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竞赛生物技术
详细的生物技术板块总结,涵盖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blot技术、免疫工程、最新科研技术等,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编辑于2024-08-18 09:57:44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
基因编辑
第一代:ZFNs 锌指核酸酶。利用锌指结构特异结合,FOK1用于非特异性切割
第二代:TALEN(从黄单胞菌属发现)。一AA对应一个核苷酸,细胞毒性降低
第三代: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
不再需要人工设计蛋白质,更快。但是需要PAM序列。
用一段互补RNA序列识别目标序列
CRISPR:成簇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 Cas9:双链核酸内切酶
gDNA引导CAS9靶向目的基因→DSB引发NHEJ/HDR修复→靶向突变实现基因编辑
已投入在人类上使用,如治疗失明
对第三代进行改造和优化
CRISPR/dCas9
将Cas9的RuVc和HNH结构域突变,使Cas9失去切割能力
Cas9只进行靶向识别,可以在特定基因上连接转录抑制因子、甲基化酶...
CRISPR/C2c2(Cas13a)
用于特定mRNA的knock down
对PAM无要求,原则上可以任意切割
Cas9n酶:发生一个D10A突变,导致只有一个核酸酶具有活性
碱基编辑器
胞嘧啶编辑器(CBE)
实质上是dCas、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子的融合蛋白
C→U-A→T
改良后使用单链切割的方式,切除没有脱氨的单链,避免DSB,叫做nCas9基因编辑
腺嘌呤编辑器(ABE)
A→G
先导编辑器(PE)
编辑器(切口酶H840A&逆转录酶MLV)+pegRNA
DNA修复酶偏好于从5‘端修复,所以容易清除原始链
分子克隆
获取目的基因
选取载体,然后连接目的基因
区分两种同裂酶和同尾酶
质粒
噬菌体
人工染色体
导入重组DNA
转化
感受态细胞/电转化法
对细胞进行筛选、克隆
表型水平:蓝白斑筛选β-半乳糖苷酶
核酸/蛋白水平检测
克隆
TOPO-TA克隆
TA克隆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PCR克隆技术,通过向PCR产物的3'端添加腺嘌呤(A)或胸腺嘧啶(T)来实现。但是,TA克隆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限制,如可能会产生无意义的克隆插入、插入序列含有AT富集区域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出了TOPO-TA技术,该技术采用了TOPO酶作为克隆体系的核心酶,使得克隆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TOPO酶是在PCR扩增产物末端添加亲和性特别高的密着荧光染料(TOPO)的一种酶,可以通过简单的混合将PCR产物很快地克隆到TOPO克隆载体上,不需要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或其他化学品。TOPO-TA技术是通过将PCR产物混合加入PCR2.1-TOPO质粒和TOPO酶,然后在常温下进行缓慢滚动混合,使得所有DNA片段被快速且准确地整合到TOPO质粒上。TOPO酶的优势在于其5’末端磷酸化、3’末端修饰等加工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克隆插入的顺序性和准确性,因此,TOPO-TA克隆方法使得克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降低,准确性和效率均得到极大提高。
RACE克隆
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是一种基于PCR的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主要用于扩增已知cDNA序列的5'端和3'端未知序列。该技术的核心原理包括反转录和PCR两个步骤。
Gateway克隆(用到了重组酶,自带筛选)
Golden gate 克隆(无缝,没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但受识别序列限制)
无缝克隆的另一高明之处,就是利用高温。T5外切酶的最适温度是37℃,然而无缝克隆是在50℃下进行的,加之添加的酶单位较少,因此整个反应体系很快便会失去外切的活性,而DNA聚合酶的活性得以维持。而为了保证DNA连接反应顺利进行,无缝克隆采用的是热稳定的Taq DNA连接酶,而非传统的T4 DNA连接酶。同时,为了保证黏性末端能够在50℃下进行互补配对,同源臂的长度一般>15 bp。
与Gibson Assembly比较
(1) 片段连接过程中不涉及序列的降解和合成,因此连接产物的保真度更高。
(2) 可以组装的DNA片段数量更多,适用于质粒建库。
(3) 可以组装带有同源序列或重复序列的DNA片段,比如可用于构建表达多个sgRNA的质粒
(4) 可以构建标准化的合成生物学元件,这一点类似于和BioBricks。
Gibson assembly克隆(无缝;T5核酸外切酶、Taq连接酶、DNA聚合酶)
Gibson连接的原理:通过载体和目的基因两端带有相同的序列后,利用单链核苷酸外切酶消化产生粘性末端,使两者互补配对,再通过修补反应使其完整连接。
最大优势在于其不依赖特定的片段,只需选取载体中的任意位置的片段加到目的基因PCR引物的5‘端,使其扩增后带有该同源序列,就能是目的基因连接至载体上
基因测序
第一代:双脱氧法:Maxam-Gilbert(末端标记+特异切割)
第二代:焦磷酸测序、SOLID测序、ILLUMINA测序、BGI cPAS(边合成边测序,荧光连接)
读长短,通量高,错误率较低
第三代:PacBio SMRT、Oxford Nanopore MinION(还是边合成边测序)
读长长,但错误率偏高;避免了PCR扩增引入错误;可以用于测RNA和甲基化
细胞基因表达
分子开关Tet、Dox on/off
Western blot(定性)
ELISA(定量)
直接法
间接法:与直接法的区别在于一级抗体没有酶标记,改用二抗的酶标去结合一抗,起到级联放大的作用
夹心法:与前两种方法不同,夹心法先把抗原的一种特异抗体固定在介质上,这样就可以直接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无须纯化固定。而夹心法的劣势在于,由于抗原被夹在中间,头尾需要两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免疫组化(IHC)
信号放大技术:酪酰胺信号放大TSA、链亲和素信号放大
小鼠个体实验
Cre/loxP实现同向敲除、反向倒位、易位
c-fos染色
神经元钙成像
光遗传学
PCR(聚合酶链式扩增)技术
RT-PCR
RT-PCR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首先经反转录酶的作用从RNA合成 cDNA,再以cDNA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实时检测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扩增产物量的变化,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阈值:是循环开始3~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设定在扩增曲线指数增长期。 C(t)值:荧光信号(扩增产物)到达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
90°C变性→(加引物)60°C退火→延伸(Taq DNase、镁离子)
Taq酶:保真性不高,因为依赖3→5校正。3’端常突出一个A(非模版依赖的末端转移酶活性)
流程
缓冲液
镁离子:过高引起非特异性扩增和产率提高;过低产率降低
Tris-HCl、dNTP
引物:浓度偏高会错配&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率下降
18-25nt,GC占比45-55%,Tm45-65°C
3‘端尽量不用A,不用连续G、C
细胞工程
染色技术
嗜酸性:细胞质、线粒体 嗜碱性:染色体、核糖体
苏木精
伊红(BY)
美蓝
瑞士染料:伊红美蓝
将异染粒染成紫红色
番红(木角栓-红粉棕)
固绿
结晶紫
健那绿
醋酸洋红
革兰氏染色(结晶紫、酒精、番红)
结核分支杆菌的胞壁肽聚糖外包裹大量脂质,不能用革兰氏染色,而用抗酸染色法
肽聚糖壁薄的染成粉红色,厚的染成蓝色
吉姆萨染色(伊红美蓝的美蓝被氧化为天青色素,核型分析&染血液疟原虫髓细胞)
齐-尼氏抗酸染色(改良苯酚品红=苯酚+酸性品红,染分枝杆菌)
Altman染色(酸性品红,染线粒体)
盐酸间苯三酚(染木质素)
苏丹染液
锇酸(提高对比度)
银染(碱性ph)
酸性磷酸酶(染溶酶体)
鬼笔环肽(标记微丝)
碘化丙啶(PI,染DNA评估细胞活力)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POL)

暗场显微镜(DF)
只有衍射光成像
相差显微镜(PH)

明暗对比,用于观察活细胞的精细结构(边儿亮)
原理:直射光和衍射光的合光成像
微分干涉显微镜(DIC)
浮雕感,观察活细胞精细结构
最佳之选
荧光成像技术
荧光显微镜(FL)

由于滤光片,一次只能看一种荧光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

优点:光学切片可以在一个样品的不同深度进行拍摄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TPFC)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STED为王)
亚纳米级(电子)显微镜
辅助技术:冷冻蚀刻技术 超薄连续切片技术(戊二醇和四氧化锇固定,环氧树脂包埋)
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镜的样品固定需要用戊二醛/多聚甲醛
经常结合超薄切片技术
冷冻电镜(Cryo-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只有它是二次电子信号成像,其他都是透射
可以在真空、大气、常温、变温等不同条件下使用
依靠探针成像
隧道扫描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微镜(AFM)
允许单个大分子成像
酶和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研究
(一)分离纯化 细胞破碎——沉淀——离心——透析&超滤——层析——电泳 (二)鉴定 分子量——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测序——二硫键定位——结构解析
固相析出分离技术
一般影响因素:盐饱和度、样品浓度、ph=pI时溶解度最低、温度
盐析法(破坏水化膜,可保留活性)
脱盐:超滤、透析、凝胶过滤
有机溶剂沉淀(分辨率更高,易去除易变性)
等电点沉淀(只适合水化程度不高的pro.)
选择性变性(加热、酸碱)
TCA沉淀(三氯乙酸在酸性条件聚沉pro.)
有机聚合物沉淀(试剂: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 | 优点:温和、颗粒大、效率高)
蛋白质结晶(过饱和,气相扩散法)
离心
差速离心(颗粒大小、密度、形状存在明显差异时使用)
核糖体没磷脂双分子层,体型较小,所以需要离心力最大,离心时间最长
密度梯度离心(常用CsCl 1~1.9/ml)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
超滤(分子量>500)
透析(原理:利用半透膜,水向高渗,分子向低浓度)
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eg.葡聚糖&PEG)
超临界流体萃取(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反向胶束萃取(去垢剂+水+有机溶剂,去垢剂形成小团)
层析技术
分辨率Rs、比移值Rf
液相层析
吸附层析(影响因素:吸附表面积、温度、浓度、盐度、pH值)
纸层析(被水饱和的滤纸做固定相,有机溶剂做流动相。极性大的亲水)
薄层层析(TLC,支持介质:硅胶、纤维素、凝胶、聚酰胺)
离子交换层析(基质-电荷基团-反离子)
PEG分离小分子 交联纤维素、葡聚糖、琼脂糖分离大分子 洗脱:改变离子强度、pH值
PH高于等电点带负电,低于等电点带正电
酸性氨基酸在生理PH下带负电,碱性氨基酸带正电
所以阳离子交换层析生理PH下结合碱性氨基酸
带有负电荷的称之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带有正电荷的称之阴离子树脂(如DEAE)。
凝胶过滤层析(大的绕路走,Vt=Vo+Vi+Vg)
影响因素:柱长&直径、上样量 1~4%、流速
亲和层析(一些供体受体、酶和底物、激素抗体...)
金属螯合层析(His咪唑基)
疏水层析(HIC,反向层析:固定相更加疏水)
高效液相层析(HPLC)
鉴定技术
分子量
凯氏定氮:蛋白质含量=氮量×6.25
紫外吸收
考马斯亮蓝法(即布拉福德反应,吸收峰465→595nm)
双缩脲反应(540nm)
福林酚反应(测酚羟基,比色法750nm/660nm)
BCA法(肽键+二价铜→一价铜+2喹啉甲酸,紫色,562nm)
最灵敏
纯净度:OD260/OD280:纯DNA=1.8;>1.8,有RNA污染;<1.8有蛋白质污染
电泳技术
SDS-PAGE电泳
各个试剂成分的作用
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阴离子去污剂,使蛋白质带上大量负电荷、解离蛋白质之间的氢键、取消蛋白分子内的疏水作用、去多肽折叠。 30%丙烯酰胺(Bis-Acr):提供载体,其凝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泳成功与否。 10%过硫酸铵APS:提供形成自由基的硫酸盐基团。 TEMED:催化剂,催化自由基引起的聚合反应进行,加速聚丙烯酰胺的凝固 溴酚蓝(BPB):上样缓冲液成分。示踪染料,监测电泳进程。 上样缓冲液:可以直接用于细胞或组织样品的裂解,成分有甘油、溴酚蓝、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打开二硫键。 分离胶和浓缩胶缓冲液:分离胶pH8.8Tris-HCL,浓缩pH6.8Tris-HCL。 电泳缓冲液:5×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蛋白胶染色液:考马斯亮蓝R250 脱色液:250mL乙醇,50mL乙酸,定容至1000mL Marker:蛋白标准品。
SDS破坏不了二硫键
等电聚焦
二硫键定位(对角线电泳)
二硫键的打开用过甲酸或者巯基试剂进行还原
琼脂糖核酸电泳
迁移率影响因素:分子筛效应(越大越慢)、DNA构象:环式>线形>开环、凝胶浓度、电场强度、缓冲液离子强度
氨基酸组成
化学切割(溴化氰切Met羧基端,羟胺切Asn-Gly等)
酶切法
胰蛋白酶,切Lys和Arg羧基侧
胰凝乳蛋白酶,切芳香族羧基侧
溴化氢,切Met羧基侧
胃蛋白酶,比较广泛,疏水AA即可
氨基酸测序
N端测序(FNDB、PITC、DNS-Cl)
C端测序(胼解法、还原法)
研究蛋白质互作技术
免疫共沉淀Co-IP
反应两个蛋白在体内或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因为免疫共沉淀检测样本一般源于非变性裂解细胞,是活细胞的检测,反应细胞内真实的蛋白质互作情况
GST pull down
更多是在体外实验
亲和层析
荧光能量转移FRET
酵母双杂交
核酸研究
核酸的分离、纯化、定量
核酸的抽取
DNA的提取
两种核蛋白分离。常用0.14mol/L和1mol/L的Nacl溶液分别抽取核糖核蛋白和脱氧核糖核蛋白
蛋白质的去除。方法:蛋白酶k的消化不良和酚/氯仿的抽提。核酸溶解在上层水相,蛋白质变性后处于两相界面。
沉淀核酸:用0.6倍体积异丙醇/2倍体积乙醇→离心+70%乙醇沉淀
碱裂解法

溶液1(分散细胞)
溶液2(裂解细胞)
溶液3 (中和pH,复性,质粒DNA双链重新形成)
然后离心:染色体DNA、细菌蛋白质、破裂的细胞壁相互缠绕沉淀
RNA的提取
常用试剂Trizol: 解偶联剂+RNA酶抑制剂
RNA酶抑制剂:β-巯基乙醇、8-羟基喹林 解偶联剂:异硫氰酸胍、酚
RNA酶
特点:多、坚强(链内二硫键)、自立(无须金属离子) 处理:①180°C烤两小时+ ②3%过氧化氢10min+,再用DEPC 0.1%(结合RNAase咪唑基......) DEPC:即焦炭酸二乙酯,高活性烷化剂,结合RNase的咪唑基;也可以与腺嘌呤作用破坏mRNA;也可以与胺和巯基反应(不与DTT、Tris混用)
EDTA(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作为核酸酶、蛋白酶抑制剂
PMSF(苯甲基磺酰氟):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的抑制剂
研究试剂
浓缩方法
硅胶膜
醇沉淀
去除杂质方法
蛋白质
苯酚氯仿抽提(异戊醇去泡沫)
苯酚:变性、抑制DNase的降解作用
氯仿:加速分层、去除核酸溶液中的微量酚
蛋白酶k
糖类
CTAB
多酚
β-巯基乙醇
研究核酸&蛋白质互作技术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酵母单杂交
各种BLOT嘿嘿
Western blot
又称蛋白质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
步骤
一抗是抗体,二抗是酶标记
PVDF膜在使用前应该用甲醇活化
一抗靶向的抗原表位是线性表位(抗原-抗体表位)
各种内参
Northern blot、Southern blot
电泳并转膜之后,如果待检物中含有与探针互补的序列,则二者碱基互补结合。游离探针洗涤后用自显影检测,从而显示待检的片段及其相对大小。
生物信息学
BLAST技术
blastx
将DNA按照6种ORF翻译然后比对。Positive是相似性,identities是一致性。
根据核酸找蛋白质
如果返回的序列太少,说明设定的S值太大,E太小。BLOSUM的矩阵N越大,适用于更相似的序列。
数据库