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单元第8-1节:《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梳理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瑰丽的想象、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结构、艺术特色及其深远影响,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编辑于2024-08-14 13:49:46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第8-1节 《梦游天姥吟留别》
了解作者 全面了解诗人生平,感受诗人不凡人生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基本介绍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其五绝《静夜思》、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都流传千古,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李白早年天才,五岁开始发奋读书,十二岁已熟读诸多经书和史书,亦习剑术,有“剑术自通达”之誉。早年游历多地,结交了不少名流,如孟浩然、贺知章等。
宦海生涯
李白曾短暂地担任过翰林供奉,但由于他性格直率,不善逢迎,最终并未在仕途上取得太大的成就。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诗歌更加关注个体情感和社会现实。
晚年生活
李白的晚年生活较为漂泊,他游历了名山大川,结交了众多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反映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艺术特色
想象超凡脱俗
李白善于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个独特而神奇的意境。他的诗歌中充满了神话、传说和奇幻元素,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如《古朗月行》中的“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情怀浪漫奔放
李白追求理想,崇尚自然,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个人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以浪漫的笔触勾勒出夜晚江面的宁静与壮美。
情感真挚直率
李白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不受拘束地抒发个人的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如《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意象丰富美好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他善于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超凡脱俗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美好和无限可能的向往。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哲理。
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香炉、紫烟、瀑布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语言优美动人
李白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他善于运用平仄、韵律等诗歌技巧,使诗歌在诵读时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他的诗歌中充满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如《清平调》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通过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的亮丽容颜、高贵身份和富贵之态。
李白诗歌的社会价值
反映时代精神:李白的诗歌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热爱与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和认识。他的诗歌成为了后人了解盛唐文化的重要窗口。
彰显个性解放: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个性解放的精神。他敢于挑战传统观念,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风貌。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影响后世诗人:李白的诗歌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等特点成为了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曾受到李白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李白的诗歌艺术元素。
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研究李白的诗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艺术的精髓,将诗歌艺术传承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诗歌的魅力。
传播中国文化:李白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了中国诗歌的魅力。李白的诗歌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之一。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于是被玄宗召到长安。李白初到长安,心怀远大的理想,但在长安住了一年多,所做之事皆不是他所愿,最终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第二年,他即将由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mǔ)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理解诗题 理解诗歌题目内涵,了解诗歌相关信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点明所写内容是虚幻的,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
天姥:梦游的地点。
吟:古代乐府诗体裁的一种,与“歌”“行”属于同一类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留别:临行前留下诗与朋友告别(写诗的目的)又名:《别东鲁诸公》、《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寻找诗眼 初步探究诗歌含义,寻找诗歌关键字眼
诗眼
梦
第一段
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以整齐的对句写出两个虚实相映的形象,以仙山的虚幻难觅反衬天姥山的实际存在,表现出诗人对名山胜境的向往。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
第二段
梦游之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这两句承上启下,点明诗人向往天姥山的原因,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写梦登天姥山的情景。“著”“登”动作的连写,可以看出诗人迫不及待登山的轻捷情态。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山势的曲折和惊险,动静结合,富有气势。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仙人出场的画面,神奇而富有魅力,使人读后心驰神往,宛如置身仙界。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由梦境转入现实,隐含诗人美梦破灭,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消极情绪。
第三段
梦后之慨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后诗人的感慨点出了全诗的主旨——蔑视权贵。
理解诗意 深入理解诗歌深意,感受梦境现实落差
寻入梦之由
瀛洲难求
烟涛微茫
虚
天姥可睹
向天横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实
天姥山
特点
峻拔雄伟
手法
衬托: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以虚衬实),使人产生神游天姥之念。
对比:用五岳、赤城、天台与天姥山对比,凸显其高大巍峨。
夸张:“向天横”、“拔”、“掩”等描绘出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
赏梦中之境
月夜剡溪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湖、月、溪水、谢公宿处、渌水、猿声
特点:清幽、寂静
意境:一幅清丽恬静幽美的画面
情感:沉浸其中,心驰神往
梦登天姥图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意象:青云梯、海日、天鸡
特点:壮美、雄奇
意境:一幅雄奇壮美的天姥山白日画面
情感:为之迷醉神荡,乐而忘返
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
遭遇相似,折射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山中夜景图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意象:迷花、奇石、熊咆、龙吟、岩泉、深林、层巅、云、雨、烟
特点:恐怖、惊悚(离奇险怪)
意境:一幅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画面
情感:为之悸动惊恐
仙人盛会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意象:霹雳、洞天石扉、青冥浩荡、日月、霓衣、风马、云之君、虎、鸾、仙人
特点:热闹盛大
意境:一幅富丽堂皇、热闹盛大的画面
情感:让人惊叹艳羡,令人神往,表现了诗人兴奋愉快的心情
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通过梦游,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写了对山水名景和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表现了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自己对山水名景和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梦境应是一年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梦的及时醒来表明与这种生活的彻底决裂。
“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就是他被选召入宫时的心情,“脚著谢公屐……空中闻天鸡”是他初入官场的成功体验。
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曾经热切向往的宫廷并非那么纯净:“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对官场的迷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官场让人心惊胆战;”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官场的变幻莫测;“云之君”“仙之人”是达官显贵。
“日月照耀金银台”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
“虎鼓瑟兮鸾回车”是达官显贵们出行的鸣锣开道,梦中仙境即现实官场。
梦惊神伤图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从“长嗟”、“惟”、“失”等词语中可看出诗人梦醒后十分失意留恋,痛苦惆怅。
悟梦中感慨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世间万般世事如东流的江水一去不返,此句包含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岁月、生命等问题的深邃思考。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诗人认为世间万事都不过像一场游仙的幻梦,体现了遁世思想和对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的苦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全诗总结 总结诗人梦游过程,再现诗人神奇梦境
深入探究 探究浪漫主义风格,感受诗人精神追求
本诗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丰富的想象
天鸡、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
大胆的夸张
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
瑰丽的色彩
云霞、明月、渌水、清猿 、海日 、青冥
奇特的构思
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
本诗的“梦境”是美梦还是噩梦?
“美梦”说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境是美好的,作者醒来才会惋惜失落。
文章第一段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天姥山的超凡脱俗与雄伟高大,让作者心向往之。所以作者的梦里的天姥山也是美好神秘的。
“噩梦”说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魂魄都惊动了,应该是因梦中之境而“惊”醒。
结合写作背景,梦境是对现实的隐喻。对仙境的描述正是宫廷生活的映照。与后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发愤之言”相呼应。
无论是超越现实的美梦、还是隐射现实的噩梦,它终不过是一场“梦”。梦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发现自我真正的精神追求。
深入了解 了解诗仙波折生平,感悟诗仙脱俗精神
“诗仙”生平
14岁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病逝当涂
用浪漫艺术追求理想人生,以不屈傲骨维护独立人格。
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在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
吟
梦
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
魂归枕席
现实
阴森恐怖
清幽寂静
梦境
神奇壮丽 富丽堂皇
壮美雄奇
梦到剡溪
白天景象
夜晚景象
洞天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