等
无形的
度假、教育等
短期易变的
感情、态度、观点等
是非理性的,但是这个非理性是可预测的
比较容易比较的, 放弃不容易比较的
肤浅
比较周围的事物
比较同类型的
这种比较给我们的伤害
容易被别人忽悠
容易被自己忽悠(价值错觉)
25元的东西省7元,觉得值;455元的东西省7元就嫌麻烦懒得动
5000元的饭局加一个200的汤不觉得贵,1元钱的东西就非要用上两毛五的优惠券
两万五的汽车加一个3000的真皮座椅不觉得贵,舍不得在家里买同样价格的沙发
让人嫉妒,感觉不到幸福
比收入
与同事
一个人幸不幸福,取决于他的小姨子和妹夫的工资是不是比他的低
与同级别的人
与亲戚
迷失人生价值
为攀比,放弃人生理想
逃离这种相对论的怪圈
不要往上比,要往下比
眼界放宽,格局放大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失衡——为什么珍珠无价?
锚定
1. 例子
黑珍珠:从无人问津到稀世珍宝
做法
捯饬捯饬
尽量改良一下
放到高级橱窗里
标上惊人的高价
和钻石、红宝石、绿宝石等放一起做广告
用意
和目标缩短物理距离:放一起
和目标缩短气质距离
享受一样的待遇
标定一样的身价
结果
显的贵 就真的贵
求而不得即为贵
幼鹅效应
幼鹅认定第一眼见到的活物为依靠
2. 实验
看到的社会保险号和愿意给商品出的价有关联
听噪音获得报酬
给定锚
换锚
结果锚改变不了
朗诵诗歌
向观众收钱
给观众付钱
3. 锚的形成
比较随意(任意的)
比如社会保险号是任意的
必须产生意愿
比如必须自我承诺愿意以社会保险号的数字买某样东西
形成后会保持一致
遇到同类物品
以后遇到此类物品
比如听噪音得报酬
4. 锚的转变
很难转变
例子
第一次买DVD机价格
刻舟求剑
曾经的汽油价格
有时候“可以转变”
武器
自我羊群效应
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自我重复就容易了
例子
消费者转投星巴克咖啡
原理
星巴克刻意改变形象区别于其他咖啡店
新锚的形成
让人误认为不是同类,不适用于原先的锚
偶然的体验加上自我羊群效应就形成了这个新的习惯
5. 任意的一致
例子
朗诵诗歌(水平很差)竟然还能收到钱
因为锚是任意的,所以设计一个锚就可以把痛苦的事变成快乐的,并且保持下去
汤姆索亚(把劳动变成特权)
锚极其随意,又极其强大
“我思,故我在”很难做到
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时刻检视自己的“非理性”
要特别关注首次决定和第一印象
清理已经“种”下的锚
6. 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人们一开始的需求就是可以被操控的
人们心里的锚决定了消费偏好
这个锚往往是卖方给买方植入的
供给和需求学说失效
人们以后的需求也会受到锚的影响
价格变化了,但是心理锚不变
影响购买欲望,不能反映真实需求
第三章: 免费的代价——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免费,让我们快乐
收费的可能花冤枉钱
所以免费和哪怕收一点费也是天壤之别
免费的就算买错也没损失
我们害怕损失
免费,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
虽然完全不花钱,但用不上,变成鸡肋
因为附带免费赠品,可能买错了不值得买的东西
免费的类别
完全不花钱
买东西带赠品
买车赠机油
买东西免附加收费
免运费
基础免费,增值收费
固定费用,按次,按时间随便造
自助餐
包月包年宽带
免费,可以作为政策工具引导民众
免费,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社会规范的成本——为什么我们乐于做义工,干活儿赚钱时反而不高兴?
你去岳母家吃饭不用花钱
两种规范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社会规范
谈感情(谈关系、谈事业、谈理想)
友好的
作者喜欢
界限不明的
不求即时回报
光荣的
有责任感的
有干劲的
市场规范
谈钱
不存在友情
界限清楚
交易要公平
自立的
创新的
个人主义的,自私的,冷漠的
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两种规范
社会规范很容易划向市场规范
所以
不要和你的约会对象谈钱
不要向关系不到位的人,要求帮大忙
不要向帮助你的人提钱
但可以用礼品代替钱来表示感谢
公司如果要跟客户或者员工建立社会规范,就要小心保持好
市场规范很难转变成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界限很微妙
社会规范比市场规范效果好
家长接孩子迟到,罚款起的是反作用
律师们会积极做义工,而不愿意做低报酬的工作
武士大师会免费收徒,其实真正收学费的话会很高
开源软件的贡献者,免费做贡献,而没有人要求理应获得的回报
谷歌公司给员工良好的福利,员工也更有工作热情
缉毒警察不会为了钱去牺牲,而会为了光荣和责任去牺牲
金钱买不来优质的教育
“火人节”搞得不错
第五章: 性兴奋的影响——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性兴奋时人不是人
包括其他激情的场景
盛怒
饥饿
惊恐
第六章: 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
人们都有拖沓的恶习
拖延症
需要被人强制设定限制
就比如政府应该强制人们定期做全身检查
就像强制人们走斑马线和开车系安全带那样
或者可以在人们清醒的时候收取身体检查的押金,迫使人们去检查
还有就是把项目做的简单易懂一些,减少人们的抵触情绪
还可以用技术手段限制人们的信用卡使用
或者被人逼着自己给自己设定限制,可这样只是好那么一点点
第七章: 所有权的个性——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人类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
一旦拥有了某物,他在我们心目中就更值钱了
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失去什么上,而不是获得什么
你喜欢的是这个东西的这个地方,但是别人可不一定这么想
人们对自己付出心血的东西会更加喜欢
对于正在争夺的东西, 虽然还没有到手, 但是因为付出了心血, 竟然有了一种虚拟的所有权的错觉
比如正在参加拍卖的东西
自动带入
比如广告里描绘的美好画面
试用促销的东西
有使用期限,不满意就退款的东西
观点和看法,也能让你出现所有权依恋症
僵化而顽固的意识形态
第八章: 多种选择的困境——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我们很难做到破釜沉舟
我们总是喜欢留有余地 做选择犹豫不决
电脑要可扩展的
等离子电视要买保险
给孩子报各种可能会有天赋的班
买SUV是为了不止在公路上开
两种专业都想学
两个男友都不舍得
饿死在两堆草之间的驴子
美国国会总是在一些细节上达不成一致
朋友在两种相机之间犹豫不决
作者本人在两所学校之间难以选择
实验
三扇门都不愿意失去机会
造成的一些问题
保留了太多余地,也耗费了不必要的付出
一些没必要的选择也不愿意放弃
反而一些该珍惜的,没有珍惜
第九章: 预期的效应——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我们总是受到先入为主的印象的影响
因为偏见,和朋友对同一场球赛看法不同
北爱尔兰的分歧
不还是锚定效应吗,又啰嗦一章
实验
添加香醋的百威啤酒
抱有某种预期,就会对体验造成影响; 没有预期,或者事后被告知,则对体验没有影响
特制咖啡
第二次百威啤酒实验
其他例子
美食配上美器会更美味
提前被告知电影好看,就好看
对可口可乐的固有印象会影响我我们的判断
偏见会同时扰乱持有方和被看待方的思想
第十章: 价格的魔力——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安慰疗法
作胸廓动脉结扎手术
膝部关节痛关节镜手术
切除腹部疤痕组织,消除慢性腹痛
治疗帕金森的脑部手术
给病毒引起喉炎的患者用抗生素
……
近代以前,几乎所有药品都是安慰剂
蟾蜍眼睛
蝙蝠翅膀
晒干的狐狸肺
水银
矿泉水
可卡因
电击器
木乃伊膏
将埃及木乃伊磨成粉末制成的膏状体
据说可以治疗癫痫、脓疮、皮疹、骨折、 麻痹、偏头痛、溃疡,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疾病与创伤
包治百病的男尸
红发新亡男尸,生前未受伤,无表皮损害,年龄24岁,死亡时间一天之内,以绞刑、轮刑或尖桩处死者为佳……放置于日光和月光下一天一夜,然后切为片状或粗条。撒少许芦荟于其上,以减轻苦味。
暗示的力量
暗示起作用是因为人们的信任
只要看见医生
服下一片药
医生是专家
药是疗效卓著的
关于疼痛,良好的预期能够释放荷尔蒙和神经传递素,诸如内啡肽和镇静素,不仅能抑制疼痛,还能产生强烈的快感
价格影响我们的预期
高价药显得比低价药管用
同样的饮料,高价的也比低价的好
安慰疗法还应该继续使用吗?
随着认识的深入,安慰疗法可能也是科学的
中世纪,国王通过御手触摸臣民“治好了”臣民们的很多病
随后更“有效”的木乃伊药膏代替了它
现代的医生事实上也一直在使用安慰剂疗法
我们应不应该让人们认清真相,从而节省他们的医疗支出?还有其他支出,比如饮料,化妆品,汽车等
我们应不应该继续通过一些手段鉴别安慰疗法呢
继续的话,对于做实验的安慰组人员不负责任
不继续的话,对于以后所有要接收这种治疗的人不负责任
作者就亲身体验了“穿紧身衣”治疗烧伤的实验
第十一章: 人性的弱点——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首先得说人们是不诚实的。
职场雇员盗窃与舞弊涉案金额,远远高于那些抢劫,入室盗窃等犯罪行为。
投保人对财产损失的故意虚报
买衣服试穿,到期前退货
……
诚实应该来自哪里?
不应该来自成本-收益分析
应该来自高尚的美德
法令能杜绝不诚实吗?
总有空子可钻
誓言和宗教信仰可以让人们诚实
但也只是当时那一下
如果人们直接面对的是现金,就会收敛一些
如果不是现金,心理压力就小得多了。
最终解释权,也是一种不诚实的现象
耍无赖
现金时代的终结,会滋生更多不诚实行为
第十三章: 啤酒与免费午餐——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在多人就餐,公开点菜时,人们倾向于点与他人不同的,因此可以牺牲自己的偏好。
传统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
所以“免费午餐”是不存在的
“免费午餐”指代的意思是:不符合传统经济学的现象
但是行为经济学证明像“免费午餐”之类的不符合传统经济学的现象,不光有,而且是可预测的。
因为可预测,所以我们就可以纠正人们的错误,让我们回到幸福的轨道上来。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书籍信息
作者: [美]丹•艾瑞里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7-12
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一章 金钱的诱惑
某些情况下,现实与直觉并不合拍
激励较低时,加强刺激可以提高表现值。而当激励基数提高时,进一步加大激励就会事与愿违,降低表现值(倒“U”型关系)
奖金鸿运
即使是较低水平的奖金也足以调动相当多的参与者,可能已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作用,而最高奖金的人结果最差
激增的动机
“损失厌恶”:损失引发的痛苦大于收获带来的喜悦
“调节因素”
对于认知能力要求越高的工作,高额奖金产生反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非认知乃至机械性地工作,奖金越高可能成绩越高
社会压力下的失常
自我表现的强烈激励可能引起相反作用
激励人的最佳机制非常难以建立;加强激励并不一定导致最佳的成绩和表现
我们非理性行为倾向的不良方式可能随着决策的重要程度而加强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
找到工作的意义
为食物而工作
“反寄生”:动物更愿意自己去寻找食物,而不愿意吃身边盘子放着的、现成的食物
“意义”的激励不容小觑
如果你找的是喜欢某一事物的人,并把他们放在有意义的工作条件下,如果你把有同样热情和欲望的人放到无意义的工作条件下,就非常容易扼杀他们的快乐
无论正面还是负面,要吸取工作的意义其实非常容易
劳动分工与劳动的意义
劳动分工是以人工为基础的技术所带来的危险之一(考虑内在激励因素和意义对于积极性和生产率的重要性,高度分工这种方式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即使意义很小也足以使我们努力向前
第三章 宜家效应
烤炉里的诀窍
“鸡蛋理论”
“70/30黄金分割原理”:烹饪过程中用了70%的半成品和30%自己别出心裁的加工,也一样能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有时我们觉得珍贵的东西会把我们从愉悦的依恋转化为完全不能自拔的痴迷。一般而言,能够认识到珍贵物品对我们的影响是件好事,无论是愉悦的依恋,还是不能自拔的痴迷
投入劳动会产生依恋
制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估价带有相当大的偏见。创作者们对自己的作品更加偏爱
定制,劳动与爱
毫不费力与费心劳力微妙的关系取决于工作的重要程度和某一类产品需要的个人投入
理解估价过高的原因
如果创作者能够意识到只有他们自己才会过高估计作品的价值,那么他们在“次高价”拍卖时的出价就会更高,而在“最高价”拍卖时出价最低
我们错误的人为别人也同样喜欢我们的作品
投入更多努力确实能增加我们的依恋,但必须是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之后
爱与付出
劳动经常可以产生长远的满足
第四章 不在这里发现的偏见
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创造了某一事物,就会强烈地感到自己拥有了它--我们就会开始对“我们”创意的有用性和重要性做出更高的评价
爱迪生手中的“牙刷”
“孩子是自己的好”能产生高度的参与意识,并引导人们无怨无悔的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创意
爱迪生所犯的错误表明,如果人们过度沉湎于自己的见解会导致多么不幸的后果
非理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
惩罚的快感
实行报复--即使付出代价也要报复,这种欲望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而且这种行为事实上能获得快感
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保持我们社会中的高度诚信
较低程度的恼怒就足以使人们感到愤怒并实行报复
遭受到我们不良情绪的那些人还要给另外的顾客提供服务,他们自己的情绪已经非常低落,当然很难做到热情礼貌。因此就造成了这种走马灯式的恶性循环
在觉得需要报复的那一刻里,我们似乎并不在意要惩罚的是谁--我们只想让某人付出代价,而不管他是代理还是主体
“对不起”三字的魅力
道歉确实能起作用,起码能暂时起作用,如果过度使用就会失去它的作用
延长报复机会的时间间隔,能平复一部分的报复情绪
有用的报复
很多成功故事都基于报复的激励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
疼痛如何教会我们适应
人们感受到的疼痛不仅是伤情在起作用,还取决于感受疼痛的背景环境,以及人们对受伤意义的诠释
享乐适应
适应性似乎是人类随时都会用到的内在品质,享乐适应会给有效决策造成麻烦
即使你短期内对某件事物怀有强烈的感情,从长远看,这也未必会使你像原来预料的那样欣喜若狂或者痛苦不堪
克服享乐适应
延缓适应的关键是中断适应过程
放慢愉悦过程
把投资从那些我们持续不断体验的东西转到短时间转瞬即逝的体验上去
我们考虑适应过程时,必须想到周围的参照物以及它会对我们适应能力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好不好?
适应性择偶
在我们的社会中,美貌比其他优点更容易决定一个人在社交金字塔中的位置与同征择偶的潜力
尽管人类具有难以置信的适应一切的能力,我们还必须考虑适应能力在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一特殊情况下不起作用的可能
好不好
几乎所有人对美丽与否都存在共识
不甚漂亮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魅力水平,这种认识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漂亮与否的判断,却会对她们如何选择约会对象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
进入在线约会
在线约会使用可搜索特点的做法不近人情
虚拟约会实验
无论男女,如果先前在虚拟约会中相遇过,在闪约中互相倾慕的可能性更大
人类偏好体验性商品
如果市场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可以设法了解他们为什么不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找出办法来缓和问题的存在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
我们一旦看到一张面孔、一幅照片、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就会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就是行动--捐款
密集度、生动感与“杯水车薪”效应
密集度的效应非常强大,我们常常出钱帮助一个失业的邻居,而不是去帮助另一个城镇中更需要帮助的、无家可归的人
理性思维让我们缺乏爱心
被引导关怀个人时,我们会立即采取行动;如果涉及的人数众多,我们则不会
如何解决统计受害人问题
如果我们认识到的危机规模扩大,可以使我们关心的越少而不是越多,我们就可以努力改变自己思考和处理人类问题的方式
假如我们无法相信感情总是能推动我们做正确的事情,那我们便可以从对指导人们选择努力的行动方式的规则制定中获益,即使我们的感情未得到激励
在很多方面,要想人们对苦难做出反应,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感情的吸引力,而不是对大众需求的客观解读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
从本质上看,一旦感情用事,我们就会做出短期决定,而这些决定之后又会改变我们很多长期的决定
如果把情绪影响作为一个总体来观察,报复的反应并不仅仅来自不公平的分配建议,它还与引发的情绪余波有关
自我羊群效应
情绪能够影响我们把潜在决定转变为实施决定,而不相干的情绪也会影响决定
情绪对决策具体影响的背后,复合形式的自我羊群效应在我们生活中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女性从一开始就更可能拒绝不公平的分配建议,但她们的动机比较正面
先冷静下来,再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对我们是有利的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
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局限--特别是作重大决策的时候
一些思考及感悟
当奖励过大时,人们反而会因为压力而分心,导致专注力下降
信任的反面是报复,报复能使人带来快感,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
人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对于好事还是坏事
提升幸福的方法,间断享受,重复体验快感。延长工作的时间,减少对痛苦的适应
对一件事情付出越多,取得成功的结果时,对结果越依恋,如果失败,则对结果越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